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俄都追不上的美军黑科技侦察机 被中国人抓了现行

2017年11月22日 07:4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署名:萨苏  微信ID:sasutime

  导读:0.2倍音速差距看似不大,但放到地面上是什么感觉呢?就是时速相差240多公里——一个骑自行车的在追高铁的感觉。

  我抓到了黑鸟,两只

  ——中国雷达兵眼中的美国隐身侦察机

  “黑鸟吗?我就抓到过,有一次,好像还一回抓到了两只呢。”司机座上的老冯淡淡地说。

  此言一出,老萨着实吃了一惊。黑鸟?这怎么可能?

  ▲ 洛克希德SR-71(CIA改型A-12)黑鸟式战略侦察机是世界最神秘的飞机之一

  这种由臭鼬工厂生产的飞机在1962年首飞,却有着直到今天都可以被视为前卫的诡异外形,以速度达到三倍音速、设计升限可以达到三万米而著称。因为在它使用的过程中几乎直面过所有当时最先进的防空武器,却从未被击落过,而被称为一代传奇。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美方档案并未解密,这架飞机的具体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

  SR-71从未被击落过。此前有坊间传闻1989年在南海坠毁的61-7974号机是被苏联甚至中国空军“惊吓”之后坠海的,但美方公布过这架飞机坠毁前与基地的通话录音,从左发故障到损坏叶片打坏操纵系统,到失速请求弃机有较为清晰的逻辑链,以飞机维修的角度来看应属高速飞行时高温造成的机械故障,而我国空军中我接触的朋友,也从没有人拿这件事当作一个正经的话题来谈。考虑到我国当时在南海只有很勉强的军事存在,即便这架飞机的坠毁真有什么故障以外的因素,和我国也拉不太上关系。

  技术上的事儿,钉是钉,铆是铆,如果总是热衷于坊间的传闻,时间久了自己也会把自己给骗了。

  ▲ 这张照片曾被很多人误认为是打到了一只“黑鸟”,其实是美军一架采用黑鸟类似技术的D-21无人隐身侦察机坠毁我国云南后的情景

  这架飞机算是美军送来的最好礼物之一,在推动我国隐身战斗机的研制方面立了大功,如今在北京的航空博物馆展出。

  D-21无人机的使用,标志着黑鸟也难免最终退役的命运——它虽然没有被击落过,但已经有被导弹击伤的经历。用有人驾驶侦察机执行任务,难免人员损失的风险,黑鸟不可击落的神话是不可能永远延续。而使用无人机和卫星,则是美国人对于战略侦察未来发展的选择。只是这些家伙不知道为何脑筋会短路,弄出个D-21来——无人驾驶飞机又不怕被打下来,何苦搞得这么高科技呢?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这玩意儿未免有些超前了。

  美国曾对中国出动了四次,便损失了四架,有三架是回收中失败的,而这一架干脆自己送上门去。此后美国人再也不用这种有去无回的东西了。

  而老冯的所谓“抓”黑鸟,不是指的打下来,而是指的用雷达捕捉住对手。那天是空军几位老大的聚会,老萨在AMECO时代的一位老领导也在其中,我便跟着滥竽充数。

  走的时候一位老大便指派老冯开车送我和一位与会的台湾航空界耆宿——现在两岸的关系早已不同以往,那边的老将军们根本不把这类聚会视作统战,倒有一点向空心菜示威的感觉,而我方抱的是海内存知己的态度,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回避的,有时候双方对着把某一次空战回顾一下,还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

  老冯不言不语的,在聚会上几乎透明,后来才知道此人干过三十年的雷达兵,荣立过二等功。

  什么叫藏龙卧虎啊,空军就是。

  他是听我和那位聊SR-71聊得热闹,忍不住技痒,待把那位对岸的送进宾馆,继续送我的时候便说起了自己曾经“抓住”黑鸟的经历。

  用雷达捕捉,比击落当然低一个级别,然而对黑鸟来说,他所描述的仍然是很令人吃惊的事情。

  首先,SR-71是最早的隐形飞机之一,换句话说直到今天各国设计隐形战机的时候还会参考黑鸟的经验。而根据老冯随后的描述,他和SR-71的邂逅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国的雷达性能应该还相当落后。我们怎么可能抓住这诡异的怪鸟呢?

  其次,SR-71是有名的独行客,单机便可以完成跨大洋的侦察任务。它的结构强度差强人意,所以机动性并不好,曾经发生过和加油机相撞的事故,转弯也有很多要求。所以,把两架SR-71放在一起出击,既没有必要,也和弄两辆法拉利赛车在周末的北京二环路上竞速一样危险。

  ▲ 罕见的SR-71双机照片,但它们并非长机僚机,而是借此对比——左边那架是CIA改型后的黑鸟,代号A-12,与原型机已经有了相当的区别

  既然如此,老冯怎么可能同时抓到两架SR-71呢?

  要说谈起SR-71这个话题有些偶然。

  在聚会的时候,我曾经展示过一张和SR-71的合影。那是1995年到内布拉斯加培训的时候,顺便到奥马哈附近的阿什兰参观其战略航空航天博物馆时所摄——美国没有过公布SR-71的档案,但它退役后在很多地方都有展出,并未刻意掩饰。反正这玩意儿的外观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 最近去参观的朋友说这架飞机还在,只是被架起来了。而我当年去的时候,它就停在光秃秃的停机坪上

  而那位海峡对岸的老爷子在车上便和我谈起了SR-71。原来,他早年曾在清泉岗干过,当时经常有从冲绳嘉手纳夜航转场过来的SR-71。它们主要的侦察方向倒不是大陆,而是当时激战正酣的越南战场。这样的时光持续了足有数年之久,其中有一架他们都熟悉的(根据编号)常客突然不见,还听美军叨唠说是飞回冲绳时摔掉了。

  ▲ 根据时间,他说的应是1972年在嘉手纳失事的一架

  这架飞机的失事原因是减速伞故障。嘉手纳是黑鸟的噩梦之地,1968年还摔过一架,原因竟然是起飞穿云时遭到雷劈!

  ▲ 而1978年还有一架表演了单腿下跪的高难动作,好在飞机损坏不大

  前两起事故中黑鸟都是报废,其中一只“鸟”被美军事故处理人员直接用“怪手”挖掘机埋在了嘉手纳机场的跑道旁边。这件事不少台湾网友误会,以讹传讹说成是埋在了清泉岗。

  ▲ 要真是这样,直接让台湾同胞弄点儿残片过来,在航空材料学上闹不好我们就能有突破

  当然,谈论中不免对SR-71的传奇深表赞叹,这可能让老冯有点儿不爽。

  “您那时是在哪里,用什么雷达‘抓’到的SR-71呢?”我问。

  老冯告诉我,地点在吉林。老冯当时在那里的空军部队雷达站任职,他说了一个雷达型号,普通得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关于老冯所说的事情,我曾经和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的制片人晶晶谈过,她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

  幸好老冯开始讲这件事一分钟后,我已经感到这件事的价值,所以用手机把后半段谈话录了下来(为了方便以后整理材料),于是她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把这录音在台里转了格式发给空军的某位老将军。而对方听了很平静,说我们经常抓到它啊,不奇怪。

  不奇怪?以我国当时的雷达水平,抓到黑鸟还不奇怪?

  ▲ 六七十年代,我国的雷达水平有所提高,但基础还是1960年前苏联提供的技术,我军的电子系统,长期是部队的软肋,所以雷达的性能并不好

  部队倒不怎么挑剔。建国初期华东在上海组织防空,还在使用缴获的日本雷达——皇军的雷达是怎样的技术水准呢?在菲律宾海战中,曾经出现过把相隔一公里的两艘军舰看称一艘大型战舰的诡异错误。就这样的玩意儿,我们当时一般部队还用不上呢。

  可也就是用这玩意儿,1950年上海真的打下了一架来袭的国民党军B-24轰炸机,天晓得这是怎么做到的。

  抓黑鸟,也只有雷达能做到,因为它在两万多米高空飞行的时候,人的肉眼跟本看不到它。按照老冯的说法,用我们的雷达抓住黑鸟,他并不是头一个。我们的问题只是打不下来它——这家伙实在是飞得太快,太高了。

  “黑鸟的隐身技术并不成熟,只有从正面看抓不到它,换个角度,有经验的雷达手是能抓到它的,它只是信号比较小。”老冯道,“我们的设备不好,那时候讲求的是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关键还是看人的本事和经验。”

  ▲ 黑鸟的三面图,它的外形设计主要还是为了飞得快,所以用今天的技术衡量,是一种准隐身飞机

  这不是中国人独到的发现,至少和瑞典空军的看法一致,他们也讲过怎样用老式雷达捕捉到SR-71,而苏联飞行员则说SR-71尾部喷出的火焰比彗星还长。反正包括美国自己,没有一家说SR-71黑鸟的隐身性能多高明。

  “但发现两架的确很特别。”老冯道,嘴角边居然带了一丝坏笑,“我们是在海参崴上空发现的。”

  海参崴?苏俄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我们的雷达怎么管到那个地方了?

  ▲ 事后才想明白,就像萨德为什么隔着几百里地让人觉得别扭,我国的雷达站,控制范围也不仅仅在我国领土之上,苏联太平洋舰队的飞机起飞,美军在关岛的飞机降落,我们也都看得着。防患于未然,雷达兵就有这个职责

  话说出事那天,老冯正在吃饭,忽然听到有战士喊:“排长快来,有情况!”

  老冯撂下饭碗,跑向了观测位置。他只看了一眼显示屏,便断定道:“SR-71一架。”

  雷达的屏幕上一个光点,便是一架飞机。雷达兵是根据目标的运行速度和轨迹判断其型号的,SR-71超高的速度使对它的判断简单容易。

  鉴于SR-71的独特性,没有哪个雷达站抓住它不兴奋的。

  老冯坐下来,又仔细看了看屏幕,首先肯定是SR-71没错,然后就觉得有些不对,片刻之后,他大声喊道:“不对,这不是一架,是两架!”

  原来,当他设法把信号调大,立刻看到那个目标原来是两个重叠的光点,都在以三倍音速的速度迅速变换位置!

  ▲ 所以他说——我一下抓住了两只黑鸟!

  严格地说,黑鸟也不是没有双机出动过。美军曾经派出两架黑鸟到越南,在西山战俘营上空拉出了连续的音爆效果,据说目的是给战俘传递消息,让他们明白自己并没有被抛弃——考虑到黑鸟的出动成本很高,发这个信号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可以断定,被老冯发现的时候,黑鸟在干的事情是侦察海参崴的苏联太平洋舰队(所以我们只要保持观察,没必要通知战斗机起飞),这里可没有美军战俘,为什么会派两架呢?这个不正常啊。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老冯,他点点头,微笑道:“你说对了。我认为自己抓住了两只黑鸟,其实是误判了,真正的情况……”

  他把车停到了路边,一手操纵方向盘一手摸出一只烟,熟练地点上。老家伙美美地吸上一口,眼神略带朦胧,我估摸着他是在脑子里重新过了过电影。

  过了片刻,他才继续讲下去:

  “我很快就发现,这两个目标在逐渐拉开距离——它们不是一伙儿的,前面的那架是SR-71,后面的那架,是苏联的米格-25,它在追SR-71!”

  显然,苏军也发现了黑鸟,而且对这种侦察自己家被窝的行为极为不爽,所以值班的防空战斗机扑了上去。

  ▲ 米格-25,苏联当时最快的战斗机,也能飞到三倍音速,曾被美军视为重大威胁

  1976年,有个叫别连科的苏军中尉驾驶一架米格-25叛逃到日本,美国人惊讶地发现这种飞机竟然是用钢制成的。铝蒙皮承受不了三倍音速产生的高温,美国人是用昂贵的钛来制造黑鸟解决问题的,而苏联人竟然用……钢?!

  可这玩意儿的确能飞三倍音速,而且有着强大的雷达——为了排除美机的电子干扰,这种雷达设计的功率如此之大,以至于美国的研究人员形容如果它在地面开机,完全可以在近距离上杀死一匹马。

  ▲ 苏军拦截SR-71,一般都是用米格-25和其改型米格-31,可惜最终也没有成功过

  然而,老冯但是还是眼看着米格-25被SR-71越抛越远,最后苏联战斗机无奈地放弃了。

  从设计指标上看,黑鸟确实打不下来。黑鸟在试飞员手中飞出过最快3.4马赫(一般飞行员可以飞到3.2马赫)的速度,3万米(一般飞行员2.4万米)的高度。黑鸟飞行员理查德·格雷汉姆(Richard Graham)上校被问到如果发现遭到战斗机或者萨姆防空导弹时应该怎么办,他回答道:“只要推杆加速就可以了。”

  ▲ 某架黑鸟机翼上的荣誉标志,每条蛇(SR-71的代表)便表示飞越对手腹地一次

  事实是确曾有对手朝黑鸟发射过空对空导弹,而后沮丧地发现导弹居然追不上飞机。黑鸟唯一一次受伤是被远距离爆炸的地对空导弹弹片击中。还有一个笑话,说的是美国洛杉矶机场忽然得到一个请求六万英尺空域使用权的要求。

  困惑的管制员问道:“你怎么能爬升到那个高度呢?”

  黑鸟的驾驶员回复道:“不,我不需要爬升,我正要下降到那个高度。”

  推测是黑鸟完成侦察,转向的时候一度被米格-25抓住了,才会出现两个光点重合的现象(实际应该还有至少几公里的距离)。然而双方的性能差距马上导致此后的状况。

  米格-25试飞中能够飞到3.2倍音速,但那是不带武器的状态,带上两枚导弹最快也就是刚刚过三倍音速的样子,而黑鸟可以轻松飞3.2。这个差距看似不大,但0.2倍音速的差距,放到地面上是什么感觉呢?就是时速相差240多公里——一个骑自行车的在追高铁的感觉。

  ▲ 大哥,这好像拼的不是技术,是得有雷锋叔叔的人品才行了

  老冯把我送到地方,开车走了,不知道的会以为他是个出来找外快的黑车司机,留下我在路边瞎激动,半天,还没从抚摸传奇的感触中恢复过来。(作者署名:萨苏)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