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历者回忆97年中菲黄岩岛事件:看着敌机俯冲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3日 11:41  现代快报
2007年的那次远征行动中,队员们正用小艇把木材从母船上送往黄岩岛,准备搭建平台 2007年的那次远征行动中,队员们正用小艇把木材从母船上送往黄岩岛,准备搭建平台
队员们就是要在这样的礁石上搭设平台、发射无线电信号 队员们就是要在这样的礁石上搭设平台、发射无线电信号
2号礁面积最大,最适合搭建发射平台 本组图片由陈方提供 2号礁面积最大,最适合搭建发射平台 本组图片由陈方提供

  现代快报上一次采访陈方,是在2009年3月,那时菲律宾正试图通过立法,将黄岩岛列入“菲律宾所属岛屿”。3年后的今天再访他,上月开始的黄岩岛事件仍未降温。

  “黄岩岛的事情上面,我们绝不能让步,这是原则问题。”从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的时间里,江苏省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秘书长陈方两度登岛,一共在岛上作业13天,在黄岩岛上,陈方经历了台风的考验,也曾眼睁睁看着菲律宾战机俯冲而下,但更多的,则是宣示主权的兴奋和骄傲。对于他来说,对于黄岩岛的关注并不仅限于爱国情结,更是一种情感上的牵挂和羁绊。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出发,出发

  向着神秘的黄岩岛

  1949年出生的陈方已经年逾花甲,从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的时间里,他曾两次坐几十个小时的舰船或渔船、忍受着晕船带来的剧烈呕吐,与“黄岩岛DX远征”团队的其他成员到达位于南海的黄岩岛,向全世界发出代表中国的无线电波。

  所谓“DX远征”,英文为“DX-pedition”,是无线电爱好者把远程通信的无线电缩写“DX”和单词“expedition”组合而成的,指的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了远距离通信活动,来到一个业余电台十分稀少的地方进行操作,简称为“DX远征”。

  在国际业余无线电组织到达以前,黄岩岛连电台呼号都没有,更谈不上在那里发布无线电信号。为了取得国际认可的电台呼号,中国的无线电爱好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努力。陈方的哥哥陈平,时任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正是几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他参加了1994年、1995年、2007年共3次的远征行动。

  黄岩岛距广州800多公里,是一片由珊瑚礁构成的环礁,大致为直角三角形的形状。陈平在1999年写的一篇回忆黄岩岛的文章中,曾记录下这样的文字,“每年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风平浪静的海水清澈、浅蓝、透明,水底彩色珊瑚在明朗的阳光下清晰可见,突起的礁盘四周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环形水下屏障,海水冲击向上翻腾,拍出一线延绵十公里的白浪,十分美丽。”陈方在回忆自己参加过的两次远征活动时,眼中也不经意地透出无限向往,“风平浪静时,美得让人窒息。”

  不过“温柔”以外,黄岩岛还是会时不时地展示出自己“面目狰狞”的一面。

  6月到9月,是台风季节。陈平参与的1994年第一次远征,便是6月中进行的,那情景让他始终记忆尤深。“当时弱台风刚刚过去,海面一片黑色,两米来高的浊浪横向扑过来,就像铁墙倒塌一般……黑色的排浪不断把船抛向浪尖,又摔入深谷。电台、桌椅、岛上使用的天线,连同远征队员一起,不断从房间一侧滚到另一侧,多数人都呕吐得翻肠倒肚……”

  “BS7H”呼号

  来自黄岩岛,来自中国

  情势如此险恶,陈平他们为什么还是要执意登岛?弟弟陈方倒是立即给出了答案,“搞业余无线电的都是‘疯子’嘛,”他笑着说,“说白了,都是出于对业余无线电的热爱,为了实现和世界各‘DXCC实体’的联络。”陈方介绍,在世界无线电业余爱好者界,有一个大家认为最公正的“游戏”“DXCC”。“DXCC”指的是“联络百个远距离电台俱乐部证书”,也就是说,如果能联络到100个“DXCC前缀表”中的国家和地区的业余电台,便有可能获得该证书。该证书由美国无线电转播联盟颁发,在业余无线电界影响最大。

  如同集邮一般,世界无线电业余爱好者迫切地想与来自“DXCC表”中的每一个地点进行无线电联络,或者亲自到那些人迹罕至的“DXCC实体”去操作业余电台。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没有进行过业余电台远征活动的岛屿已经所剩无几,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的黄岩岛,便是其中之一。在“世界DX联络期望值排名”中,黄岩岛始终高居前三名。多年来,全世界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一直翘首期盼,希望哪天能听到来自黄岩岛的无线电通话;而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中的中外探险家们,也早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经过我国有关部门批准,1994年,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建了“国际联合DX远征队”,陈平作为其中唯一的中国队员,参与到了为黄岩岛争取“DXCC呼号”的第一次远征行动中。可是,由于当时为电台架设平台的四条腿没有支在干地上,而是插在离岛石一米远的海水中,不算陆上操作,国际组织认为不能以此为证将黄岩岛列入“DXCC实体”。

  陈平他们吸取教训,于1995年启动了第二次远征。这次远征结束后,陈平即刻赶往美国,在DX会议上首先强调了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然后就黄岩岛为什么应该被认定为“DXCC实体”进行了陈述,终于说服了在会的各国人士、承认了黄岩岛的“DXCC实体”。自此,黄岩岛终于拥有了一个被国际承认的无线呼号“BS7H”,“B”代表中国电台,“S”代表南海诸岛,“7”代表其行政归属海南省在我国第7区,“H”代表黄岩岛。这一呼号的取得,意义重大从此以后,只要“BS7H”呼号在空中出现,全世界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们便能一眼看出,它来自黄岩岛,来自中国。

  在岛上时

  看着菲律宾战机冲过来

  黄岩岛的呼号通过国际认可后,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经过国家体委和外交部的批准,组织了第三次黄岩岛远征活动,日期被定在了1997年的“五一”。国家海洋局特意派出中国海监72、74号两搜科学考察船,运送和接应队员。这次,从小热爱无线电、长大又受到哥哥影响而深迷上无线电运动的陈方,毅然参与了远征队伍,与他同去的,还有十几名中外爱好者,南京三中的物理老师王龙也是其中之一。

  从广州出发后,经历了30多个小时的航程,船只终于到达黄岩岛附近海面。第二天天刚亮,队员们便准备乘坐小艇到岛上搭建平台,但不想却在此时迎来了与菲律宾军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艘菲律宾炮舰悄然停泊在他们的海监72号附近。

  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都从舰船上放下了小艇。远征队员们按原计划乘着小艇到黄岩岛礁上去搭建操作平台。

  不过,海监船上的海员和远征队员们刚开始在岛礁上工作,头顶就传来了刺耳的呼啸声,陈方看见,两架飞机正向远处的74号船俯冲而去;然后掉头,又向72号船及正在搭建平台的3个岛礁做俯冲飞行。

  有那么一刹间,飞机与队员们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双方都能清楚地看清对方的面貌,气流几乎掀翻队员头顶的草帽。“第一次见到这种架势,心中难免紧张起来。”但随后而来的两架F5战斗机的再次呼啸俯冲,则让在场的中国人心中多了些义愤填膺。他们全然没有理会战斗机的一遍遍威慑,继续埋头工作。

  不过,菲律宾军方却没有就此止步。5月1日凌晨,一艘灰色菲律宾护卫舰悄然出现在离队员们三四百米的海面上,一天内,军舰的数量增至5艘。从上午开始,就有一些军人乘着橡皮艇,或干脆游到远征队员搭建的平台下方,一边查问队员们是不是军人,一边试图上岛,遭到中国队员的拒绝,“我说岛礁很小,你上来会很危险。”王龙说。与陈方一样,王龙也是南京人,目前是南京三中的物理老师。遇见菲律宾军人时,他正在3号岛礁进行无线电联络。当时海水很浅,一名菲律宾军人朝王

  龙走去,一只脚踩在礁石上,试图登上来。“我告诉他,你不可以上来。”王龙回忆说,“我可以让他一只脚踩着礁石,但我绝不容忍他两只脚都站上礁石,这是原则问题。”虽然菲律宾军舰如魅影相随,却也未敢有更大的动作。

  同时,中国队员们通过电台得知,我国外交部已经就菲律宾干扰我国组织的民间活动提出了严正交涉。这几天的对峙让陈方感触深刻,临走时,他和其他队员分别来到3个比较大的岛礁上,举着国旗合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愿祖国更强大,我们的每一寸领土都不容侵犯!”

  “BS7H”呼叫

  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1997年的远征是极其成功的,在72小时的时间内,队员们共联络到6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00多个电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31)
分享到:
  相关专题:这是我们的黄岩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黄岩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