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外交官”网站7月4日报道,过去的一周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周。在这一周里,中国的许多先进机型露面;同时还提及了中国的战机研发人员。
日媒文章开始谈到一种采用连翼起动结构大型无人机的照片,该无人机的照片拍摄于成都。美国分析专家认为,中国的这种新型无人机巡航高度达6万英尺(约合1.8万米),雷达监控范围达300英里(约合480千米)。而且,如果使用了适当的复合材料,还可能具有低雷达反射性能;这些性能足可以使它担当中国反舰导弹的定位节点。
日媒文章称,就在几天前,日本防务省公布了中国一种小型无人机的照片;这可能是中国第一种用于作战的无人机。该无人机长约12英尺,是日本在解放军海军进行每年的太平洋巡航训练期间发现的;当时,它正飞过一艘中国军舰。
日媒文章称,目前,中国正作为航空大国快速崛起,背后有着众多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
日媒提到,中国航空杰出的研发人员杨伟工作经历反映了早期的奋斗经历,并加速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成功。1998年,在歼-10原型机的燃油系统设计失败之后,设计人员被迫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杨伟的工作在这时出现了意外的转折。歼-10的研发进展也促进了“枭龙”战机的研发,反之亦然——该文章称之为“平行模式研发”。这种模式现在在中国军用航空工业随处可见,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战机和无人机处于测试阶段。
日媒文章认为,发动机是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最后瓶颈;中国的目标是能够在不依靠外国帮助的情况下生产先进战机。用原文中的话表示就是,“打破外国的技术封锁”。尽管在基础设计上有不小的进步,中国的国产战机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提供的发动机。当中国能够可靠的生产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时,那将是比任何新型无人机,或者培养出任何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