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主要战机发动机9成国产 10年内或追上美欧

2016年09月07日 14:16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资料图片:观众在参观中航工业展区展示的国产“岷山”发动机。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外媒称,中国空军大校吴国辉对媒体表示,在中国主要作战飞机中,国产航空发动机已经占到了90%左右的比率。中国可望在重点型号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5到10年内赶上世界先进发动机现有水平。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7日报道,中国军网5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发动机研制还存在自主研发水平较低、对外依赖严重、科研体制落后等问题。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虽然很美,但要摘取这颗“明珠”却并不容易。

  报道称,由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相对落后,中国航空产业一直被认为患有“心脏病”。今年8月28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正式成立。

  据了解,集团由46个与发动机相关的单位组成,总资产和国家新增投资超过1450亿人民币。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前队长、国防大学教授吴国辉预计,中国航发集团的成立,有利于加快新型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集举国之力,可望在重点型号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他指出,目前中国的国产发动机并不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而是经过了一个引进、测仿、改进、创新的过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生产的航空发动机整体性能与当时世界主流水平相比差别并不大,根本的差距是国产发动机是以仿制改型为主,没有一型完全自主创新研制生产的发动机。

  吴 国辉说,当时中国在发动机生产上不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美国、欧洲、俄罗斯的航空技术迅速发展,三代战机 普遍装配涡扇新一代发动机的时候,中国仍然在涡喷系列发动机的改进上“打转转”,在引进仿制与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犹豫不前,本来与世界先进水平不大的差距, 一下子拉大了。

  中国军网发表文章说,从国防安全和中国目前的航空体系来看,中国航发集团必须把三类发动机的研制提上日程:一是满足大型军用运输机需求的大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二是满足三代主力战机的高推力涡扇发动机,三是满足四代战机超音速巡航需求的可变矢量喷口发动机。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