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把中国“划区”当大问题
本报记者/东阳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6日刊文称,“中美暗示将放弃在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的对立”。报道称,中美基本上达成共识,中国监控防空识别区不会对本地区构成威胁,不会危及飞行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一些美国官员私下里说,“中国肯定不会撤销防空识别区”。
“划区”测试中美日三角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称,针对中国在东海上空划设防空识别区,日美在应对上表现出“温差”。“最大的担忧是单方面做出决定,这一做法不够明智”。美国国防部部长哈格尔当地时间12月4日在五角大楼举行记者招待会,就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问题强调了程序层面的问题。但哈格尔认为“划设防空识别区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美国副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时,仅仅就这一问题表示“深切担忧”,希望中方采取措施缓和紧张局势。
美国《侨报》指出,美国对“中国防空识别区”的态度与立场,不仅是对美中新型大国关系的一项测试,也是对美日同盟、美中日三角关系状态的一项测试。在拜登访华期间,这一问题被高高举起,又被轻轻放下。香港《大公报》指出,在外界关注的中国防空识别区问题上,拜登并未得到中方丝毫让步。安倍政府绑架美国施压北京的做法再次失败。从拜登访华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东海之争始终是一个烫手山芋,一味地靠向日本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更关心的是对华贸易和朝鲜核问题,这一点从中国官方和白宫在公布拜登访华成果的节奏和侧重点就可以看出。拜登离开北京前,白宫还特意发表了通报,强调美中强化在气候、能源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经济合作。
美国在战略层面有考量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指出,日本的防空识别区是从美国手中继承来的,而日美之间又存在军事同盟关系,所以日本的防空识别区事实上就是美国的防空识别区。从这个逻辑来说,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这一信号的真正接受方是美国,而不是日本。所以说,这是中国在同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较量。
《联合早报》的文章提到,拜登的亚洲之行展示了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动态变化。自从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后,中日和中美之间的外交交锋被广泛分析,日美同盟却似乎被默认为没有悬念的一边。事实上,围绕这个问题首先是中美之间的博弈,其次是日美之间的博弈,而中日之间的较量仅仅是上述两组博弈的表面现象而已。
台湾《联合报》12月6日刊发社论称,美国基本上会挺日本,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美国也不能完全站在日本这边,国际政治是现实的。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中国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美、日、韩都有非比寻常反应,日本态度尤其激烈。但美国对此的态度出现了急转弯,这说明,美国处在日本和中国之间,须寻求最大利益,难免出现“钟摆效应”。
法国《欧洲时报》刊发题为《拜登访华:区域龃龉让位“大国关系”》的文章。文章称,此次拜登访华的更大意义并不在于中日之间围绕防空识别区问题而站队,而在属于营造“大国关系”,强调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感和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