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国内政局持续动荡,克里米亚半岛局势紧张。围绕这场东欧政治危机,俄罗斯与西方也展开了明争暗斗。就在各方关注谁将从中获胜时,也有一些评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中国才是这场危机真正的赢家。
中国立场受关注
日本《外交家》3月10日评论称,对于中国来说,当前乌克兰的微妙局势似乎与其并不太相关。然而,中国袖手旁观乌克兰局势的发展是错误的,因为这关乎其利益。
战略上来说,北京或许会认为,美国卷入乌克兰局势只会进一步削弱奥巴马本已缺乏明确目标的亚太政策。如果美国的参与最终以失败告终,将会让中国从中更为受益。届时,美国最为强大的武器——软实力将会受到削弱,全世界将对其行动能力产生质疑,这将有助于中国自身的亚洲战略。
那么,中国将如何参与到乌克兰问题中来呢?《外交家》分析认为,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需要兼顾各方利益,既要满足俄罗斯的关键要求,也要让西方看到新的未来。如果北京过于积极地参与其中,将会引起外界警惕。因此,北京应当试图通过金砖五国或是上海合作组织来发挥影响。此外,还可以帮助俄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一个非西方的共识。
对于中国在此次危机中的作用,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安德烈·伊万诺维奇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俄两国领导人和外长已对目前的乌克兰危机进行了讨论。俄方非常感谢中国能够在此事件中保持平衡的立场并坚守原则。中俄两国正对国际安全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希望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相似立场能够成为稳定地区局势的重要因素。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记者科勒姆·林奇则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与俄罗斯的立场有所不同。北京尊重乌克兰人民做出的选择,既是因为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原则,也是因为乌克兰的长期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局势的动荡将会削弱北京和基辅的经济和战略关系。
目前,中国是继俄罗斯之后乌克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两国贸易额达73亿美元。此外,中国在乌进行了大量的农业投资。有报道称,去年9月两国刚刚签订协议,中国将租用乌克兰近9%的可耕地。
去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乌克兰总理亚努科维奇进行会谈,同意进一步深化中乌战略伙伴关系。根据两国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在5年内在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航空航天、能源、农业和金融领域投资300亿美元。
中国问题专家乔·伍斯诺认为,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更为关心的是保护其势力范围,而中国更关心的则是发展与基辅的战略和经济关系。因此,中国可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工作中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甚至建议称,鉴于历史上美国也曾利用过中苏分歧,奥巴马政府如今或许可以利用莫斯科和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分歧。不过,虽然中国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居中调停,但是通常不会积极主动地处理此类跨国外交事务,且并不愿意“把俄罗斯逼得太狠”。
美国形象受挫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3月12日评论认为,乌克兰局势让面临外交政策危机的奥巴马政府再次遭遇失败。眼看克里米亚3月16日的公投即将来临,美国政府除了发表声明外几乎没有任何措施。接下来几天,奥巴马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尽最后的努力,维护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并做好准备,在公投过后控制由此造成的战略损害。如果不能,那么唯一的受益者将会是北京。
评论认为,当前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分歧以及俄罗斯“对重新控制克里米亚的渴望”。迄今为止,奥巴马政府在乌克兰问题的处理上一错再错,导致局势对于美国越来越不利。在前期乌克兰民众开始抗议时,美国没有说服俄罗斯,让其相信乌克兰的西化是一种“双赢”,反而采取一种“赢者通吃”的方式,煽动基辅和其他城市的抗议活动,最终弄巧成拙,导致俄罗斯向克里米亚派兵。
当俄罗斯控制了克里米亚后,奥巴马政府再次犯下类似于叙利亚的错误,不顾美国的声望与信誉,发布说教式的声明而不拿出实际的政策。奥巴马政府口口声声要宣称重塑美国形象,却使其进一步遭到破坏,结果是让盟友灰心,让对手大胆。
《国家利益》文章认为,拯救乌克兰需要立刻就克里米亚自治问题进行务实的私下高层谈判,将其作为全面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步。美国需要与欧洲统一立场。一旦谈判失败,美国必须在克里米亚经过公投加入俄罗斯后,迅速采取行动,阻止莫斯科进一步干涉乌克兰,并让基辅以及地区内的美国盟友和其他国家放心。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美国面临很多挑战。
文章认为,关键的一点是,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崛起要远远比克里米亚的命运更为重要。美国应当避免在应对乌克兰危机的过程中削弱自己处理中国这个“头等要务”的能力。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不是盟友,北京不会公开支持干涉克里米亚,因为这违背了中国关于领土完整的观点。然而,毫无疑问,北京认为西方应当为乌克兰的危机负责,并且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表示同情。
这样一来,莫斯科就可能通过更多的先进武器军售等,来寻求与北京进一步加强关系。此外,当前的乌克兰危机还可能导致俄罗斯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从而让中国能够向俄方施压,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天然气。(《法制文萃报》专稿 作者: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