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中你波涛汹涌,其实只有演习的兵。
美丽的朱日和,哪里来的河?
天边的白云结成战马,PK战士的坦克……”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内蒙古大漠腹地,一场大规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刚刚落幕。伴着战车的轰鸣,荒原上传来战士凯旋的歌声。
这歌声,像醇香的马奶酒,醉了一名老兵的心。
老兵今年59岁,名叫张冀湘,是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全军训练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
此次演习,朱日和训练基地信息化战场建设成果得到全面检验。人们把敬佩的目光投向张冀湘——领导、组织和领衔设计大漠战场的“科技导演”。
张冀湘,是基地常委中在这片大漠里坚守时间最长的人:15年。
站在察汗敖包山上,俯瞰这片当年成吉思汗跃马扬鞭的古战场,记者问他:“朱日和,蒙语是什么意思?”
张冀湘指了指心口:“心脏。”
他的心,已经被牢牢系在这片广袤的荒原上。
天寒地冻,风雪扑窗,他奔赴大漠演兵“风暴”的漩涡
朱日和,地广人稀,远青近荒,昼暖夜寒。
这里,是中国军队演兵“风暴”的漩涡。10年来,上百场陆空联合战术兵团实兵和网上对抗演习在这里举行;上千名军师旅指挥员率近百个师旅数十万名官兵,在这里轮番鏖战。
然而,2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荒芜的装甲兵训练场。部队进驻时,基地只负责划分训练地域、组织供水。
1998年初,时任北京军区通信部自动化处处长的张冀湘,被任命为朱日和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负责领导组织基地信息化建设。
何谓信息化演兵场?张冀湘至今难忘一本外军译著绘声绘色的描述——
一名美军飞行员,参加实战之前,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次演习。由于演习中计算机对打击目标模拟得太真实,乃至于在实战中,这名飞行员驾机飞到目标上空后,竟分不清目标是真是假。指挥员说:“傻小子你投弹吧,这是真目标,不是我们仿真的!”
张冀湘豁然开朗:“对于几十年没有实战经验的中国军队,打造一个最大限度接近真实战场的信息化训练环境,是多么重要!”
揣着梦想,张冀湘坐着一辆吉普车,冒着风雪出京赴任。
这一路,天寒地冻,风雪扑窗。汽车离朱日和训练基地还有80公里,拐弯时突然侧翻,好在人没有受伤,有惊无险!
基地信息化建设一穷二白的面貌,更是让张冀湘感到压力巨大。“刚来到基地时,四周都是草地,没有路。对外联系只有一根电话线,电话‘嘟嘟……’响6声接不通,就要交两块4毛钱!”当时的情景,张冀湘记忆犹新。
巨大的差距,督促张冀湘快马加鞭。他领衔组织撰写出200多万字的军事需求报告,风尘仆仆赶到15所院校向专家请教,联合开展规模宏大的系统研发。历经10个月苦战,“陆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导调监控系统”问世。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如此评价:“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信息系统先进水平。”
如今,基地建设经历了从保障训练到组织训练、从基于场地训练到基于复杂电磁环境训练、从陆军合成战术训练到陆空联合训练3次转型。朱日和的山峦丘陵,见证了中国最大信息化演兵场的万千气象——
密如蛛网的“电磁丛林”、奔腾不息的“数据江河”、“从子弹到导弹”的靶标战术设计,还有扣人心弦的激光实兵仿真交战。数字化导调大厅内,一面巨大的LED显示屏上,演兵现场影像、交战三维动画、红蓝方指挥文书、战斗力指数曲线、装备和人员损伤统计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参演官兵战斗中的行为细节,都尽收眼底。
好一个“全透明”的信息化战场!
科研与部队需求接轨,他让一个个演兵难题迎刃而解
张冀湘心里一直记着一个教训——
1992年,某集团军与一家单位合作,研制了一套指挥自动化系统。由于研发方不了解部队实际情况,系统性能与部队需求相差甚远,部队拒绝签字接收。后来,改造系统又花了不少钱。
“花钱算是买教训了,但是时间耽误不起:这套系统从研制到列装历时太久,连计算机都更新好几代了。”这件事,让张冀湘念念不忘:信息化建设,必须与部队需求精确接轨。
一度,演兵场上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激光仿真交战中,被“击中”的坦克还在横冲直撞。由于激光只能打直线,红蓝双方的坦克往往都躲在山包后面,谁也不露头……
战场上哪有这回事?张冀湘先是给战车加装了火控和油路闭锁装置,一旦被对方“击中”,战车无法射击、自动断油,只能停下退出战斗。随后,他又在思考:既然激光不能模拟曲射炮,那么有没有办法寻找一种能模拟曲射炮打击坦克的手段?
一天,张冀湘正在冥思苦想,桌子上的手机响了,朋友发来一条短信。
短信!他眼前一亮——把曲射火炮的射击诸元用代码短信发到导调控制中心,进行弹道计算,如果目标匹配,再进行毁伤计算,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试验证明,这个思路确实可行,两秒钟之内就能判明曲射炮是否命中目标。“隔山打坦克”的难题解决了!
过去演练,导演部一出情况,红蓝双方就放手自主对抗。这种对抗看似硝烟弥漫,但简单粗放,有时双方争论不休,导演部变成了拉架的“婆婆”。 “为什么人的正常血压值是80—120毫米汞柱,这不是凭空规定的,而是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出来的。”张冀湘说,“演习评估,就是对一支部队战斗力的体检,需要一张用数据说话的标准体检表。 ”
于是,张冀湘建议研发演习评估系统,让“数字裁判”筑起实战门槛。
一次演练,红方指挥员下令:“预备队10分钟内投入战场。”不料,被导演部当场否决,理由是:卫星定位系统显示,红方预备队远在30公里外,10分钟不可能赶到。演习战至残局,红方呼叫火力覆盖,张冀湘又亮起“红牌”:“评估系统显示:你部炮兵分队弹药库存为零,无法实施火力打击。”
2007年,军委、总部把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定为我军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张冀湘与他的科研团队仅用15个月,就研发出“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组建了全军第一支专职复杂电磁模拟和监测的环境构设大队。
这年,“砺兵-2008”实兵对抗演习在基地打响,来自36个国家的110多名军事观察员观战。战斗打响,张冀湘下令实施电磁干扰。顿时,电磁风暴席卷演兵场,红方电台通信被阻塞,坦克和炮兵接收不到目标坐标,指挥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方装甲集群溜走……
“我们施加的仅仅是轻度、中度电磁干扰,假如施以重度干扰,甚至能摧毁你们用频装备的电子元件。”张冀湘的介绍,让红方指挥员如坐针毡,忧患意识陡增:“我们输在今天的基地,但绝不能败在明天的战场!”
演习结束,一则消息被世界媒体广为转载:中国军队首个陆军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第一次成功用于实战砺兵!
15年砺兵沙场,他身在大漠,心在大漠,梦也在大漠
今年8月,干渴的朱日和荒原下了一场透雨,牧草疯长,羊群撒欢。
“这个地方就是这样,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发芽。”张冀湘说。
其实,张冀湘说的也是他自己——他赶上了基地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机遇难得,那就尽情发挥聪明才智。这些年,张冀湘创意源源不断。他研制了“单兵作战训练感知系统”,士兵身上戴上感应器,导调人员就能知道士兵是卧倒还是奔跑、跳跃。
他的眼睛,始终盯着世界。2010年,张冀湘出国访问,参观了某国国家训练基地,大开眼界:“人家也是用激光模拟火炮,但建筑物里有机关,一炮打过去,灯光全熄,门窗哗哗颤动,像真的中弹一样!”
回国后,他开始采取新技术改进演习环境。又是一次演习,某旅担负穿插任务,途中遭遇雷场,发现地雷不再是以往用小土堆代替的“示意雷”,而是埋在地下与真雷一样的“数字雷”,必须用探雷器才能发现,排除与否,导演部的电脑上均有显示。
研制靶标系统,张冀湘提出一个理念:“靶标就是假设敌,靶子有多先进,对手就有多厉害。”
张冀湘的想法超凡脱俗,常常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一次,一位将军半信半疑地问他:“你说模拟系统那么厉害,不是吹牛吧?你能模拟新四军七战七捷吗?能模拟孟良崮战役吗?能模拟上甘岭战役吗? ”
张冀湘笑着说:“可以。如果您愿意,甚至能模拟冷兵器时代的近战搏杀,能模拟帆船时代的大海战,只要将作战过程分解成能让计算机理解的位置、时间、部队属性、方向和任务就行。”
将军凝神细想,点点头,也笑了……
15年守在偏僻北疆大漠,张冀湘却一点不“OUT”。记者发现,他散步时戴的手表上有卫星定位装置,可以精确计算步行距离。他宿舍的茶几上,放着两台平板电脑。
然而,这些新潮数码产品对于张冀湘来说,有更多的实际用途。手表上有卫星定位装置,在茫茫戈壁滩上考察战场不会迷路。受到平板电脑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启发,他设计出单兵携带的“腕带调理终端”。
身在大漠,心在大漠,梦也在大漠。看了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张冀湘又在考虑“3D视景”技术在电子沙盘中的应用……
15年过去,张冀湘带的研究生,有的当了师长。可是,他的职务没有变动。2004年,他曾有一次提升的机会。谈及此事,他不无遗憾:“话也谈了,表也填了,同事们都给我摆酒庆贺了,但是下命令时,却不是我。”随着任职最高年限来临,组织决定他由副司令员改任高级工程师,仍是基地常委。
说到这里,张冀湘呵呵一笑:“首长知道我擅长什么,这是知人善任。”
一次,一位领导到基地组织座谈,让大家讲困难。张冀湘没有说自己差点因为肠梗阻丢了命,没有说自己心脏里放了两个支架,也没有说父母病逝自己都不在身边,只提了一个要求:“家里实在照顾不上,首长,你在北京,能不能帮我女儿介绍个好对象啊?”
这名领导回京后,打电话问张冀湘女儿身高多少,居然把张冀湘问住了:“我还真不知道!”这名领导“臭”了他半天,开大会都讲:“张冀湘演习数据塞了一脑袋,谁也问不倒,却连女儿身高都不知道!”
会场上,没有人笑,人人肃然起敬!
左上图:张冀湘(左)在导调演习。
本报特约记者 张坤平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