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浪船型集成上层建筑红外隐身3大技术改变外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09:01 《舰船知识》杂志
DDG1000全封闭式传感器桅杆进行性能测试
从用户和设计者的角度讲,大量采用先进技术是新装备领先的基本保证,但是在一型新装备上过多地应用新技术会增大研制风险,同时会使研制成本一路飚升。因此,国外海军在发展新装备时,一般将新技术的应用定位在15%左右。 DDG 1000从最初公布作战使用需求书至今已过了十几个年头,经过反复论证,美国海军选用了十大先进技术支撑着。根据美国海军最新公布的数据,其满载排水量14290吨,舰长182.9米,宽24.5米,吃水8.4米,比现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大。动力系统采用全新的综合电力系统,4部燃气轮机、2部功率为36兆瓦的推进用电机,总功率78兆瓦,双轴推进,航速超过30节。 DDG 1000给人第一个深刻印象是它的外形,出于隐身的考虑,该舰采用了穿浪单体内倾船型。严格地讲,单纯的船型并不代表先进技术,但如果它与现代的隐身技术结合在一起,则增加了它的重要性。如此船型技术使得雷达反射面积很小,号称只相当于一艘渔船,以保证它不易被敌方传感器探测到,隐身性能可谓出类拔萃。 从目前公布的设计图来看,DDGlO009~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传统舰艇有很大区别,简约到了极至:舰首水线下明显向前伸,首部舰面只布置了2座155毫米舰炮,炮身和炮管全部采取了隐身措施。中部是长首楼型的集成上层建筑,外形与现役舰艇大相径庭,看不到桅杆和抛物线型的雷达天线。各种天线全部嵌在上层建筑的外墙上,考虑到电磁兼容问题,设计了各种雷达和通信天线的孔阵,并涂覆频率选择材料(FSS),仅限于特定的电磁信号通过。这种集成上层建筑和孔阵技术的英文缩写是IDHA。为了验证这一技术,美国正在陆地建造仿真模型,进行了各种试验。它还吸收了“阿瑟·雷德福”号驱逐舰上实验的“先进密闭桅杆/传感器”(Advanced Enclosed Mast/Sensor,AEM/S),不但可过滤吸收敌方雷达的电磁波,再加上简洁平滑的外型,能够大幅降低雷达反射面积。 综合舰桥上装有SPY一3多功能雷达天线和VSR广域搜索雷达天线。舰首部有2座155毫米隐身型先进舰炮系统,机库上方装2座57毫米Mk110近防武器系统。上层建筑前后两舷有4座Mk57舷侧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80个发射筒。可装载“标准2/3/6”舰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舰尾部设有直升机和无人机机库及其起降平台,它的下面是高速艇和无人艇的停放空间,在舰尾设有出入舱门。可搭载2架MH一60R反潜直升机,或是1架直升机、3架RQ-8B“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另外还搭载2艘RIB无人艇。 动力系统的烟囱和烟道全部与上层建筑合为一体,只有从顶部才能看到排烟口。为了降低舰体的红外特征,在研制过程中,试验了多种红外隐身技术,建造了排烟口以及其他重点部位的红外实体模型,确认了利用水冷和空气冷却控制温度的效果。全舰计算机网络,自动火灾控制系统两项技术融入“网络” “网络中心战”是美国海军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装备发展的主线,DDG 1000的研发自然也不例外。为此,美国海军在舰上营造了全舰计算机网络环境(TSCE),以使该舰在未来的网络中心战中充分发挥各种作战能力,这也是美国海军开放式结构策略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其特点是:全舰所有系统全部由局域网连接;所有设备尽可能采用民用成熟技术和标准化的软件;告别以往专为某型设备、某级舰、单舰设计软件的做法,以便日后升级、维护,以降低研制和使用成本;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各种作战任务;支持维修、补给、舰员训练等各种辅助性任务。 DDG 1000装有一个集成的开放式体系结构的综合舰桥系统(IBS),包括海军电子制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N)、航海规划,综合导航态势图、碰撞和水雷规避以及舰艇机动控制。它支持航海规划/执行、操纵控制和通信等自动化导航任务。 当舰艇遭受外部攻击,或发生舰内事故时,损管是舰艇设计必须多加考虑的重要课题。在DDG 1000上,利用网络将监视火灾等事故的传感器、摄像头、自动消防装置连接在一起,构成自动火灾控制系统(AFSS)。AFSS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火灾,美国海军曾在退役驱逐舰上进行了多次试验。该系统不仅在平时和战时提高舰的生存能力,同时也减少了损管部门的人员编制。 在通信方面,可圈可点之处意外的少。在上层建筑上除了雷达天线以外,还装有微波通信天线、全球定位系统天线、UHF卫星通信天线、“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天线、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天线、数据链天线等多种设备。原因可能是现有装备已满足近期的需求,再就是“部队网”还出于论证阶段,具体方案还在酝酿之中,大的改进可能应用在后几艘舰上。 MFR,VSR相控阵雷达 擦亮双眼的“绝活” 对驱逐舰来说,探测装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美国海军在舰上加装了AN/SPY一3多功能雷达、广域搜索雷达(VSR)。它们代表着当今舰载雷达的发展水平,其应用无疑是为该舰装上了一对千里眼。 AN/SPY一3多功能雷达(MFR)是一种x波段的主动式相控阵雷达,天线外形尺寸为2.72×2.08米,重约2.5吨,系统全重约20吨。布置在上层建筑的外壁上,前部左右舷各1块,后部1块。该雷达最大特点是低空搜索性能优异,可为各种舰载导弹提供目标指示,特别是对高超音速、掠海飞行的隐身巡航导弹具备很强的早期探测能力,这对未来的水面舰艇而言,至关重要。据说1部SPY一3多功能雷达就相当目前海军作战舰艇上5部以上雷达。 广域搜索雷达(VSR)为S波段的主动式相控阵雷达,天线外形尺寸为4.06×3.86米,重约10吨,系统全重约28.5吨。具备三维搜索能力,范围从低空到高空,距离超过500千米。VSR雷达使用了全数字化的发射/接收模块和全新的天线阵结构,并结合了最先进的技术(如直接数字采样、高动态率A/D转换器、高性能计算机和光纤接lCl),这些技术均源于商业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根据海军对于雷达系统性能的要求进行了改进,在采办上具有风险低、费用少的特点。主要的技术风险是数字收发机处理带宽超过10吉赫兹的随机波形的精度。 两型雷达有许多共同的特性,在许多方面也是通用的,MFR/VSR雷达成套配合使用,具有人力需求少、费用低等优点。它们的共性是对探测的目标进行精确的跟踪,提供目标指示,搜索/跟踪海上、陆上目标,获取反舰作战和对陆攻击所必要的信息,有限的广域搜索,区域搜索,利用目标发出的电磁信号,进行被动搜索/跟踪,毁伤评估等,其总耗的2000千瓦电力由辅助发电机供电。 虽说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但是各有绝活,通常是各司其职。SPY一3主要负责水平方向的搜索/跟踪,探测潜望镜状态下航行的潜艇、海面漂浮的水雷,海上搜救与导航,搜索/跟踪无人机等低速空中目标,为舰空导弹提供目标照射、上传目标数据,目标识别、威胁判断等。VSR主要是利用自身宽大的雷达天线进行广域搜索、跟踪目标,并负责海上的气象观测。 两型雷达搭配使用可实现在广阔海域从海面到天顶半球内的精确探测,早期捕捉来袭的威胁目标,采取恰当的作战行动。这种搭配模式将是美国海军新一代舰艇的标准配置,除了在DDG 1000上使用以外,新一代航母上也将装备这两型雷达。其中,新航母上将用广域搜索雷达(VSR)替代现役的SPS一48E、SPS一49和SPN一43等单一功能的雷达,以达到减少雷达数量的目的。VSR还可为多功能雷达(MFR)提供目标提示。AN/SPY一3多功能雷达(MFR)将取代尼米兹级航母上的SPS一67、Mk 95照射雷达、SPQ一9B的Mk 23 TAS、SPN一41/46等多型雷达。MFR的设计目标是能够探测到绝大多数最先进的、特征信号值低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并为“改进型海麻雀”导弹(ESSM)、“标准”SM一2/SM一3导弹以及未来发展的反巡航导弹导弹提供火控照射。MFR雷达截面积小,自动化程度极高。 相关专题:舰船知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