中俄军事航空合作点评:应形成协同生产(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 07:53 《舰船知识》杂志
中俄军事航空合作点评:应形成协同生产(组图)
解放军广空部队列装的苏-27UBK战斗教练机

中俄军事航空合作点评:应形成协同生产(组图)
解放军最新列装的歼10战机

  编者按:最近本刊连续3期刊登了俄罗斯专家对中国战机发展的评论。由于中国航空兵发展与苏,俄有太深的渊源。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读者对这些评论的再评论。其中有一位名为章翼的网友来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们特刊发其文,以飨读者。但并不表示我们赞同和证实其观点。

  合作的历史

  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与苏联一直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航空工业最初就是在苏/俄的大力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在此后的几十年内,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局势的变化几经波折,但是一直未脱离苏/俄的技术影响。苏/俄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代,主要是在苏联大力援助下的学习阶段;1960~1980年代,在脱离苏联直接援助之后的探索阶段;1990年代至今,中俄重新开展军事合作后的引进和创新阶段。

  从一五计划开始,苏联在航空技术、产品和人才上给了我们巨大支援。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航空项目为13个。我国在苏联的援助下仿制成功了一批飞机型号,如雅克一18(初教一5)、米格一17F(歼一5)和安一2(运一5),中国还尝试自行设计了歼教一1和初教一6飞机。中国用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修理飞机一仿制螺旋桨式飞机一仿制喷气式战斗机一自行设计飞机”的跨越,使航空工业从几乎白手起家到初具规模。

  195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仿制苏联的米格一19C(歼一6)、米一4(直一5)和图一16(轰一6)。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仓促上马了很多飞机型号,这些飞机型号指标脱离实际,因此无法研制成功,还导致仿制歼一6和米一4的项目停滞不前,已定型生产的飞机,生产质量也出现问题。从1956年开始,由于政冶局势的变化,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态度逐渐转为消极。1960年6月,苏联突然宣布撤回全部航空专家,苏联在航空方面对中国的援助接近于停滞,但是之后仍给予了我国一些援助,例如向我国出口米格一21飞机。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随之转入第二个时期:探索前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修正了“大跃进”时期的错误,对飞机的设计和生产进行整顿,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和工艺规程。同时,为摆脱苏联援助中断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了航空产品的国产化,并开始独立研制飞机。在此期间,我国仿制成功了米格一19C(歼一6)、米格一2l(歼一7)、图一16(轰一6)、伊尔一28(轰一5),以及运一7、运一8和直一5飞机,并在歼一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强一5飞机,在米格一21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歼一8飞机。但是由于自身基础太差,又缺乏外界援助,这个阶段中国的航空工业进展很缓慢。例如歼一7飞机的国产化一直未能实现大批量生产能力,歼一8飞机的研制也拖延了很长时间。直到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歼一7、歼一8飞机的研制生产才逐渐成熟,使战斗机实现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跨越。

  1980年代,中国通过其它途径获得了一些苏联的航空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国产飞机的改进上,研制出了涡喷一13发动机和歼一7III、歼一8II战斗机。其中歼一8II飞机虽然仍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但是相比我国之前的战斗机技术水平有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有比较完善的火控系统和空战武器,主要使用中近距空空导弹进行空战;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机动性较好。歼一8II是我国第一种具有比较全面的空战能力的战斗机。

  19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主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对中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对抗转向合作。俄罗斯急需资金,因此向中国出售了很多先进航空技术和产品。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引进和创新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航空产品主要为苏一27/30飞机、AI。一31发动机、伊尔一76大型运输机等。

  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引进苏一27的生产线和AL-31发动机。在引进苏一27之前,我国战斗机的骨干力量是歼一7,属第二代早期的战斗机,相对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已经落后30年。而且这种飞机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只有少量歼一7III具有有限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是飞行性能不佳)。中国的国土防空实际上呈现出了巨大的危机。

  我国当时引进的苏一27SK,具有西方1980年代初期水平,机动性能优越,电子设备稍逊,和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当时拥有的作战飞机性能相当。通过对苏一27SK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土防空的压力。之后又引进了苏一27SK的生产线,并逐渐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国产型号为歼一11,为我国空军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战斗机。在这个阶段,我国自行研制了歼一10飞机,这种飞机相比F一16C、“幻影”一2000—5等西方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综合空战能力还要更胜一筹,在我国航空工业发展道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歼一lO采用的是从俄罗斯引进的AL一31FN发动机,包括引进生产的歼一11,也采用的是AL一31发动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飞机其它作战性能的基础,但是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落后,在当时还不能提供满足第三代战斗机要求的涡轮风扇发动机。AL一31的引进,确保了歼一10和歼一11两个关键型号的成功,为我国实现战斗机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54年开始仿制米格一17到1992年引进苏一27战斗机,中国的航空工业几乎是经历了一个轮回。但是,相同表象背后的实际差别是很大的。1954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基础几乎是空白,所以一旦脱离了苏联援助,就陷入了长期的艰苦探索阶段,和世界先进水平产生巨大差距。而现在的中国航空工业,具有了较强的技术基础,因此在引进技术之后能够迅速消化吸收,而且有所超越。

  合作的形势

  当前,中俄在军事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前景,航空工业也不例外。但是,目前中俄开展军事航空合作的形势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

  首先,由于俄罗斯自身技术的停滞不前,无法直接为我国提供最先进的作战飞机。1950年代我国引进米格一17和米格一19战斗机的时候,这两种飞机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先进的。1990年代我国引进苏一27的时候,虽然较美国的同水平战斗机已经晚了10年,但仍然是同代水准。现在,美国的F一22和F一35等新一代战斗机已经出现,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航空工业长期停滞不前,仍然停留在第三代水平上。对于我们来说,不能通过引进俄罗斯技术直接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其次,中国的航空工业从1980年代起就开始学习西方标准和研究方法,之后又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线和电子技术,在技术发展道路上基本上确立了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先进航空技术为参照的方针。我国原来继承苏联航空技术体系中的许多方法被摈弃。而限于经济条件,俄罗斯航空工业仍然主要继承了苏联体系,还没有发生重大变革。技术体系上分歧加大,使两国航空技术的兼容性不如从前。

  第三,由于中国经济的开放,我们能够获得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例如精密机床和先进的电子产品,在一些方面我们进步很快,甚至有超过俄罗斯的趋势。因此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引进俄罗斯的技术,已经产生了疑问。

  所以,现在中俄军事航空的合作,必然是一个双向交流互补的过程,而不可能再沿袭过去那种我们单方面引进和学习的模式。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舰船知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