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花岗岩导弹是航母杀手 其实是别有用心的吹牛

2017年12月07日 17:4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过去,苏联有不少军事文章都将花岗岩导弹称为航母杀手,并将其吹得神乎其神,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苏联资料显示,花岗岩导弹重4.8吨,最大速度1.7马赫,采用涡喷+2台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动力系统。该导弹发射前先要使用舰载“前门”F波段雷达锁定目标,攻击途中可以依靠卫星、直升机和图-95侦察机上搭配的传感器为其实施中段飞行修正,还增加了抗电子干扰(ECCM)能力,并使用Argon系统在末端选择相应的目标攻击。是否具备ECCM能力不好说,这种所谓的Argon系统看起来似乎与当今全世界最先进的反舰导弹末端目标识别技术一脉相承,实际上就是发射前由操作员设定一个RCS特征选择规则(例如RCS最大、最下、变化最快等规则),导弹末端打开主动雷达后按照规则选择一个目标攻击,这种粗陋的方法根本不是真正的目标识别。

  最为神奇的是,苏联宣传该导弹攻击目标时一次发射两枚,一枚导弹在高空探测目标,一枚导弹在低空隐蔽飞行,弹上数据链可互相交换数据,即使高空弹被打掉,低空弹也可利用高空弹之前的探测数据完成目标攻击,这就成了苏联导弹领弹集群攻击的雏形,也让接下来大名鼎鼎的SS-N-12 “花岗岩”反舰导弹具备领弹集群攻击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花岗岩”导弹让西方人惧怕了许多年,西方很多官方和民间机构普遍认为该弹只要命中一枚就可使航母葬身海底,美国海军无法对其有效拦截。根据《世界导弹大全》对“花岗岩”的介绍,该导弹重7吨,1969年开始研制,具有潜射和舰射两种发射方式,使用1台KR-73冲压发动机,射程445千米,速度2.5马赫,巡航高度20千米,采取惯导+指令修正+主动雷达末制导,导引头在ESM、J波段和K波段三种模式工作,战斗部750千克,可击沉航母和大型水面舰艇。据说该导弹的发射平台没有制导火控雷达,水面舰艇发射导弹前依靠海洋监视卫星、舰载搜索雷达、声纳获取目标数据。

  发射后先由整体式火箭助推器将导弹推进到预定高度,而后冲压发动机启动,在20千米高度巡航飞行,末端导引头捕获目标后对其实施俯冲打击,当遇到干扰源时则实施反辐射打击。而“玄武岩”的领弹领弹集群攻击在“花岗岩”这里由两枚发展为多枚,即一枚弹在高空作为领弹探测目标,其他弹在低空通过数据链共享目标信息,领弹被打掉后,一枚低空弹将立即升到高空充当领弹功能,多枚弹智能决策、协同进攻,从不同角度联合攻击目标。

  从技术角度而言,这些传说大多靠不住,数据链和中继制导的问题前文已论证,花岗岩研制时的1969年,这些技术问题苏联仍然没有解决。而“花岗岩”利用海洋监视卫星和潜艇声呐获得目标位置数据装订发射参数与发射舰艇火控系统的设想固然不错,但却很不现实。

  海洋监视卫星的依靠被动电子侦察设备测定水面舰艇内的通信、雷达信号所在位置,但这种测定往往误差很大,特别是电磁环境比较复杂、军民用频设备交织时基本不能作为确定性判据,根本无法满足花岗岩导弹反舰攻击时装订初始射击参数最低精度要求。而潜艇声呐探测目标距离般只有几十千米,探测到的目标位置是一个概率圆,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点位,也无法满足装订“花岗岩”初始射击参数最低精度要求。至于领弹集群攻击能力则更是神话,当几枚花岗岩超越传感器监视范围后,每枚弹只能记录自身相对于发射点位所在的动态坐标,此时,即便领弹能和其他导弹间的数据链设备能交换这一动态坐标,也因为各自导弹的坐标系不一致而无法使用。

  此外,即便苏联当时突破了简易数据链的技术,但当飞行物速度超过2马赫时,过大的多普勒频移和气动激波会让数据信号,进而延迟破坏时隙分配规则,导致数据链系统不可用,这一问题时至今日都是难题,更别说60-80年代开发的“花岗岩”了。(作者署名: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