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日本《外交家》杂志网站9月12日发表肯塔基大学派特森外交及国际贸易学院助理教授罗伯特·法利(Robert Farley)的文章称,解放军海军最终将其翻新航母命名为“辽宁”号,以此表达对辽宁省主持该航母整修工作的敬意。不久前,中国前驻俄罗斯陆海空军武官、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少将在《环球》杂志上发表文章中指出,中国需要建造5艘航母,来确保护其海上安全。
不过,法利认为,面对印度即将接收其翻新后的苏联时期航母并计划在下个十年初拥有3艘航母,日本海上自卫队运行着2艘与航母类似的“直升机驱逐舰”,以及美国海军操控11个航母舰队和其他9艘轻型航母(两栖攻击舰)的情况,中国建造5艘航母的意义并不大,而且就算拥有12艘或许都不够。
文章称,9月10日的相关报道显示,解放军海军最终决定了其翻新航母的名字。虽然外界猜测该航母可能会被命名为“北京”、“毛泽东”或者“施琅”号,但解放军海军采取的相对传统的命名策略——将这艘翻新的苏联时期航母命名为“辽宁”号,以此表达对辽宁省主持该航母整修工作的敬意。
大多数分析家都认为中国将继续建造其他航母,但中国不透明的国防规划并未透露解放军海军计划运行几艘航母。不过,近来中国前驻俄罗斯陆海空军武官、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少将在《环球》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中国需要建造多达五艘航母,来确保护其海上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海军航母战斗群将会进入海洋正变得越来越拥挤。印度很快便会接收其翻新后的苏联时期航母,而且还计划在下个十年初拥有3艘航母。日本海上自卫队运行着2艘与航母类似的“直升机驱逐舰”。美国海军操控着11个航母舰队,以及其他9艘轻型航母(两栖攻击舰)。
这种东亚地区航母数量增加的情况,使得王海运少将所做的静态分析出现了问题。而如果不能良好地估计潜在敌人的能力,那么就很难了解相应的作战需求。因此,虽然有关海上利益的静态分析(如北海和南海舰队各需要一艘现役航母)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中国、印度、日本与美国很可能会从战略上、动态地考虑各自部队的需要。换言之,也就是要想确实了解中国的海上需求,就必须估计印度、日本和美国的海军力量,以及这些国家将会如此应对中国的扩张。
实际上,美国国内已经出现了围绕美国海军当前规模的类似静态讨论。虽然对比美海军在1917年与2012年的战力是有益或实用的,但这仍需在一定背景下进行。比如,1917年时,美国海军只14艘现代无畏战列舰,落后于英国皇家海军(拥有41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及德意志帝国海军(拥有25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也就是说,1917年的美国海军不如这两个全球竞争者,但是2012年的美国海军则远远优于任何竞争者。
不过,显然动态与对比分析也存在自身的风险。随着中国和印度的航母列装,竞争动态或许会继续下去,致使他们进一步想要增强海上力量。在这点上存在一个明显事例,即一战前和一战期间,英国、德国以及其他国家曾围绕无畏战列舰展开竞争。鉴于国家威望能够轻易使他们进行海军采购,因此出现海上军备竞赛的可能性很大。
一战后,这些海上大国指定了他们可能建造舰船的数量、大小以及攻击力的限制。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它是美、英、 法、意、日五个海军强国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或许没能阻止战争,但它确实表明人们准确地意识到了军事力量的相对性本质。
文章称,从中国地区及全球竞争者的力量来看,五艘航母的意义并不大。甚至,如果中国了解了其竞争者和扩大的威胁环境,那么就算拥有12艘航母或许都不够。(编译:春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