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威力强超美军MLRS(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09:19 新浪军事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在俄罗斯国防工业生产的独一无二的武器装备中,大口径多管火箭炮系统一直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从二战中令德军闻风丧胆、举世闻名的“喀秋莎”,到现在威力无边、神秘莫测的“龙卷风”,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俄罗斯在多管火箭炮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个不争的历史事实。1939年4月9日,因研制出了“能发射各种不同口径火箭弹的机械化装置”,命名为“喀秋莎”的“喷气
1986年问世、1989年列装的“龙卷风”300毫米远战多管火箭炮系统可以说是传奇的“喀秋莎”的“曾孙”,苏联设计师在此间还研制出了BM-13、BM-14、“冰雹”、“飓风”及其各种改型火箭炮系统。俄多管火箭炮系统研制和生产龙头企业、图拉市“合金”国家科学生产联合体总经理尼古拉-马卡罗维茨认为,在世界武器史上,这些系统声名显赫,仅次于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位居第二位。 与“冰雹”、“飓风”和美国MLRS相比,“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的各种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体现在射程、火力效率、对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设备的杀伤面积上,武器性能远远优于其前身和国外同类产品。“冰雹”射程20公里,覆盖面积4公顷,“飓风”射程35公里,覆盖面积29公顷,美国MLRS射程30公里,杀伤面积33公顷,而“龙卷风”12枚火箭弹一次齐射最大射程70公里,最小射程20公里,个别改型最大射程可达到100公里,杀伤面积高达67公顷(67.2万平方米)。 “龙卷风”发射的导弹重800千克,战斗部重280千克,这种活塞发动机和弹药杀伤成分之间的比例也是举世无双的。战斗部采用子母弹配置,弹匣内有72枚各重2千克的子炮弹,在迎向攻击时,与呈水平30-60度攻击角的普通炮弹不同,它采用特殊配置,严格保障90度垂直角度,确保命中敌方装甲运输车、步兵战车、自行火炮、履带式坦克的炮塔和顶层等装甲防护相对薄弱的“软肋”。火箭弹的战斗装药有不同方案,从反步兵、反坦克地雷到燃料弹、高爆弹、智能炸弹,最多可有20种,战斗部内装配惯性制导和轨迹校正系统,确保搜索并找到既定攻击目标。 “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命中精度较高,能与搜索敌方战斗装备引导弹药瞄准目标的“动物园”火控雷达系统配套使用,可与A-50远程预警指挥机保持密切联系,甚至能发射“远东洋茅”无人侦察机,在战场上空停留20分钟,向多管火箭炮连指挥计算所传输方圆10公里内的新目标坐标。这样,“龙卷风”系统事实上成为一种高精武器系统,其火力效率甚至超过了战术导弹。为提高命中精度,图拉“合金”国家科学生产企业的设计师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著名工程师加尼切夫、杰涅什金领导下,成功研制出了能根据既定仰角和方向角自动校正飞行轨迹的无控火箭弹。此后,与“冰雹”、“飓风”相比,“龙卷风”的火力精度和密度提高了1-2倍。 “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由9K58战车、9T234-2运输装弹车、火箭弹(12管)和技术保障设备组成,教学训练设备、其他设备组成。战车班组3人,技术保障班组2人,装弹时间20分钟,从行进状态转入战斗准备状态仅需3分钟。战车占据发射位置、得到目标指示后,地形定位、火箭弹轨迹定位、发射仰角确认自动完成,齐射时间38秒,战斗班组紧急撤出发射阵地的时间为1分钟。 “龙卷风”主要用于杀伤远接近地域内的群目标,消灭开阔地带和掩体内的有生力量,摧毁摩步连、坦克连和炮兵部队的非装甲、轻装甲和装甲设备,攻击战术导弹、防空系统和机坪上的直升机,也可摧毁指挥所、联系枢纽和军工设施。因技术先进、威力巨大,俄罗斯对“龙卷风”系统的出口监督非常严格,至今仅向印度和科威特(海湾战争后)出口供应,世人对其实战应用效果知之甚少。(北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