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知名智库“传统基金会”网站1月18日报道:2011年12月27日,中国第三次发布了空间活动白皮书。“2011年中国太空活动”的发布似乎建立了每隔五年发布空间活动白皮书的固定模式(前两次发布分别是在2000年和2006年)。
白皮书的内容
在白皮书中,中国国务院指出,中国空间计划的目的不仅包括扩展对地球的认识,促进人类文明(这也与许多空间力量的国家目标一致),同样包括:
1、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
2、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在详细阐述了中国空间计划自2006年以来的进展以后,白皮书列出了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它们是:
1、新航天运输器,不仅包括重型长征5号,还包括长征6号,长征7号;
2、一系列新的人造地球卫星,包括新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以及对目前北斗导航系统的扩展,同时
3、改善通信、跟踪和指挥(TT&C)能力,完成海南岛新发射场的建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不仅重申了在月球探测工程中不间断的努力(包括试样采集);而且特别指出,“中国将在登月初步计划上进行研究”。这是在这种较高层次上,针对这一目标提出的首个明确的官方声明,也反应出了对这一愿景的大力支持。
白皮书符合中国的空间计划,有助于中国科技基础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研发,增强了“它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白皮书指出将“加强航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例如,对工业和理论航天技术更深力度的支持,包括“保证持续和稳定的航天活动经费投入”。考虑到中国的航天工业全是国有企业,这或许意味着融资渠道不是问题。
同时,白皮书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进行了回顾,并以此作结。在文章末尾,白皮书指出,未来5年北京将对加入国际空间社区进行科学研究很有兴趣;开发更好的卫星应用;加强对地设备的研发,包括TT&C能力;更多的商业活动,包括进出口卫星整星以及相关的地面设备;同时“将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上进行技术合作”。
中国空间计划的关键因素
中国空间计划的一些关键特性在白皮书中非常明显。它折射出太空计划不间断的大量资源投入,同时也反映了北京乐意在基础科学和具有影响力项目上进行投资。因此白出书指出,中国不仅将研制多太空实验室,同样也将研制“暗物质探测卫星”。事实上,这些列出的计划表明了中国在太空计划领域的极大兴趣,进而可与美国或欧洲国家竞争并超越亚洲国家。
出现在白皮书中的类似项目,以及对登月计划的研究同样表明,中国高层领导在航天优先上的一致性。白皮书规定了下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的纲领性目标,同时,它们已经在中国主要的决策者和政治幕僚中达成一致。
白皮书中的这些项目同样表明,聚焦于中国航天成就之中的国家安全观变得日益明晰。它的一个主要目标,例如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即是“稳定的、全天候、全天时、多光谱、不同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一部分。因为之前,在形成这种能力方面有所推迟,中国目前看上去好像正在专注于侦察卫星网络的开发。
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的航天计划
追求类似系统的决心显示了,中国在太空军事作用方面的巨大兴趣。然而,国家安全仅在白皮书中简要提及(并未提到2007年的反卫星武器试验);这毫无疑问是中国规划这的一个关键考虑点。
中国的军事作品都很注重在太空及网络空间与传统的陆地、海洋和空中作战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从其对近期国际冲突分析中学到的经验教训,所有这一切都指出了太空系统的重要性。此外,建立太空优势或空间控制的能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时期具有历史意义任务”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由中国领导人在2004年提出,以许多任务对军队进行考核,包括:保卫中国在整个潜在冲突地区的国家利益,外太空和网络空间。
近期,对“具有历史意义的使命”的讨论指出,某些技术领域包括航空,将在解放军的现代化成就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新世纪军队具有历史意义使命的新阶段”,中国领导人在七月谈到了在战斗力形成上的加速转变;并指出这是目前的主线。
这一主题一直被众多中国军官重申,最近也经常被解放军全军军备工作委员会提到,其代表在12月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委员会广泛汇报了中国现时面临的压力,指出目前的任务就是借助十一五规划的成就,推进武器和装备结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军队在十一五期间的航天成就包括:反卫星武器试验;2010年1月的外太空导弹防御试验;以及众多卫星的发射。因此在未来五年,很可能看到中国军队在相关航天能力上的巨大进步。许多项目都列在了航天白皮书中,例如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用于“接收、处理、分配和应用卫星数据”航天设施的改进,以及“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系统”的构建,为潜在的优先级提供了一些线索。
建议美国应该
1、现代化美国空间能力:具有远征角色的美国,需要可在远远超中国能力的西太平洋进行操作的空间系统。因此,无论它是否位于侦察和监视平台上,以及在天气监测系统,或定位、导航与时间阵列中,美国保持它的领先地位尤为重要。这包括确保即使在“高度复杂的电磁场环境中”,其系统也能运作;例如在面临敌方干扰和网络攻击时。
2、改进美国的空间态势感知。空间威慑主要的一种因素是这样一种能力:将针对美国太空系统的任何攻击归为特定的玩家和来源。然而,这不必是单一的美国政府的任务。联合空间运行中心的创建以及就空间台式感知,改进与商业空间社区交互作用所做的努力应该受到鼓励。
3、在空间合作与交互中应小心谨慎。中国方面注重本土研发,与他们的“自主创新”相呼应;表明北京将更加聚焦政治而非预算的责任分担。它同样表明,中国将追求技术“合作”,偏重于参股合资航空企业。例如要求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并给与技术转化优惠政策。同等重要的是,对中国在创建新的国际机制或行为规范法律战方面的兴趣应加以小心,因为北京很可能通过这些来限制美国对潜在空间冲突所做的准备。协作需要符合双方利益,而不是只顾中国国有公司的利益,同时不应为中国未来的法律战提供便利。
不能忽略空间
对美国而言,满足它在太平洋地区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有大量的海军,同样需要很强的航空力量。中国航天白皮书明确表明,它将抱定决心向太空进发;美国不应忽略其中含义。(斯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