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刊称中国在南海毫不妥协使冲突风险大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7日 14:12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6月25日文章,原题:鱼的故事 在陷入争议的斯卡伯勒浅滩(即中国黄岩岛——编者注),恶劣天气是好消息。台风“古超”迫使已持续两个月的中菲船只对峙暂时偃旗息鼓。这似乎是一场关乎海军实力、石油资源和中国崛起的对决,但该事件其实只与一样东西有关:鱼。

  这可以被视为普通渔业纠纷如何将整个地区拖入危机的教训。尽管南海潜在的丰富能源蕴藏量吸引人们的视线,但渔业已成为冲突爆发的更大潜在驱动力。海洋是菲律宾和越南等国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产品消费国和出口国。过度捕捞使东南亚沿海的渔业资源持续匮乏。

  这使得干扰捕捞、没收渔具和逮捕及虐待渔民的情况愈演愈烈。该地区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的单方面休渔令使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令人不安的是,宣称主权也使更多民事巡逻获得合法理由——加大了和渔船发生纠纷的可能性。当船只在夜幕中颠簸前行之际,与日俱增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但限制了各国政府解决争端的能力,还为未来埋下隐患。

  中国毫不妥协的做法使该地区冲突风险大增。中国沿海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渔民深入争议水域多打鱼并宣誓主权。与此同时,中国多个民事执法机构都在提升船只质量和数量以争取经费并突出自己的地位。

  当然,北京还有其他动机。与黄岩岛类似的事件可以使中国通过派遣民事执法船的方式捍卫领土主张,这就是中国政策界人士谈及的“黄岩岛模式”。这种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中国正讨论如何在其他争议海域确保执法船加大常态化存在的做法。

  随着渔场日益成为南海潜在主权争端的前沿阵地,相关主权声索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将资源竞争与领土主张区别开。既然这样,何不从渔业纠纷做起?声索国在保护渔业资源方面达成协议,将有助于确保所有人都有鱼可捞,并降低未来冲突的风险。▲(作者史蒂芬妮·克莱恩-阿尔布兰特,王会聪译)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