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 | 在戈壁深处,有这样一位坚持从事制导雷达专业的女工程师……

2017年11月22日 01:29 中国空军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戈壁红柳


夕阳优美的余晖给万物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橙红的光线从红柳婆娑的树影中映照下来,落在一手提着小桶、一手拿着刷子的李化平身上,远远看去,有种卡尔·塞叶《Yellow Wildflowers》的油画之美。

这是一个平常的周末,接近初冬,路旁的每一棵树都要刷上洁白的石灰,以防病虫和保暖,保证来年继续枝繁叶茂。对于空军某试训基地二区的高级工程师李化平来说,跟同事们一起清理杂草,刷树抹埂,是有着无尽快乐的休闲时光。

她笑着说:“除了研究导弹,干这些活我一样很喜欢。”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是生活在这片沙漠中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殷殷情怀。

辽阔的戈壁上,阳光倾泻而下,李化平的脸和手背被太阳烤得发疼。她转个身,把笔记本放在身体制造的阴影下,继续埋头记录。

这是戈壁深处一次例行的实地勘测。无人区的荒凉,沙尘暴的突然来袭,车子深陷沙坑的窘迫,面对失联迷途的焦急……她已习以为常。一次次,梭梭草划破脚腕渗出血来,一次次嘴唇被风吹裂,一说话血就绽出来……她浑然不觉。一进入工作中,她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困了就打个盹,饿了就啃两口面包……她一丝不苟地勘察着需要的数据,只要是她走过的地方,渐渐的都在她的心里绘制成一幅活地图。


傍晚时分,终于收工了。她爱美的天性此时展露无遗,开心地奔跑于沙漠上,追逐长河落日之美。近20年的时光沉淀,已经使她对这片沙漠怀有如同故乡般的热爱。

1998年夏天,大学毕业的她怀揣着多姿的梦想,离开美丽的家乡古城西安,一路向西,进了戈壁的大漠深处。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也是个神秘的地域,闭塞且荒凉。营区外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路边的土墙上,红色的毛主席语录依稀可见。“敌人有的,我们要有……”她正认真地读着,一辆大卡车经过,几米高的沙尘顿时让人找不到北。

口渴了,看着半杯白色沉淀物在杯底晃动,水堵在嗓子眼儿无法到达肠胃;从宿舍到办公楼的路上,突袭的沙子眯了眼睛;早上起来一股温热的液体在面部流淌,捂着鼻子赶紧跑向水龙头……

唯一的军邮局可以打电话,却需要排很长的队。她只好回到宿舍静静地铺开信纸,告诉爸爸妈妈,沙漠有多辽阔,同事有多热情,天空多像一面镜子,云朵多像棉花,空气有多纯净……却只字未提这儿的艰苦、闭塞和寂寥。


时间一刻不停留地在风沙里来回穿梭,胡杨渐黄,红柳殷红,一晃大半年过去,按照组织分配,她到了一线岗位——某站总体室从事制导雷达专业。每天看着男同事们上阵地下阵地忙碌的身影,自己却在干内勤,连与武器装备试验任务接触的机会都没有。

她的心底掀起了波澜:“大学曾经连获院级优秀生的我,在这里竟然无用武之地?”内心的失落和焦虑,对梦想的热爱和追求,促使她如饥似渴地去主动学习。专注于新知识学习中,她发现自己心中的那丝失落和不安消失了,于是除了吃饭睡觉,她每天都沉浸在泛黄的资料堆里。

一次上级来调查了解特招入伍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她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我要去一线岗位实现自己的价值!”

就这样,她成了该单位历史上第一位坚持从事制导雷达专业的女干部。身边时常有人关切地跟她说:“在阵地上风吹日晒,辐射又大,会让你皮肤黝黑、掉发脱发,你一个女孩子,还没结婚呢,不怕吗?”她坚定地脱口而出:“男同志能在这样的岗位坚守,我也一定行!”

开机、装备检查、检飞……她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试验任务——某型号批抽检任务。无论凌晨三点还是夕阳西下,只要接到上级通知,她便随大家匆忙的脚步踏上任务车,赶往发射阵地。

在宽广辽阔的阵地上,在清一色的迷彩群里,从此多了一个个头不高、短发

瘦弱却雷厉风行的女中尉。发射阵地离生活营区距离有些远,午餐经常是啃几块干馒头填饱肚子,就又投入到紧张的试验、检飞当中。想要上个卫生间还得在戈壁滩里跑半天,找合适的山坳去解决。

试验任务中,导弹支路经常发生故障,迫使试验不得不一次次停止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一头扎进厚厚的电工手册,研究各个模拟电路型号及性能。有时加班到凌晨却突然停电,她抻一抻疲惫的腰身,打开手电筒继续研究。

黑夜降临,晨曦微亮,几天的时间里,她整整分析了12张书桌大的模拟电路图,最后发现实际电路板电容值与设计值有差异,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终于和同事们一起将故障快速有效地排除。从此,这个故障再也没有出现过。

喜欢琢磨的她并没有就此止步,她的头脑里出现了更多的问号。导弹支路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可以避免这种故障的发生?

她一边查阅大量资料,一边向老同志请教学习,终于推导出了导弹应答信号和AGC增益调整的数学模型表达关系,同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科技论文并获奖,那种喜悦让她倍感珍惜。

她的好学钻研,吸引了另一颗同频共振的心,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对方是跟她同年入伍一起参加任务的地方大学生。为了参加空军直接调装的某型对抗任务,她全然顾不上双方父母定下的婚期,更没有去想穿什么样的婚纱,要什么样的婚房,而是把对抗任务中的多种试验模式与对抗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随着靶场使命的职能拓展、新武器装备的鉴定发展需求,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她老远看见3岁的儿子站在阳台的窗台上,她没有批评,而是进门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问:“你为什么要站这么高,多危险啊?”

儿子调皮地笑笑说:“因为站到窗台上,我才能看到妈妈回来没有啊?”原来当时在试验科的爱人工作比她还忙,她不得不把儿子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那年,她和爱人一起参加某型网络化作战系统定型试验任务。在大年初四这个传统节日里,他们却在阵地上为了排除仿真试验故障,一直加班到清晨6点多,忘记了天亮就是大年初五。2009年,她的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你的脚,而取决于你的心,创造的力量源于使命担当。”这是她写在工作笔记扉页的一段话。近年来,靶场试训任务越来越重,可最令她着急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走下坡路。

因为荨麻疹,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都得裹得严严实实去工作,全身又疼又痒,凌晨一两点无法入睡。可内心深处对导弹的无限热爱,使她忍受着身体的难受,积极参与到某型抗饱和攻击实弹战法研练研究性试验任务中。

她和同事们一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了两套方案设计编写,首次解决了包含靶弹、靶机的八目标时序设计,突破了靶场拦截目标数量最多的、种类最全的复杂环境下实弹战法研练科目设置。

阵地实地勘察刚刚结束,回到办公室,挖掘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的任务已经摆在案头,等待着她的激情释放。

拿着某型检飞试验100G的视频及数据,一点一点地回放,在三种不同显控台上,捕捉兵器在同一时刻的不同干扰环境下数据及显示画面的变化,为部队作战及训练提供操作使用指南。看得头晕眼花依然目不转睛,同事们都打趣地说:李姐这是在欣赏大片呢。


热爱工作的她同样热爱生活。生活中的她简单朴素,一身军装熨得整整齐齐。工作之余,只要一有空,她就会给老公儿子做好吃的。尤其老家的饮食,样样做得原汁原味。有时她一边打电话问老母亲,一边在厨房自己实践。做这些时,她的专注像极了研究每一发导弹的神情。在戈壁深处买不到汉堡包,儿子常常得意地说:“妈妈做的汉堡包比肯德基、麦当劳的都好吃!”

阵地远处,看似柔弱的红柳在风霜中热烈地绽放着,似乎这一刻时光停止了。正在阵地参加任务的她突然接到了父亲病危的消息,交代完手头工作,她立马赶回家,父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她满心的难过和愧疚,却哭不出来一滴眼泪。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她嘴上布满水泡,喝水只能用吸管,进食都困难。

可她下了飞机又赶往试验阵地,继续开展试验的检飞工作,检查兵器状态是否正常。领导都劝她在家休息休息,她淡淡的一句“没事儿”,目光依然紧紧盯着显控台上的图形、表格、数据……


中国空军网

投稿邮箱 | kj81cn@163.com

新闻交流讨论群 | 597212312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