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琳 本报记者 张 新
偌大的展厅,几十幅历史照片,数百名中外观众……一场讲述外交部发言人制度30周年风雨历程的图片展12日在京举行。
步入展厅,一幅黑白照片吸引记者驻足——照片上的人物是时任外交部发言人钱其琛,他身着中山装,手拿讲稿,表情庄重,在他身边围着数十位中外记者,或举着话筒录音,或在便笺上记录。这张拍摄于31年前的老照片所记录的场景,正是外交部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建立是在1983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正式的新闻发言人,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站在中外记者面前宣布:“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从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的进程。
在展厅中缓步前行,一幅幅照片回顾了发言人制度的不断变迁:从“坐答”到“站答”,从只发布消息不回答提问,到取消提问次数和发布时间的限制,从每周一次到每个工作日一次……透过这种制度的演变,世界看到的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和透明的中国。
30年来,共有27位发言人先后站在中外媒体的聚光灯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他们中,有被称为“故事大王”、后来担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也有幽默风趣者如刘建超。尽管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但作为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理念的诠释者,发言人及时阐述中国在重大国际、国内问题上的观点立场,成为这30年中国外交不平凡历程的重要见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已成为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中国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外交部成为继美国国务院后,世界上第二个每个工作日都举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现任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除例行记者会,遇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外交部还举行专场记者会。中国领导人出访时,中国代表团设立的中方新闻中心也会“如影随形”。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契合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演变轨迹,契合了中外相互了解的需求,也是这一制度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秦刚说。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成熟完善,对中国发言人制度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示范效应和先行作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说,近年来,发言人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几乎所有政府机构,包括对于外界颇为神秘的国防部都建立了发言人制度,地方政府发言人机制也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行业协会发言人制度建设正在推进中。从对外到对内,从中央到地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导,新闻发言人队伍不断壮大,在政府与媒体和公众之间搭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孔子曰:三十而立。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外交部发言人将继续发出和平发展的声音,传递合作共赢的理念,播撒友谊信任的种子。”外交部长王毅的话,让人们相信,新闻发言人制度将在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中,发出更为真实、响亮的中国声音。
(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
■徐 琳 本报记者 张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