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11拉近港澳台与内地距离

2017年11月08日 09:03 环球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双11已经成为全球的IP!”最近在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启动发布会上,天猫进出口事业部总经理奥文公开宣布,今年是天猫海外“双11元年”。那么,在与内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最接近的港澳台地区,民众对淘宝和天猫以及火爆的双11接纳程度如何呢?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与多名港澳台淘宝店主和“剁手党”交流,发现两岸三地的消费习惯正在趋同。而卖家们更多表示,淘宝和天猫拉近了港澳台与内地的距离。



    卖家:“原来货还可以这样卖”


愈发国际化的天猫,让此前“长在深闺”的老字号品牌们走上全球化的道路。10月14日至17日,天猫超市香港站推出内地“天字号计划”品牌售港活动,为香港消费者精选了近百款来自京沪苏浙粤等地的老字号商品,拉动天猫超市香港销售比活动前猛增30%以上。


与此同时,香港海味淘宝店“高顺行”的店主朱敖翎,也在把手里的海参源源不断地销往内地,“内地太大了,而且我发现,北方客人对海味很感兴趣,越远离香港,货越好卖”。

    

朱敖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时,自己跟着父亲在广州做线下海味贸易,在一栋大楼三层的门店里,坐等批发商找上门就是他们主要的销售方式。突然有一天,隔壁卖香菇、虫草花店铺的一个小细节让朱敖翎感到好奇,“他们成天在把货物打包,而且包装得很小,我当时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去问他们,才知道他们在用淘宝,原来货还可以这么卖!”

    

朱敖翎也想试一试,就把想法跟闯荡商场多年的父亲说了。没想到,父亲却非常反对。“一天早上,我爸带我吃早餐,到了早餐铺门前停下车,他指着那家店跟我说,我们是做大生意的,你就是开这种小摊档的”。朱敖翎没有说话,毕竟,当时父亲线下贸易额是他网店的百倍不止,“很多长辈也劝我,他们大都是我父亲的朋友,说‘听你老爸的,没有人会在网上买东西啦!’”尽管没有父辈的支持,朱敖翎还是决定试试,就在下班时间,跟大学室友一起开起淘宝店。现在,他的淘宝小店一年销售额大约七八十万人民币,他觉得未来潜力很大。

    

与朱敖翎类似,台湾淘宝店主enoch在台湾有一家经营棒垒球运动用品的实体店。2014年,店主enoch发现内地棒垒球活动正在蓬勃发展。他就有了进入内地的想法,而进入内地最直接简单的途径就是在淘宝开店。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为台湾市场有限,我们先进入日本市场。后来觉得淘宝真棒,什么都不用钱,上架免费、交易免费,这是淘宝跟世界上其他平台最大的差异”。enoch的淘宝店也渐渐扩大规模,他告诉记者,最近这一年来,每个月差不多2万新台币(约合4400元人民币)至3万新台币的销售额,“还没超过4万,小本经营,不过台湾棒球有淡旺季,但内地好像没有,很稳定”。



    买家:消费习惯越来越像内地


港澳台地区实体零售业发达,但这并不表示网购在这些地区会“水土不服”。朱敖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他看来,网购模式在香港越来越普及,香港地方比较小,一些超市比如惠康都有网购业务。“香港生活压力大,网购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非常实惠,我二哥买小米产品都是通过淘宝,方便、便宜,不用去旺角。再比如,内地的医学器材质量很好,也很便宜,我太太做物理治疗师都在淘宝订器材,已经好几年了”。

    

在港澳台卖家渐渐在淘宝和天猫平台扩展自己销售规模的同时,港澳台买家的消费习惯也渐渐向内地靠拢。


    

今年是澳门姑娘黄子悠的第三个“双11”。2015年,在上海实习的她,第一次跟内地朋友一起,坐在电脑前疯狂抢购限时特价产品。黄子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3年过去,天猫和淘宝已经融入这个澳门土生土长的姑娘的生活。与此同时,她的消费观也更加理性,其实今年双11,她并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不过,如果有合意的衣服也会买,前提是不超过1000块人民币”。


谈到淘宝和天猫最吸引自己的地方,黄子悠说:“当然是特价商品。另外,传统方式展出地方有限,不能把不同类型或很大量的商品同时展出,绝对比不上网购的方便。”

    

被网购培养出理性与精明消费习惯的不止是黄子悠。台湾姑娘马可媗现在在北京读大学,在被《环球时报》记者问到是否会在双11“囤货”时回答“其实还好”。马可媗第一次用淘宝大约是在5年前,在她看来,天猫“7天无理由退换”的保证最吸引自己。淘宝的商品也让她身边的台湾亲友青睐不已,她表示“我的很多亲戚朋友会在淘宝上看好了,让我帮忙带回去”。



线上线下更好结合是关键


如何把香港繁荣的线下零售与网购更好地结合,是朱敖翎关心的问题。正如在发布会上奥文所说,香港是天猫出海最重要的地区市场,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线下零售非常发达,但还要有新突破,阿里在这方面可以帮助香港的线下零售做更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天猫为代表的中国电商发展迅猛,不断“走出去”是这些电商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港澳台与内地消费者拥有共同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市场融通性更好,三地缺乏本土电商平台,这些都是内地电商在港澳台大力发展的客观原因。

    

曹磊认为,港澳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当地居民购买力比较强,对于内地电商而言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蓝海”。另外,三地中尤其是香港线下零售业非常发达,民众对其日常依赖性也很深。很多消费者习惯使用信用卡支付,切换到网络支付或许需要一个过程。

    

“我知道,尽管目前销售额没法和父亲相比,但淘宝带给我一种新的可能性”,在淘宝开店的几年间,朱敖翎发现自己不仅是开拓一条新的销售渠道,“我认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甚至是北方一些小城市的客人,相熟后都会到广州直接来找我交易。淘宝让我积累很多客户资源”。



他明显能感到淘宝和天猫拉近香港年轻人和内地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很多香港朋友说,2012年的时候,不懂客服总是‘亲’,为什么要‘亲’?‘亲’谁啊?闹了很多笑话”。而现在,朱敖翎自己早已在淘宝上转变成内地的说话方式,“这是一种沟通,刚开始觉得内地人说话怎么怪怪的,现在已经完全熟悉了”。

    

“淘宝让我交上了很多大陆的好朋友,”enoch说,有一位北京某大学的棒球队员,相识时还是大学生,现在他已经去加拿大读研,“我们除了经常保持联络外,他还介绍他加拿大球队的同学跟我们定制很多棒球手套。我到内地买电话卡、申请银行账号、连支付宝实名认证都是他帮助的,这也算是比赚钱更好的收获!”

    

曹磊认为,天猫“新零售”,在客观上能够推动两岸三地传统零售企业更好地向数字化转型,去拥抱互联网。“三地传统的零售商确实也在面临消费升级的挑战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他们在面临转型的情况下,与拥有物流、营销、金融、大数据、支付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阿里,能够一拍即合,形成非常好的合作”。▲


文 / 本报记者 范凌志 倪 浩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 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