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工业本土化和自主化不足的现状,似乎已招致“民怨沸腾”。据美国《防务新闻》近日报道,印度军方官员和军事分析人士呼吁新当选的莫迪政府,“必须尽快降低印度对军购的严重依赖,重振国防民族工业”。
在独立后的60多年中,印度借助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在“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指导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军购狂潮,意欲通过“拿来主义”推动国防工业现代化的快速跃升。从2011年起,印度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军火进口国,约占全球武器进口的12%。其国防工业的发展也确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风光的背后,隐藏着印度民族国防工业“空心化”的隐患。目前,印度的武器平均自给率仅为30%左右,严重依赖对外采购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军事需求。在号称“世界第四”“南亚雄鹰”的印度空军中,目前所装备的各型飞机共约1400架,除176架教练机和20架直升机外,其余皆来自国外,各种类型的先进核心飞机更是几乎全部外购。与此同时,其本土军工发展却面临着巨大的尴尬。即使是寄托了印度各界美好愿望、号称印度军工自主化纪念碑、空军发展分水岭的LCA“光辉”国产轻型战斗机,也是一拖再拖,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仍然没有充分形成战斗力,被诟病为“难产的怪胎”。
军购买不来军事强国。直接从国外成批量购买先进武器装备,看似拥有了先进军事技术,但实际却给自身发展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装备系统和作战平台庞杂,信息网络难以兼容,无法形成系统体系的整体合力;其次,外购产品的质量堪忧,维修与保障难以满足需求;再次,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国防工业的核心技术极其敏感,技术转让往往是有条件的,印度不得不在别人的指挥棒下行事。例如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0MKI战斗机曾经出现了发动机问题,迫使印度空军将所有的苏-30MKI战机停飞并提前进行大修。更为致命的是,一旦国外停止对印出售武器及零配件,其军队很可能就会陷入瘫痪。
总之,如果印度不及时调整其国防工业发展战略,继续漠视本土化民族工业的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印度国防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将任重而道远。
■温振华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