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装备战略预警气球系统 可24小时监控台军射导弹

2017年02月09日 09:4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简介:国产浮空雷达系统列装之后,提高了中国空军巡航导弹防御能力

  珠海航展公开的国产浮空雷达系统

  近日,海外媒体报道,中国空军已经列装了战略预警气球系统,这个战略预警气球应该就是国内常说的浮空雷达系统,如果消息属实,标志着中国空军防空雷达网又多了一个空中警戒平台,提高了空情信息掌握能力。

  众所周知,地面雷达最大的问题就是地球曲率,微波在大气层以近似直线传播,但是地球是圆的,因此地面雷达无法看到地平线以下的目标,换句话说它对于低空、超低空目标探测能力较差,这样就给了对方可趁之机,尤其是巡航导弹这样的目标,它可以长时间、远程低空突防,对于地面防空雷达提出了重大挑战。

  地面/海面雷达难以探测低空目标

  从无线电视距公式我们知道,提高雷达探测距离,尤其是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最为理想的办法就是增加雷达天线高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登高望远,预警机就是这样的雷达系统,它把天线升高至万米高空,极大的扩展了雷达地平线距离,以目前预警机执勤高度在9000米左右计算,它对于低空、超低空目标探测距离可以接近400公里,覆盖范围远远高于普通地面雷达。

  预警机把雷达天线升高
  扩展雷达低空视野,但是预警机价格昂贵

  不过预警机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是价格昂贵,一架现代化预警机采购单价需要上亿美元,加上后勤保障等费用就更高,一般国家难以负担,另外飞机难以做到24小时在空中执勤,为了保持对战区全天掌握就需要多架飞机轮流升空,这样费用就更高,因此有人感觉需要更加廉价的空中平台,这就是浮空雷达系统,简单的说它就是在气球上面安装雷达,以提供空中警戒能力。

  浮空雷达与预警机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研制难度小、成本低,使用费用少,一般认为研制一个浮空雷达系统费用可能只需要数千万美元,而研制一架现代预警机可能需要上亿美元,使用费用方面,浮空雷达系统一个小时使用费用在数百美元左右,大约只是预警机的1/10,并且浮空雷达可以长时间在某一个地点进行工作,保持24小时警戒,这是预警机无法做到,当然浮空雷达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就是机动能力差,容易受到对方攻击,另外受气候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一般将其作为预警机的补充来运用。我们最为熟悉的浮空雷达系统就是美国陆军的JLENS系统,每个JLENS系统有2个72米长的气球,可以在3000米工作30天,气球上面配备有探测与火控雷达,雷达探测到的信息通过光纤传递给地面指挥所,也可以用数据链给防空导弹,指挥引导其进行拦截,美国曾经进行这方面的试验。除了美国之外,俄罗斯、以色列等国都进行了浮空雷达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美国JLENS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浮空雷达系统
  每个系统由2个气球组成
  可以进行大范围的空情警戒和拦截指挥引导

  中国相关单位很早就注意到浮空飞行器的研制,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等单位相继研制了平流层定点飞艇、高空系留气球等浮空飞行器,同时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大型美洲豹系留气球系统,它可以在3000米的高空工作1个月左右,雷达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公里,在此基础上中国相关单位在本世纪初完成移动式系留气球探测系统,例如38所在珠海航展上面公开的移动式浮空探测系统,根据航展的资料,这个系统的气球长度达到32米,容积1600立方米,工作高度1000米,可以连续执勤时间15个小时,能搭载200公斤左右的载荷,包括雷达、光电探测系统,可以24小时对目标区进行探测,掌握相关动向,及时向指挥部和拦截系统下达命令。它可以迅速抵达相关地区展开作业,解决了传统系留气球系统机动能力差的缺点。

  国产浮空雷达系统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美洲豹大型高空系留气球

  这样中国已经能够研制与JLENS相当的浮空雷达系统,它可以布署在相关地区,提高国土防空雷达网对于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例如海峡对岸一直叫嚣用雄风2E巡航导弹“反制大陆”,这样通过在海峡这边布置浮空雷达系统,进行24小进行警戒,一旦对方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大陆重要目标,可以及时发现,指挥引导战斗机、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珠海航展公开的国产移动式系留气球系统

  另外国产浮空雷达系统还可以出口国外,前面说过预警机采购、使用单价昂贵,一般中小国家难以负担,但是浮空雷达系统就要便宜的多,因此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浮空雷达系统可以提供一种经济的空中预警手段。(作者署名:小飞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