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艇发展道路发生根本性转变 已掌握一关键技术

2017年11月16日 10:4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国公开S1100型AIP潜艇,它是第1艘采用单壳结构的国产潜艇

  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在刚刚结束泰国2017年防务展上面,中船重工低调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对外出口S1100型常规潜艇采用了单壳结构。

  这个消息没有引起关注,但是它标志中国已经掌握了单壳潜艇设计、制造技术,中国潜艇发展道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苏联/俄罗斯双壳潜艇转向美国单壳潜艇,未来中国海军AIP潜艇、攻击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可能也会采用单壳结构。

  国产039A型AIP潜艇,注意艇体上开缝,这是双壳潜艇明显特征

  目前潜艇发展有两大流派,一种是以苏联/俄罗斯潜艇为代表双壳潜艇,一种是美国为代表单壳潜艇,所谓双壳潜艇就是在耐压壳体之外还有一层非耐压壳体,它优点就是储备浮力大,生存能力强、抗打击能力高,另外艇外设备由非耐压壳覆盖,艇体比较光顺,制造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材料、工艺要求较低,所以苏联乃至俄罗斯都坚持采用双壳潜艇,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潜艇技术,也一直采用双壳潜艇。

  不过双壳潜艇也存在较大缺点,那就是同样条件下尺寸和体积较大,或者在同样吨位小,内部空间偏小,我们知道非耐压壳体及两层壳体之间海水也占据了潜艇水下排水量,这样就造成双壳潜艇尺寸和吨位上升速度非常快,这样就造成了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快速性能,由于体积、吨位增加,阻力随之增加,这样对于潜艇发动机功率就提出更高要求,体积增加还导致潜艇声呐反射面积提高,不利于潜艇隐蔽性能,双壳潜艇表面开口、缝隙比较多,这些缝隙存在不但增加了潜艇阻力,也容易产生湍流,提高潜艇噪声,另外潜艇双壳之间空间比较小,建造、维护都比较困难。

  我们熟悉基洛级潜艇也是双壳潜艇,注意艇体开孔较多

  采用单壳结构的HDW209潜艇就要光滑的多

  拉达级是苏联/俄罗斯第1艘单壳潜艇

  随着现代反潜技术发展,对于潜艇安静、快速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安静性能,现代潜艇普遍采用浮筏减振技术来降低设备噪声,根据国内外潜艇设计经验来看,浮筏重量要达到减震设备一半甚至更高才能取得更好效果,这样就增加了潜艇设备体积和重量,进而提高潜艇尺寸和吨位,所以苏联/俄罗斯潜艇尺寸和吨位普遍大于美国和西方潜艇这是这个原因,我们熟悉基洛级潜艇水下排水量突破3000吨,如此大吨位造成潜艇动力负担过重,最水下航速只有17节,相比较之下西方潜艇采用单壳潜艇,尺寸和吨位就要小的多,同时西方常规潜艇水下排水量基本上在2000吨以下,水下最大航速可以达到20节,核潜艇方面,美国第三代洛杉矶级攻击潜艇水下排水量大约为7000吨,而苏联时期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水下排水量接近10000吨。

  苏联在80年代后期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尝试在潜艇上面采用单壳结构,第四代常规潜艇拉达级就是苏联第1艘单壳潜艇,它与苏联传统双壳潜艇相比,在同样条件下艇体空间增加,艇体开口减少,安静、快速等性能得到提高,不过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不振,国防工业投入减少,对于单壳潜艇技术探索处于停滞状态,新一代攻击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又退回到双壳潜艇,拉达级本身也不成功。

  中国潜艇发展和俄罗斯一样,也遇到了瓶颈,中国第二代核潜艇常规潜艇也大量采用了浮筏减振设备等静音措施,对于内部空间要求也在迅速增加,同样造成国产潜艇吨位迅速增长,国产第二代AIP潜艇吨位已经接近4000吨,几乎是当今常规潜艇之最,如此大吨位给潜艇性能带来了一系列非常不利影响,以前中国潜艇采用双壳潜艇主要受到材料工艺、工业基础等方面影响,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实力提高,此前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所以中国潜艇设计单位开始向单壳潜艇转变,此次S1100潜艇应该是中国单壳潜艇第一次公开亮相,它表明中国潜艇设计单位已经掌握单壳潜艇技术,中国潜艇正在摆脱苏联/俄罗斯潜艇色彩,正在向美国潜艇风格靠拢。

  从展会资料来看,S1100潜艇通过单壳结构成功控制了吨位和重量,也降低了成本和造价,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中国未来潜艇发展进行技术探,如果S1100潜艇发展顺利,那么中国海军未来AIP潜艇、攻击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都会采用单壳结构,这样就会解决双壳潜艇吨位大、艇体开口多等缺点,配合国产新一代自然循环反应堆,可以让潜艇安静性能、快速性能有明显提高,同时还能够控制尺寸、吨位不会有太大增加,整体作战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