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13年中国防务观察报告 一战略成大改变

2014年01月26日 16:32  新浪军事 微博
资料图:中国的歼-11战斗机翱翔天空 资料图:中国的歼-11战斗机翱翔天空
资料图:中国急于购买的苏-35战斗机 资料图:中国急于购买的苏-35战斗机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3年中国防务年度观察报告:进攻型防御战略是最大的改变

  2013年对中国防务状态来说极其富有挑战性的一个年份,称其是近十年来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防务年度来说也不为过。对内来说,2012年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决定,中国的军事部署将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进攻能力的国土防御部队,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进攻能力这四个字首次在解放军总体建设指示上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对外来说,在本年度里,中国周边态势正遭遇一系列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并且将对未来数年内的东亚战略产生深远影响。2013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明确表示海外利益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白皮书的详细阐释,中国正在对外表明,解放军过去那种以数量取胜,专司国土防御的建军战略或将被淘汰。在这一年中,中国军队也的确在战略调整方面向新式战略靠拢,无论从技术兵器还是战略进攻能力的展露,都体现了我军在新一代领导核心的指挥下发生的积极变化。本文下面对其中部分重点进行列案,供所有军事爱好者评议。

  1、 中国运-20对周边战略的影响及进攻型空军的成军方向

  所有军事爱好者都知道,如果想要打造一支具有进攻能力的部队,空军的改变首当其冲。中国空军的职责也必然从国土防空部队积极转化为具有攻击和战略输送能力的部队。中国目前已经拥有500架以上的三代战斗机,在热点地区集中力量夺取主要战术目标具备一定能力。但是中国传统的军事建设仍然无法像美国空军那样实现依靠空军夺取一场战争胜利的目标。即使面对一些诸如菲律宾、越南这样的中小型潜在对手,中国空军现有的一线作战飞机也不可能在与其的对峙中产生如美国攻打科索沃那样完全的压倒性优势,更不用提对美日韩这三个对东北亚来说有极大影响力的国家了。

  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作为一个大陆国家,中国军队实力仍然主要依赖于陆军的战斗力,因此陆军的输送能力对中国来说依然具有绝对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中国的战略空中运输能力一直比较欠缺,因此2013年1月,运-20的起飞在国内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密集关注报道。

  其二是中国空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可预见的一段未来时间中仍然主要是陆军的附庸部队。中国空军被七大军区分成七部分分别领导。很大程度上仍是充当“国土防空守备队”的角色,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是国土防空战略下的产物。

  下面就对这两个现状引发的中国军队的发展做一点分析。

  首先,白皮书表示,中国国家防空实行空军—军区空军—防空部队指挥体制,空军根据中央军委意图对担负防空任务的各种防空力量实施统一指挥。加强空军的远程攻击和投送能力将成为中国空军未来建设的着力点,提高战略预警、威慑和远程空中打击能力是未来中国空军的改革主要方向。

  但是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以解放军目前的情况来看绝非一日之功。首先,虽然沿袭苏联军事体质建设的国土防御型空军是没有前途的,但中国空军的长期建设数十年来就是这个思路,强大的惯性依旧会在资源调配方面有所倾斜。从属地位的性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会让空军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很明显,今年的白皮书显示了中国空军在人员配置和装备提升方面努力改进的步伐,即建立统一且强有力的中央指挥,取消不合理的空军编制,条块分割,改善指挥不畅、协调不够等负面因素。这一点从许其亮由空军司令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马晓天升任空军司令可以看出中国正在改革现有空军体制编制,提高空军地位,减少空军指挥的层次以打造真正的战略空军。

  其次要谈到进攻型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这就要提到中国的运-20。运-20飞机一号机在2013年年初首飞,二号机在年底首飞,两架用来从不同角度测试的原型机在同一年首飞,这是十分罕见的,也体现了中国空军战略投送力量研制的步伐正在加紧。但与辽宁舰入列有所区别,中国的运-20起飞在周边国家看来反应并不强烈,周边国家对此飞机的首飞反应都比较冷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体现出了中国的运-20与周边需要拥有战略投送的潜在目标来说,威胁很小,这实际上是从运-20本身的性能上做出的客观分析。

  从目测上看,运-20目前的运载能力在仍然很难与世界上一流的运输机相提并论。不谈众所周知的C-17和C-5运输机,我们只简单同与运-20首飞时间相近的日本C-2运输机来看, C-2运输机全长43.9米,翼展44.4米,机翼面积250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140吨,原型机采用两部CF6涡扇发动机,单部最大推力26吨,最大载重37吨,从已有的照片和视频来看,C-2货舱高度在4米左右,运载陆自的“阿帕奇”直升机没有太大问题。

  C-2运输机的设计要求主要是帮助日本保卫“离岛”目标。从它的37吨最大载重来看,该飞机对运载陆自重达45吨的最新10式主战坦克防护增加型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这也体现出日本的作战要求——即快速部署轻量化机动部队,在日方面对敌国攻击时可以迅速部署部队进行固守,等待盟国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C-2大型运输机的发动机使用了美制CF6发动机,这是日本自卫队E-767预警机和美国C-5运输机的标配发动机,其强大的推力让人印象深刻。同时,C-2运输机的冗余设计量非常充足,C-2运输机的货仓容积设计业非常合理,其两部发动机的推力居然超过运-20的四台发动机。满载情况下可以飞行3700公里,性能指标远远超过运-20。换句话说,在进一步增加发动机和翼展后,日本有能力将一支装备有10式主战坦克、AH-64直升机、皮兰哈-4步兵战车的机动型部队投送到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整个东南亚。日本克制自己的研制手段这一做法与日本在二战前设计条约型战舰预设炮塔座圈的理念有所相似。所以我们切不可以目前的眼光轻视日本的同类运输机,这将给运-20未来的搭载设计方向带来误区——如果日本有能力投送主战坦克到“离岛”区域,而中国空军无法在与日本空自的争夺中取得全面优势的话,目前仅仅使用老旧的俄罗斯D-30发动机的运-20是无法搭载99坦克与日本对抗的,那么日本的地面固守能力将得到极大加强,这恐怕也是日本对中国的运-20并没有发烧报道的原因之一:日本瞧不上中国最新型的战略运输机。而这也正是中国空军将加快改善中国空军建设步伐的主因之一——面对日本在钓鱼岛方向的咄咄逼人,除了改善空军整体指挥体系和加大战略投送手腕以外,进一步加强中国先进战斗机的投入也是进攻型空军建设重中之重。这就引发了第二个话题,中国未来先进战斗机的选择——苏-35还是歼-20。

  2、 中国为何购买苏-35:十八大指出“紧跟”而非“引领”是中国军事装备的主方针

  具备远程攻击能力是进攻性空军的重要体现,中国空军战略思想从国土防空转变为攻防兼备,同时强调了进攻和防御的重要性。但中国在引进下一代战斗机的问题上可选项其实少之又少,于是中国将引进俄罗斯最新型苏-35的新闻就成了媒体关注的话题。某些媒体甚至将苏-35在巴黎航展上的表现称为是“UFO”一般杰出的机动能力。俄罗斯若能将苏-35出售给中国,的确将对中国空军的进攻能力和发动机研发有极大地助益。由此又引申出了一个中俄关系天地久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首先我们来看苏-35所谓的先进性能:

  中国执意要引进苏-35的想法来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苏霍伊家族飞机的使用心得。

  越战的空战经验对此后战斗机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米格-21低目标特征与中高空超声速掠袭战术的结合使美国人吃尽苦头,最后催生出强调隐身、超声速巡航标准的四代机。而防空导弹的普及迫使战斗机不得不进行大量的中低空战斗,但电子工业水平的时代局限使当时战斗机的进攻手段操作复杂,武器发射条件严苛,攻击效率低下。因此在四代机出现之前,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设计出了中低空跨音速段飞行包线性能优异的F-15家族和苏-27家族飞机。

  苏-27的性能优势在于盘旋性能,而当时面对红色帝国威胁的小国门则纷纷开发出以高滚转率为优势的鸭翼系列飞机。鸭翼系列飞机主要玩的是高空切入滚转、一击脱离。这种战术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把苏-27的能量在空战中最大消耗,根本无力对敌机进行追赶,其典型代表作就是“阵风”、“台风”、“狮鹫”和中国的歼-10战斗机。

  但是上述四种飞机说到底毕竟是中型和轻型战斗机。在进攻型空军建设的方针指导下,作为重型战斗机,苏-27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不论F-15还是苏-27,都可以利用自己庞大的机体和跨音速段卓越的飞行能力,以及发动机的强悍推力,在闪过鸭翼飞机的第一波攻击下对其进行反制。更庞大的机体意味着可以搭载更多的武器燃油,发动机效率也更好。如果鸭翼飞机偷袭不得手,那么很容易落入追不上、跑不掉的局面,这也是中国在自主开发歼-10对抗苏-27的同时,在中俄关系转暖后又毅然决定购买苏-27的原因——小飞机的有些问题是一辈子的事情。

  但是中国在引进苏-27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苏霍伊战斗机电子设备性能落后。不客气的说,这一落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苏-35。大吹大擂的“雪豹-E”雷达并不见得就比美系APG-63雷达好到哪儿去,在某些方面比机械式扫描雷达还不如。

  此外,苏-27电子设备超重现象一直困扰着苏-27的机体空间设计。除了航空电子设备的性能落后这个电子工业落后的最直观表现外,机体强度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引进了苏-27的中国空军。在训练中的损失《解放军报》也时有披露。因为从性能上来说,飞机更换航电永远是最简单的改进。直接关系到机体平台基础设计的飞行控制系统、结构设计,要实现突破性改进对中国的技术能离开说要困难的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期的苏-27是机械飞控。但涡流升力随着迎角变化而猛烈增加、减小的非线性特征,与苏-27后掠翼在接近失速迎角时产生强烈上仰趋势的特性相结合,使苏-27系列在试飞中出现了无法挽回的俯仰失控并坠毁。即使后期的歼-11改成电传平尾,但是襟翼和副翼仍然是机械飞控,半吊子电传在协调机动动作时需要相当沉重复杂的机械结构,性能和功能也非常有限,严重浪费了机体空间。使其在应对美日搭载先进电子设备的战机,要塞进更多的超重电子设备,形成了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恶性循环。这种结构窘境不仅仅体现在苏-27和歼-11的强度和2000小时短暂寿命上,电子工业和精密化工的落后使中国缺乏大规模计算能力和合格的高性能纤维,也根本没有能力在机翼结构上实践气动弹性剪裁设计。对于本身就强度刚度低、抗弯扭能力差的后掠翼,苏27只能采用一些简陋的气动弹性处理手段,舍弃性能以保证结构安全。例如在大过载盘旋下,机翼外侧翘曲弯扭以后会形成特定的气动外形,自动削弱相当一部分升力,减轻机翼根部的弯扭载荷。这其中操纵效率受刚度影响最大的是副翼,歼-11理论上效率最高的机翼外侧完全无法利用,只能放弃副翼、偏转襟翼组合,在机翼内侧设计了一套二者合一的襟副翼。加上发动机宽间距布置本身就使转动惯量相当大,这使苏27的滚转在三代机中属于垫底水平,面对鸭翼飞机的突袭将显得笨拙无比。解放军空军对歼-11的评价也仅仅是“凑活能用。”(未完待续)(作者署名:隋静)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我国15%国土遭遇灰霾 北方20城重污染
  • 体育英超-切尔西诡异绝杀 阿森纳4-1 曼联2-0
  • 娱乐传葛优曾拒赌:不敢去 被曝抠门不会赌
  • 财经地方患上依赖症:没土地谈发展难想象
  • 科技专家称电信联通涉垄断处罚或不了了之
  • 博客李银河:21世纪该如何处置性交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理工女神学霸四级702分 考研成绩查询
  • 育儿北京“单独二孩”政策今日起正式实施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