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或在苏35关键系统内设置反盗锁措施 防止中国仿制

2017年01月04日 09:47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随着苏-35战斗机开始交付中国,不少人都很关注这个“外来户”能否挂载国产机载武器以及能否融入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实际上,梳理下2012年以来俄方披露的苏-35交易信息,就能发现中俄双方在谈判过程,苏-35是否进行“特定修改”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2014年2月,参加印度防务展的俄军事技术合作局官员曾表示,中俄苏-35贸易焦点是如何修改飞机“技术轮廓”(Oblique)。

  按照俄方解释,是指苏-35用什么规格的电子设备等等,这可能是中方务求自用的苏-35能一开始就能集成自己的设备,包括国产通信、敌我识别系统、数据链、武器系统等,以便与现役机群最大程度的融合。然而,俄罗斯工业界最新消息指出,首批交付中国的苏-35除了加装“北斗”导航系统的终端外,其他与俄空军使用的苏-35几乎相同,也就是这批苏-35配备的还是俄式机载武器,但俄罗斯方面可能会在这些电子系统内设置反盗锁措施,以防止中国方面的破译。

 

  军事专家认为这个措施多少显得有点多此一举,而且这个消息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有些失望,因为俄罗斯的主力机载空空导弹R-73、R-27、R-77放在20年前的确是很先进,但是现在就很普通了,与中国自研的新一代空空导弹PL-10、PL-15存在着一定技术差距,中国压根没有必要破译落后的东西,至于机载对地武器方面,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不过,苏-35现在没有能力挂载中国机载武器很可能是中方为了尽快让苏-35形成战斗力,最后在谈判中做出了让步。

  苏-35的技战术性能虽然比苏-27先进得多,但基础还是苏-27,而中国空军当年接收苏-27之后仅一年就形成了战斗力,因此对于现在使用和维护俄式战机经验非常丰富的中国来讲,苏-35形成战斗力可能要不了一年时间。但如果要在苏-35上整合国产机载武器,就必须解决与飞机之间的接口、“沟通”问题,并且还涉及到飞机的飞行和火控源代码。众所周知,每种机载武器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射包线,这个包线由相应武器的一系列技术数据组成,是武器的核心机密,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出口机载导弹,都不会提供完整的发射包线。

  

  但战机想要使用机载武器,就需要把相应的火控程序驻入任务计算机中,才能发射。国产各类机载武器的发射包线显然是中国空军的核心机密,而苏-35的火控计算机性能也是俄空天军的核心机密,因此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向对方开放这些机密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中方提供给俄方的武器参数不全或是不正确,而俄方开放的火控计算机性能数据也有保留的话,那么即使将国产武器整合进苏-35,也会明显影响武器的作战效能。何况整合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射和相应的作战试飞检验,在战斗力形成时间上也会大大拖后。

  据悉,俄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此前曾根据中方要求,试图将驾驶舱内的显示信息翻译成汉语。不过这样一来,仪表读数说明和指令太过微小和模糊,难以阅读,所以首批售华的苏-35战机驾驶舱内仍保留俄语界面。这还没有涉及到武器的整合问题,难度都不小。如果是整合武器,难度只会更大,耗费时间更多。所以,苏-35现在挂载的俄式武器都经过了实际试射和作战试飞检验,有着现成的功能和战术,中国空军只需培训好飞行员,短时间内就能作战。而国产机载武器的融合,可以留待后续进行解决。

图4/4

  中国空军在长期使用苏-27、苏-30等俄式战机的过程中,相关科研团队经过攻关已经解决了兼容性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兼容性问题既没有影响到装备苏-27的空军部队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指挥下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空中警巡任务,也没有影响到装备苏-30的部队在空军体系对抗中和兄弟部队配合屡屡拔得头筹。因此,苏-35融入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作者署名:战略吐槽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