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网6月26日文章,原题:中美能否打破终有一战的历史魔咒? 6月26日,中国将派出四艘军舰和两架直升机共计1100多名官兵,首次参加由美国主导、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边海上联合演习——“环太平洋”军演,并将在演习期间举行舰艇开放日,组织官兵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活动。
早在2012年9月,美国时任防长帕内塔访华时就已邀约参与此一活动,但中国未立即答应。隔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举行庄园会晤时确认赴约。尔后,虽然中美两国在东海和南中国海岛礁主权争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以及网络攻击和间谍等问题上争议不休甚至正面冲突,但中国并没有爽约,仍然派遣海军官兵如期前往他们所不熟悉的海域——美国夏威夷和西海岸附近参演。
中国海军深入“虎穴”的动作凸显中国自信的同时,也表明中国希望与美国加强合作的意愿,并彰显中美关系既矛盾又合作的复杂胶着现状。中美两军都积极评价中国的此次参演,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形容中国“迈出了重大一步”,中国海军副司令徐洪猛则说,这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次重要实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在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所提出的两国关系发展模式构想,2012年2月由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美时最先倡议,其核心内涵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奥巴马虽然没有马上积极回应,但后来也明确接纳了这个发展概念。中美谨记大国互动的历史,因此极力摆脱崛起大国和守城强国终有一战的历史魔咒——双方都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原则达成基本共识,并认同太平洋足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不过,中美在各种双边、区域和国际问题上存有的矛盾,以及进而爆发的持续舌战和正面摩擦,再三证明两国距离建立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仍然遥远。
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因为美国近来不断在外交、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向中国施压,中国已然开始调整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模式,不仅抛开了中美关系“夫妻论”,还放弃两国通过承认彼此核心利益来避免对抗的原先构想,改以低烈度的可控斗争来觅寻合作的可能。但在一些人看来,中国依旧致力同美国建设新型关系,此次参加“环太平洋”军演便是力证之一。有者乐观认为这将有助增加中美之间的互信并减少外界对中国的误解。然而,国际社会却不乏质疑的声音,指中国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甚至怀疑中国参演的战略意图。
答应美国参演,还派出除东道主美国之外最大的参演舰队,中国想必已经打好算盘,计算了其成本效益。暂且不论背后原因,中国参演招来质疑,反映出一个必须正视的现象——崛起中的中国,其一言一行往往被外界予以过度解读和惹来负面评价。反观美国,邀请中国参演,同样也应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却不见外界像质疑中国一样对美国的目的存疑。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上周末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发表视频讲话时就警告,中美之间的对抗所引发的冲突,将促使其他国家恶意利用两国之间的竞争,并会使国际体系出现极化,阻碍关键性问题的进展。他并表示,幸好中美两国已意识到这些危险,若双方能在出现分歧时更坦率交流,同时更有责任地开展合作与竞争,那将对21世纪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建交已经35年的中美两国,能否超越彼此间的分歧深化合作,将持续考验两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智慧和实践能力。至于中美能否打破大国兵戎相见的历史魔咒,则有待时间检验。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