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金头盔争夺打出48比0 红方先射导弹无一命中

2017年11月27日 12:32 人民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7年间,角逐“金头盔”的飞行员们追赶着时代步伐,一路学习一路比拼,每个人的目标都指向打赢。他们所代表的新质战斗力,承载了中国空军的转型和重塑。 

  胜算与胜出

  从关注头盔到关注头脑,从关注队友到关注对手,从关注赛场到关注战场

  又是一轮空战,战斗一打响,蓝方就主动示弱,故意置尾让红方锁定。红方一发射导弹,蓝方就迅速机动摆脱。等红方导弹全打完了,蓝方开始了真正的“猎杀”。

  48∶0,蓝方大获全胜,带队长机是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王东伟,僚机是年轻飞行员李钦帅,被击败的红方是上届两名“金头盔”得主。

  有人说,这支部队是对抗空战的一匹“黑马”。话传到王东伟耳朵里,他并不认同:“打到现在,每一场都很难,但我们不是‘黑马’,这是我们的真实水平。”

  凭什么敢让红方打自己?王东伟说,是底气。复盘检讨时,王东伟分析着空中态势,主动告诉对手,战机性能、导弹包线、高度速度距离等等,一切都在掌握中。一句话,“我们把摆脱各型导弹的战术动作都研究透了”。

  近年来,空军对抗空战竞赛考核牵引实战化训练,全面提高了部队核心作战能力。在飞行员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细节决定成败尤显重要,不会计算就难有胜算。

  用数据说话,通过相应的理论计算,破解空战背后的制胜密码,是王东伟和团队研究的方向。

  一场空战对抗半小时,王东伟和战友们会复盘检讨四五个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对他们来说,争辩也是一种提高技战术水平的方式。评估室里,话语权是平等的,就像战场上不论职务,不分年龄,只看输赢。研究越深入,争辩的次数就越多,现场就会越激烈。当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干脆驾机升空,来一场验证性空战。回来再讨论,一次次争辩后,一个个问号拉直,他们又找准了一条条通往胜利的路径。

  渐渐地,空军飞行员感受到“金头盔”背后的力量,大家的认识实现从关注头盔到关注头脑,从关注队友到关注对手,从关注赛场到关注战场的蜕变,练为战的训练价值观根深蒂固。

  “不是胜了对手你就赢了,关键是你变强了还是变弱了。”作为年龄最大的单座机参赛飞行员,王东伟的体力精力和反应速度,已不如年轻飞行员。他走上赛场,就想和顶尖高手过过招,看清自己与实战的差距,反思和探索抓实战化训练的新路径。

  已知与未知

  练兵备战,备的是明天的战斗。倘若不设计空战,就会被明天的空战所设计

  走下战机,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许利强看上去有些疲惫。在刚结束的这场空战对抗中,长机许利强和僚机刘汇敏以2分微弱优势险胜对手。正是这关键性的一局,让许利强所在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晋级决赛。

  战机停止了轰鸣,一天的对抗空战考核结束了,许利强顾不上休息,就同战友们一起,连夜研究起战术,备战次日的对抗空战考核。

  “大家都在学习,挖空心思研究打仗,你不努力,稍有松懈就会满盘皆输。”去年,许利强带领团队拔得头筹捧回了“天鹰杯”。按照考核规则,一支部队连续三年取得团体第一,可永久保留“天鹰杯”,否则,“天鹰杯”交由新的冠军部队保存。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谁都不想把到手的荣誉交给别人。

  “练兵备战,备的是明天的战斗,而不是昨天的故事。倘若不设计空战,就会被明天的空战所设计。”许利强说。

  这是新时代赋予“许利强”们的使命。作为一名摘得2顶“金头盔”的飞行员,许利强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在连续7年参加对抗空战考核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条条制胜航迹在祖国的万里空天延伸——

  这7年,空军航空兵部队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问道打赢的步子越走越实,考核规则从同型机到异型机、从单机对抗到编队对抗、从远距中远距到中近距近距等不断变化,考核“含战量”越来越高;

  这7年,空军航空兵部队整体训练成效明显,考核从关注个体到关注整体,再到关注体系的联合作战转变,飞行人员队伍技战术水平整体跃升,官兵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能打胜仗的底气越来越足;

  这7年,空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新研发的空战对抗综合训练评估系统,实现空战全流程的数据分析和精准判读,评估结果更准确,评估过程更高效,推进了空军实战化训练向纵深发展。

  “这次考核,以新型战机为主体,规模、难度和实战化程度将再创新高。”空军参谋部训练局领导介绍,相比往年,今年的考核减少了指挥员空中干预,取消了部分战机外挂和干扰限制,还按照实战编成配置分组,突出态势未知、电磁未知,实战氛围愈发浓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