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军事强国竞相推出新型微波武器研发计划

2013年02月28日 14:48  解放军报 

  西方有句名言: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而,科学传奇背后的真理却只有一个。比如微波技术的发展应用均基于一个科学原理,那就是“微波效应”。

  近期以来,世界范围新军事变革需求强力牵引,使得国外沉寂一时的军用微波技术研发计划悄然出笼,并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

  从概念到实际,微波武器技术发展在各军事强国间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并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新态势。

  故事背后的科学

  说起微波武器,也许大多数人会感到既神秘又陌生。可是提起微波炉,人们就很熟悉了。二战爆发后,一名从事雷达科技开发的工程师斯宾塞,在一次电子管试验中发现衣袋内的巧克力棒在磁控管运行中被融化了,这位甜食爱好者对这一现象充满了好奇,于是微波炉发明问世了。历史充满了戏剧性,就在斯宾塞专注于微波炉研究时,二战后期的纳粹德国科学家,已经提出用特大型聚焦天线将电磁波汇聚后发射用来击毁盟军飞机的设想,但由于当时战争进程的发展和技术的限制,这一设想并没能实现。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几十公里的距离瞬间就能到达。高功率微波作用就其物理机理来讲主要有三种:电效应,可造成电路器件状态反转、性能下降等;热效应,可烧毁器件、出现热二次击穿等;生物效应,是指生物吸收微波功率并将其转化成热能效应。这些效应,在军事领域均有重要用途。

  事故背后的故事

  微波武器的发展设想,在二战落幕后尘封于战胜国档案柜里,少有问津。但随着冷战时期的到来,一连串阴差阳错的事故,又使微波武器计划再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1961年10月,苏联在新地岛进行当量为6000万吨梯恩梯的氢弹爆炸试验。这颗氢弹一爆炸,造成美军设在阿拉斯加的预警雷达和4000公里范围内的高频通信瞬间失灵,时间长达20小时。1962年7月,美国进行的代号为“星鱼”的高空核爆炸使其7颗军用卫星同时报废。这一连串的事故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重视,是敌对国的秘密武器还是渗透破坏?各种怀疑层出不穷。为了弄清这一奇怪的现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是高空核爆炸透射进大气层,产生了不定向的高强度微波,它们对电子设备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新的发现及后续的研究,让人们意识到了微波作为武器应用的巨大破坏潜能。由此,微波武器研究开始从概念走向了实际,并拉开了一场制造新概念非核武器的大国竞赛。

  军事应用的传奇构想

  而今,“新概念微波武器应用于未来战争”深深吸引了各军事强国的眼球,促使他们纷纷推出了种种发展计划。

  电子系统的“杀手”。外军研究表明,微波武器几乎能够攻击所有带电子部件的武器系统,高频率微波辐射形成的瞬变电磁场,可使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它们通过天线、导线、电缆和各种开口或缝隙耦合到卫星、导弹、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辆等系统内部,会严重破坏各种敏感元件,如传感器等,使元器件产生状态反转、击穿,出现误码、记忆信息抹掉等。

  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除了具有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以减少雷达反射波之外,更重要的是采用吸波材料,来吸收雷达要探测的电磁波,但这种方法对付微波武器发射的高能量电磁波无疑是“引火烧身”,从而导致武器系统自身温度迅速升高,直至烧毁。

  非致命性作战的“法宝”。不同强度的微波辐射,会使人的肌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因此只要调节微波武器发射的微波辐射强度,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敌方人员身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如烦躁、头痛、记忆力减退、神经错乱以及心脏功能衰竭等),导致其失去战斗能力。这同激光致盲、次声致聋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科学背后的曲折

  近些年来,各国对微波武器的研制一直紧锣密鼓,没有间断,但其进度却差强人意。据悉,2007年10月美国空军公开演示了一种研发已久的非致命防爆微波武器,它可使微波能侵入人体皮肤造成剧烈的灼烧感。然而当遇上阴雨天,人们发现微波仅造成让人很舒服的暖暖感觉,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雨滴,起到了吸收微波的作用。虽然在其后的演示中效果要好得多,但其巨大的体积、能量消耗及技术上的复杂性等,都让它无法在战场上产生实际作用。相对陆基定向微波武器,各国在空基投放式微波武器的研制上虽然取得一定突破,但面临问题也不少。实验证明微波能量穿过外围结构时(例如建筑物)存在不确定性,它会来回反射并且不会有重复的轨迹,这种过程使得投放式微波武器的杀伤力很难精确判断,如果作战时敌方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例如在敏感电子设备四周装上“法拉第笼”等,如同微波炉里使用的铝制电磁防护网一样,便可产生有效对抗作用。

  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尚无法拨开微波武器发展的重重迷雾,但透过200多年前瓦特发明蒸汽机、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发展规律可知,踏破坎坷成坦路,微波武器定会在未来实现新突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