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创新驱动转型与军工企业发展
陈清泰
最近习近平同志连续针对向创新驱动转型进行调研,提出了许多重要思路,预示着中央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经济转型。
今天我想就向创新驱动转型与军工企业发展讲几点想法。
1、向创新驱动转型已迫在眉睫。经济转型指的经济增长方式、增长动力的转型。传统增长方式是依赖资金、资源和劳动力的持续投入,靠量的扩张获得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达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效益递减,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约束日益增强,其不可持续性就会显现。目前这种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指的是依靠技术进步以效率的提升实现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型几乎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一的出路。
由于增长方式转型迟缓,许多产业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既有产业持续过量投资,产能超常规过剩,环境破坏的程度已经使百姓无法容忍;二是很多产业逐渐进入前沿,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引进和模仿,继续前进已经找不到方向。但更多的企业没有以自主创新来弥补技术引进和模仿的缺口。他们或陷入过度投资的泥潭,不能自拔;或开始远离制造业,转而投向房地产或虚拟经济;或在那里苦苦挣扎,眼前一片渺茫。这就是我国很多产业的现实。
2、军工行业和企业是引领我国经济转型的先锋队。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创新驱动门槛比较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没有强大倒逼的力量,谁也不愿意贸然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对于我国来说,在创新方面,军工行业和民品行业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在军工领域有强劲的自主创新的倒逼力量。国家从保障安全出发,从来不能容忍落后的技术装备,尽管我们也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在这些敏感领域,不仅一流技术进不来,二流的也很难拿到。正是这种倒逼的力量,在我国军工行业逼出了两弹一星,近年也逼出了使对手感觉受到威胁的新型导弹、新型战机。二是在国防领域,有高端需求的牵引。军方需求的是世界最为先进的产品,对价格有较大的容忍度,这就使新的技术可以在军工产品中率先应用。第三,在军品方面,国家有相对较多的科研、试制的资金投入。第四,我国军用科技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创新体系,较强的技术积累,聚集了一批国防人才,包括自主创新的传统和文化。这些因素,使军工率先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行业,成为新技术突破的平台。军工行业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着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3、我国军工企业近十年发力,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武器频频突破,使我国军工科研、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总体上由技术跟踪已经进入“并肩发展”阶段,在某些领域,开始跻身领先行列。
继两弹一星之后,这些成就成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安全、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重要支撑。全国人民为军工人的成就感到骄傲。
当然,与一流军工大国相比,我们还有差距,还有如航空发动机等不少软胁。但是,我国的经济技术能力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只要下定决心,认准目标,经持续努力,肯定会一个一个突破。
4、我国必须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军工企业,同时要避免国家经济被军备竞赛拖垮。从历史和现实看,中国的崛起必然会遭遇来自美日等国家各种形式的打压。目前,我国周边的严峻形势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保障国家的安全,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量,有强大的国防工业,必须培育出全球顶尖的军工企业。同时,必须考虑如何避免重蹈前苏联被军备竞赛拖垮的历史。这是国家和企业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军事工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有很强的外部性,国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使军工企业走上依托市场内生发展的道路,而不致成为一群绑架了国家的“啃老族”,关键是要推进军工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军工企业自身的市场化改革。
5、培育强大的军工企业寄希望于军民融合,应当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军工行业技术追赶的过程如果分为跟踪、并行和引领三个阶段的话,目前可能处于由跟踪阶段向并行发展阶段迈进的时期,在某些领域开始进入了领先行列。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最敏感、反应最快的就是军工。更确切地说,某种意义上军工产业是推动技术革命的一个始作俑者。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突破,为军工科技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为后来者提供了赶超的机遇。有专家判断,我国在重要武器装备上正处于群体性突破的前夕。我国许多军工企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进一步做强做大需要突破体制机制的掣肘。
我国的国防工业受前苏联和计划体制影响很深的行业,在工业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军工是作为一个个“特区”发展起来的。目前仍相对封闭和垄断。在军品企业与民品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无论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都存在不小的障碍。使得资源共享的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现在的民品企业、民营企业已经今非昔比,研发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填补军工企业的不足,甚至有些企业跃跃欲试进入国防工业,成为民营军工企业。军工企业有严格的保密制度是完全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必然要自我封闭。重要的是科学界定保密范围和有效的保障制度。
“军民融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就是政府要把军工企业看作一个市场主体,而不能看作由政府供养的一个生产单位。企业自己也要摆脱对政府的依赖,自主自立走向市场。军工企业保障国防需求是第一位的、这是天职,是不容争议的。与此同时,凡是市场上可以获得的资源,包括技术、人才、零部件、生产能力都是可以有选择利用的资源;凡是高技术、高生产水平的企业都可有选择成为合作对象,甚至可以通过并购纳入自己的体系。与此同时,无论军需还是民需市场都是军工企业可以选择施展的舞台。不应把各种技术都贴上“军”或“民”的标签,技术本身是相通的,从军工需要出发可以转为民用的应适时转移,特别是和军工高技术相关的高端民用产品,比如核电、通信卫星、导航、民用飞机、燃气轮机等都是应当大显身手的领域。军用产品在国家允许条件下同时要开拓国际市场。总之,军工企业还是应当回归到企业的本位,不能过度依赖政府,应主要通过市场回收高额的研发投入,并有能力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自己的特长,自主立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使企业的盈利能覆盖新技术、新装备研发“烧钱”的过程,使军工企业能自立、能持续发展。
6、军工企业要用好两个融资渠道。军工企业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持续的资本支持,吴献东送我那本书中系统地披露了国际巨型军工企业的背后几乎都有强大财团的支持,这是不难理解的。我国十大军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靠国家注资,国家管理,国家购买的这种捆绑式的国有企业制度,使企业与市场隔离;以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负盈不负亏,缺乏活力。搞不好,就会成为“啃老族”。这种计划体制的管理方式早已过时,不仅不可持续,而且绝不可能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军工企业。进入新世纪政府对企业的管控有所放松,一些军工企业上市,明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情况有了很大好转。
按照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路径军工企业将有两个有所差异的融资渠道。
一个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它的特点,一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资本投资保持对军工企业的支持和控制,它作为一个稳定持有的大股东,有利于公司稳定发展;二是有投资公司的隔离,有利于政企分开、去行政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对员工实行市场化激励。第三是投资公司要承担资本投资效率的责任,有动力加强财务约束,促进公司效率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军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一是政府通过订货保持与企业的引导和买卖关系,而不是无规制行政的干预;二是政府通过研发投入进行指导和体现意愿;三是政府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管。
再一个是资本市场的融资。进入资本市场对军工企业来说就是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司,就是要造价值、能给股东带来回报的公司,它对军工企业的机制转换有重要意义。
一是进入资本市场这个俱乐部,就可以分享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只要企业健康发展就会不断得到资本的支持;
二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按规定披露信息,时时接受中介机构的评价、承受投资者用手或用脚投票的压力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促使公司成为规范运作的市场主体;
三是有多元股东的制衡和市场监管,促使建立有效公司治理,改变传统国有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的渴望将形成对公司强财务约束,促进公司的创新、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四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正面表现,将提高公司的可信度,扩大公司的影响影响力、知名度和市场价值;负面的表现则相反。
两个互补互动的融资渠道将成培育强大军工企业的摇篮。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