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吴敏报道:“滴灌技术和水雾栽培如何应用于戈壁沙漠农场”“恒温电暖大棚在高寒地区的施工建设难点”……这不是农业专家在宣读科研论文,而是10位“粮草官”登台交流部队农副业生产经验。5月12日,记者从武警部队边远艰苦地区“菜篮子”工程建设会议上获悉,依靠科学引智工程,越来越多的自产生态蔬果走上武警部队驻边远艰苦地区官兵餐桌。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运输不便,武警部队驻边远艰苦地区的小远散单位肉菜保障困难。虽然官兵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但受限于技术人才短缺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吃菜难困扰依旧。去年底,武警部队后勤部把建设边远艰苦地区“菜篮子”列为部队帮难解困工程之一。他们多次会同农业部、国家外专局的专家上高原、走戈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分类制订帮扶指导方案,建立起农业部专家科技支撑、总队整合资源、支队立足现有条件建设基础设施的现代后勤管理模式;先后集中培训生产骨干300多人次,引进60余个高新品种,使部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治理沙漠戈壁、改造土壤水质,自主设计温室大棚和保温圈舍,推广40多项先进技术;应用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生态化种养。
记者在武警内蒙古总队武川县中队看到,改造修缮的温室大棚内蔬菜生机盎然,保温猪舍内猪群长势喜人。中队长张军毅介绍说,今年蔬菜和猪肉自给率将分别达到50%和100%。据悉,随着武警部队边远艰苦地区“菜篮子”工程全面启动,官兵吃菜难将得到极大改善。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