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边海防部队配发北斗导航装备5000余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0日 16:5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战术协同训练。潘腾达摄 战术协同训练。潘腾达摄

  《军事周刊》推出的“边海防纪行系列”,至今已出8期。这组报道受到部队官兵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也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反响。本期刊登记者专访,由国防大学教授,边海防问题专家张利华、欧阳维论述边海防建设的相关问题,以作这一系列报道的小结。

  【镜头一】

  2011年春日里的一天,驻南沙群岛赤瓜礁的何志春指导员掏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在内地看来寻常的一幕,对于南沙守礁官兵来说,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记者: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遵循陆海并重、科技强边、重点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我国边海防建设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哪里?

  张利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体系建设,管控能力增强。加强力量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军队和公安边防部队为骨干,涉边涉海部门协调配合,沿边沿海民兵预备役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边海防管控力量体系。加强装备体系建设,边海防部队装备器材不断更新。如今,边海防执勤逐步实现了由徒步、骑马向乘车、乘艇转变。二是实施信息管控,执勤水平提升。目前,为边海防部队配发了北斗导航装备5000余台。边防连队配备了集短波通信、卫星导航、动态监控功能于一体的新式巡逻车、巡逻艇(船),巡逻执勤的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边海防地区铺设边防光缆3万余公里,边防连以上单位和70%的哨所、海防团以上单位和74%的海防营连接通光缆。全国边境沿海重点地区100%实现监控系统覆盖。边海防团以上单位和大部分边海防连队开通了电话交换网、军事综合信息网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200余个视频监控中心、700余个视频监控站以及数千个“电子眼”环布在祖国边海防线上,执勤官兵“足不出户”便可对边防一线的情况了如指掌。目前,全军边海防部队85%的一线连队解决了行路、吃水、洗澡、住房、照明、吃菜、就医等老大难问题。

  【镜头二】

  西南边陲,戍守在澜沧江畔的成都军区某团,一名战士穿梭在丛林中,又渴又饿。一名战士说:“排长,少几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反正也不可能绝对准确。”排长说:“信息化条件下,一个数据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记者:边海防是军事的前沿与窗口,在军事斗争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它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欧阳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我国边海防面临的安全形势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种矛盾和利益交汇于边海防地区,使边海防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大国的战略调整,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资源争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跨国犯罪等多种安全问题在边海防地区反映更为突出。二是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使边海防地区成为日趋活跃的战略区域。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边海防地区像国家的皮肤,产生了与邻国和相邻地区在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安全领域的大量互动。这些由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互动与传统安全并存,使边海防的防卫与管理功能并存。三是保持海防的安全和稳定是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逐步走出封闭状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等各个方面向国际社会全面开放,获得了空前繁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利益已涉及全球大陆与海洋,对海防安全、海上通道安全和海洋秩序更为依赖。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维护全球海洋空间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四是安全环境的变化导致边海防使命任务的多样化、综合化。边海防地区既面临传统安全威胁,也面临日益上升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家间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仍然存在,传统安全隐患不能排除。在边海防地区,恐怖活动、跨国有组织犯罪、海盗活动、海洋资源和渔业争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潜在的核生化扩散、严重传染疾病、难民问题等威胁将频繁出现,成为对国家处理边海防安全事务的常态化挑战。

  【镜头三】

  南沙守礁官兵,现在可以看到74套清晰的卫星数字电视节目,可以上网看到当天报纸的网络版,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全军边海防部队,政工网入连队、进班排。

  记者:面对极其特殊的任务和自然、人文环境,为增强边海防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推进边海防军事文化建设?

  张利华:边海防部队一年四季生活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他们精神、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凸显,更加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是夯实“忠诚文化”建设。当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官兵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态领域和隐蔽战线斗争极为复杂的形势,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用主流文化建边育人,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守边固防的思想根基。二是突出“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增强吸引力。要着眼时代发展、突出风土人情、挖掘民族特色、符合官兵需求,深入探索冰雪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森林文化和海岛文化建设。三是强调“安全文化”建设。坚持用安全精神文化教育人,安全制度文化约束人,安全环境文化熏陶人,安全行为文化历练人,使官兵在安全文化的教育启迪、激励导向中打牢安全理念、强化安全意识,为边海防部队安全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四是创新“网络文化”建设。应跨越文化“数字鸿沟”,抢占信息网络新高地,发展网络文化新形态,加强网络功能的开发利用,充实网上资源,丰富网上栏目,把网络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学习成才的好课堂、思想交锋的新战场、文化娱乐的俱乐部。

  【镜头四】

  中哈边境新欧亚大陆桥国门口岸、云南西双版纳界碑前巡逻的边防官兵、沿海岛屿海防连队戍守的礁岩岸线……祖国万里边疆的官兵执勤实况一一显示在荧屏。从遨游在太空的遥感卫星发来的照片上,边疆一山一水清晰可见。

  记者:这些年,我国边海防斗争赢得国人称赞,边海防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未来在边海防理念、边海防力量行动能力建设上,需要有哪些新思维、新拓展?如何进一步推进边海防建设?

  张利华:在守边固防理念上,向政治安边、富民兴边、军事强边、外交睦边、科技控边、合力治边“六位一体”转变;在边境维稳理念上,由军事手段为主向谈判、协商和法理斗争为主转变;在边境管控理念上,由单一管控向实时管控、动态管控、立体管控的信息化模式转变。应提高边海防力量的“三种能力”。一是侦察预警能力。重点建设耳聪目明的边海防预警系统、四通八达的边海防信息网络平台、轻便精良的边海防作战执勤装备。二是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指挥控制、信息处理、数据查询功能一体的军警民联防指挥控制系统,力争发现情况快、指挥决策快、部队机动快、完成部署快、处置行动快、各种保障快。三是一体化行动能力。目前,边海防值班、执勤、管控队伍多,应整合各行各业各种力量和军警民力量,保证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欧阳维:边海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加强党对边海防建设和管理的领导,逐步完善边海防决策机制,在处理和解决重大边海防事务中实施及时的科学决策。二是注重对边海防建设的战略筹划,把边海防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全局和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正确发挥边海防地区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在涉内事务中发挥好地方政府的作用,在涉外事务特别是安全事务中坚持国家领导的原则。四是充分发挥各级边海防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成为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边海防工作的授权机构和决策咨询部门。

  链接

  我国边海防概况

  我国是一个背靠大陆,面向海洋,陆海兼备的国家,有960万余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约22.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在与领海相连的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海域之中,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属于中国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我国的管辖海域。我国与14个陆地邻国,8个海上邻国,有着2.2万余公里的陆地边界,1.8万余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万余公里的岛屿岸线,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界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因此,如何防卫和管理好国家的陆地边界、领海、管辖海域和领空,是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敌入侵,维护边境地区和海洋权益,保持边海防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战略任务,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边海防历来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隋唐时期建立了政治、经济、军事一体的边防制度,对近代中国边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继承了“中华一体”的疆域观,着眼于平定边疆和对外防御,曾提出“塞防与海防并举”、“海防之要,以守为体,以战为用”的指导思想,采取屯田、移民实边、驻防、修路、筑城、建碉等一系列边防活动,建立了陆地边防体系。后期重视了炮台和战船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新式炮台、火炮、战船、水雷、重要海口岸防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的海防体系。民国时期,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边防建设的计划、规划,与周边列强进行博弈周旋。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历史,百废待举的现实和几乎与所有邻国存在领土争议的安全环境,国家着眼“备边足戎”,大力加强了边防军事建设,相继建立了边防部队、海军和空军,提高了各级政府管边控海的能力,形成了军、警、民联防联管的力量体系。在几十年复杂尖锐的国际斗争环境下,国家逐步建立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陆地边防和海防领导管理体制,通过几代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艰苦努力和卓有成效的边海防斗争、建设和管理,保持了边海防地区的安全稳定,捍卫了国家利益。(苏银成)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斗系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