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红军与红军英名——长征胜利探源(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12:40 解放军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本报记者 马三成 王雁翔 寻访长征路,拜谒烈士墓,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背影,似乎并没有走远。70年前,他们倒下的地方,如今已变成沃野良田,但那一座座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红军烈士陵园,却仿佛还飘散着挥之不去的硝烟。岁月消蚀了他们的尸骨,时间模糊了他们的姓名,而历史,却清晰地记载着这个伟大群体的英名——红军。
红军烈士多无名 “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行走在长征路上,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歌》,不时在我们心中回响。 漫漫长征路,既是一条扭转乾坤的胜利之路,也是一条慷慨悲歌的牺牲之路。有人把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殊不知,在这条“红飘带”飘过的地方,最震撼人心的,就是那一座座红军烈士陵园。陵园内的布局大致相同:一座主碑,几堆坟茔;碑文寥寥数语,记载着悲壮的战斗;苍松翠柏环抱,营造出肃穆的氛围。然而,主碑上没有人名,陵园里也没有烈士名录,管理人员往往只能告诉你这里安葬着几十或几百名红军烈士,却没人能说出他们的姓名。 在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甘肃省会宁县,我们瞻仰了两座红军烈士陵园。1936年10月22日,担任红四方面军后卫任务的红5军,为掩护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在会宁以南30公里的大墩梁地区与尾随北犯的敌37军展开激战,副军长罗南辉身负重伤,坐着担架仍指挥战斗。第二天,敌人见步兵正面进攻难以奏效,便调来7架飞机轮番轰炸,罗南辉及8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 几天后,即1936年10月28日,红31军91师、93师等部,为掩护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在会宁以北50公里的慢牛坡阻击敌25师时,又有包括红93师师长柴洪宇等200多名红军将士英勇献身。 据史料记载,会宁会师期间,红军总共打了6仗,牺牲1800余人。而在大墩梁和慢牛坡两座红军烈士陵园里,我们只看到了罗南辉和柴洪宇两位烈士的墓碑。在直罗镇和山城堡的烈士陵园里,我们只了解到红四团代理政委黄苏的事迹。同样,西路军在祁连山下的倪家营、梨园口与敌激战47天,歼敌万余,红军牺牲3000多人,大多没有留下姓名。就连飞夺泸定桥那种拯救红军的关键之战,22名勇士也只有5人留有姓名。 难道真是“英魂聚汇地,不留个人名”?其实,谁也不愿意淡忘烈士的英名。然而,那个时候条件太艰苦,战斗太频繁,牺牲太经常;资料一批批失散,战友一个个离去,往事一件件尘封……最终,无情的岁月湮灭了无数生动的细节,只给世人留下一个大致的轮廓。 今天,我们圣地寻旅,面对一座座无名烈士墓碑,常常思绪万千,血涌心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的历史是无名烈士创造的,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尽管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但是他们的业绩流芳百世。 会宁会师纪念馆的马进林馆长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20年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时,会宁人民曾托人请邓小平同志题写纪念塔塔名,邓小平欣然命笔,写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当工作人员提醒他署名落款时,邓小平说,红军长征途中牺牲了那么多同志,他们都没有留下名字,我为什么一定要署名呢? 时至今日,镌刻在“会师纪念塔”上的邓小平题写的塔名,仍然没有署邓小平的赫赫大名。 无名烈士传英名 作为个体,红军烈士大多没有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传世的墓碑上,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群体,他们却把红军的英名深深地刻进人民群众的心中。 流传在会宁县的一个无名小红军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1936年10月初,会师红军进入会宁县城,其中一支部队有个15岁的小红军,他随部队首长住进一个名叫魏鸿儒的秀才家里。几天下来,群众对红军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害怕到信任的过程,房东家4岁的儿子魏煜也成了小红军的“小尾巴”。 10月5日那天,小红军和几位战友到街上张贴标语,魏煜也跟着去了。突然,几架敌机低空偷袭,爆炸声顿时响成一片。正当魏煜吓得不知所措、摔倒在地时,小红军奋不顾身地扑到他身上。一枚炸弹在他们的身边爆炸了,魏煜只被炸伤了左腿和两根手指头,而护在他身上的小红军却被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孩子的父亲魏鸿儒闻讯赶到后,看到儿子还被小红军压在身下,只受了轻伤,激动地从血泊中抱起小红军,连声呼唤……为了表达对红军救子的感激之情,他将小红军的遗体安葬在自家的祖坟里,并一再表示希望能为红军做点什么。在红军卫生员的精心治疗下,小魏煜的伤势渐渐好转,红军离开会宁时,一位首长特意叮嘱魏鸿儒:将来这孩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希望他们支持红军,继续长征。 岁月如梭。魏煜长大结婚后,先后于1960年、1962年和1971年生了3个儿子。按照父亲的嘱托,他给儿子分别起名魏继征、魏续征、魏长征,合起来正是“继续长征”。 如今,魏煜老人已经过世。10月8日,我们在会宁县城的一家裁缝铺里,采访了他的三儿子魏长征。魏长征告诉我们,每年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他和哥哥们都要去祖坟祭祖,同时祭奠那个不知名的小红军。红军救他父亲的故事,连他侄子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和红军在会宁的其他许多故事一样,正一代一代传诵下去。 红军爱人民,人民爱红军。在会宁县的河畔镇,我们还看到一座像风景名胜一样漂亮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园”。园内,不仅有“将帅碑林”,而且矗立着一座高大挺拔的“群英塔”。清风徐过,悬挂在纪念塔上的几十个风铃,不时发出轻柔悦耳的“叮咚”声,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红军流血牺牲的地方,咱们子子孙孙谁也不要忘记红军的英名和业绩。 更让人感动的是,“红园”是河畔镇群众自发捐资修建的。尽管当地干旱少雨,群众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还是集资26万元,加上当地一位民营企业家拿出的116万元,在村头最显眼的地方,建起了这座比祖祖辈辈供奉的庙宇还要漂亮的“红园”。 无需赘言,红军的精神,长征的精神,已经成为改造这片贫瘠土地的宝贵财富,成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恒久力量。 英名长驻在民心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年古训,也是万世真理。 从去年开始,长征路便热闹起来。一批批新闻记者,一个个文艺团体,一拨拨各路游客,纷纷踏上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尽管长征路早已今非昔比,尽管现代人有了代步工具,然而不管是谁,一趟走下来,都会把万千感慨浓缩成一句感叹:红军真不容易!于是,人们把赞颂人类精神的最美好的词汇,毫不吝惜地献给了红军: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可贵的团结,勇猛的作风,严明的纪律,等等,等等。而支撑这一切的源动力,其实只有两个字:为民。 采访中,我们听到许多类似的故事,是红军每到一个地方,开始老百姓如何害怕,如何躲藏,后来又如何回来,如何支持红军。而原因无一例外:因为他们发现红军和其他任何军队都不一样。红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让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过好日子。这一宗旨从红军诞生之日起确立,并贯穿于长征全过程,成为长征的胜利之源。 以下几件小事,无疑印证了这个道理。 1935年10月8日,中央红军路经宁夏固原地区的一个小村庄时,由于缺水无法做饭,警卫员只好烤了一些带泥的土豆,很内疚地让毛主席吃。毛主席毫不在意,还宽慰大家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吃带泥的土豆,就是为了明天让老百姓不吃带泥的土豆。” 毛主席率领红军翻越六盘山前,曾在兴隆镇单家集问当地回族群众:“生活苦不苦?”群众回答:“苦。”毛主席说:“将来红军一定会打回来,解放群众,让你们不再吃苦。”为了红军的承诺,宁夏军区给水团于上世纪90年代对贫困山区群众实施了“百井扶贫工程”,其中有一眼深水井就打在当年毛主席住过的单家集。 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减轻人民负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我们在南泥湾意外发现一座三五九旅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主席的亲笔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对待人民问题上泾渭分明的宗旨,注定双方的较量从一开始就不会有真正的悬念——尽管这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战争,尽管红军几度被逼入绝境,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弱小的红军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因为红军代表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为人民打天下,自然会赢得人民的拥戴和支持;而国民党军队欺压百姓,为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服务,老百姓人见人怕,最后的失败是必然结果。 从南方苏区到黄土高原,长征在把红军打造成一支胜利之师、文明之师的同时,也给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留下了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为人民,永远是我们的立军之本;靠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胜利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