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张晓祺、通讯员谢波报道:今天21时11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21时0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变推力发动机开机,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经主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和缓速下降等6个阶段。21时11分,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
这是人类第130次探月活动,也是在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后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类探测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区之所以选在虹湾区域,主要考虑到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条件、月面通信条件、太阳光照条件等工程因素以及科学探测的需要。此前,世界上仅有苏联、美国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不同于国外的软着陆方案,嫦娥三号的软着陆过程设有悬停和避障阶段,探测器可对着陆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确勘察,识别出月面斜坡、石块、坑凹等危险地形,极大提高了着陆的安全性、可靠性。
据了解,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后,将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设备工作模式调整等月面初始化工作,之后在地面控制下,实施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
上图:大屏幕上显示的平稳落月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仿真图像。
右图:嫦娥三号探测器降落相机传回的月面照片。
本报记者 乔天富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