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飞行员空中餐揭秘:食材细成纳米颗粒(图)

2013年05月08日 04:20  解放军报 
左上图:空军某研究所科研人员与飞行员一起做饮水试验 左上图:空军某研究所科研人员与飞行员一起做饮水试验

  军粮:食以战为先

  高志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前些日子,本版报道了一组部队官兵训练战场就餐的报道。看了报道,担负战场饮食保障科研任务的同志们既感动,又倍感责任重大。

  如果说,民以食为天。那么,对军人来说,食以战为先。在战场吃饭,既需要官兵有吞下艰辛的胃,也离不开军需食品改进的有力支撑。官兵越能吃苦、愿吃苦,科研战线越要加大创新攻关力度,让官兵在战场上吃得更加方便、更加贴心、更加暖胃。双管齐下保打赢,舌尖上的变革才能真正助推战斗力。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改进野战食品

  专家组:连续试吃一个月

  李卫湘 郝利民 本报记者 徐叶青

  仲春时节,华北某地,战车隆隆。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专家组与官兵一起训练,他们此行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连续试吃某型野战食品。

  高工余坚勇告诉记者,压缩干粮口味口感不佳,官兵吃一两天可以,连续三四天就有点勉强,部队对此早有意见,因此此次某型野战食品定型前要过“试吃关”,有的要连续试吃一个月。为改进食品杀菌方式,此次试验还采用了135℃超高温短时杀菌无菌灌装技术,使食品受热时间减少了80%,食品口感明显改善。据悉,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目前我军单兵自热食品已达12个餐谱,确保4天不重样;新型单兵即食食品共有6个餐谱,两天不重样,而且副食品种和调味菜也多起来。

  海军某研究所改进海上作战应急食品

  改包装:铁盒罐头变软了

  潘前芝 本报特约记者 唐泽民

  4月下旬,记者走进海军某研究所,只见舰艇战时应急食品包装样式发生了变化:根据不同战位人数设计成“6人1餐”“10人1餐”和“20人1餐”等多种组合包装形式。

  该研究所所长陶永华告诉记者,野战食品科研既要考虑满足官兵能量所需,更要充分考虑作战方便需要。近年来,他们先后研制出6大类200多个品种的远航食品,并创新了长航蔬菜保鲜技术。考虑到战时时间紧迫,舰艇来不及开伙,他们研制出开袋即食不需加热的常温食品。针对传统马口铁罐头食品开启难、口感差、废弃物不好处理等问题,他们采用铝箔袋软包装并采用多阶段升温方式灭菌处理。软体罐头减少了食品营养损失,口味更接近新鲜菜肴,部队试吃总体评价满意率达90.3%。

  空军某研究所研制食品辅助进食装置

  飞行员:单手吃饭云霄中

  李晓龙

  4月下旬的一天,空军航空兵某师一架战机在空中已执行训练任务4小时。只见飞行员不用摘手套,借助一个装置只需单手一拨、一按、一送,远航食品便被送入口中。吃完后他拿起一袋水,拇指一推开关,水管弹出入口即饮。完毕后,拇指一扣开关便牢牢关闭。

  这个装置叫单手操作辅助进食装置,是空军某研究所研制的。空勤飞行条令规定,留空飞行3小时以上机组人员需要补充能量和营养素。为此,该所针对飞行员空中就餐特点研制出这种辅助进食装置。军用食品水分含量很低,飞行员吸收营养慢。经过论证,该所课题组大胆采用新技术,将不易消化的食材分散成纳米级颗粒,使飞行战斗餐能为飞行员快速补充能量。

  左上图:空军某研究所科研人员与飞行员一起做饮水试验

  李晓龙摄

  【中日钓鱼岛争端最新消息】【南海局势中方最新布局】【更多内容尽在军事频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