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武汉“水泥航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5日 10:4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揭秘武汉“水泥航母”

  不论是作为直升机起降平台还是用来发电、制造淡水或者在舰上实施医疗救治,航母都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作用。相关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如果使用航母执行这些任务将有助于树立大国威信和良好的国际形象

  《望东方周刊》记者钱亚平 | 上海报道

  2011年2月初,湖北武汉“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新区的一座特殊建筑再次引起外媒关注。

  英国《每日电讯报》、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等媒体纷纷刊登消息称,这座外形酷似航空母舰的水泥建筑,拥有与“瓦良格”号中型航母几乎完全相同的起降跑道和舰桥。外媒据此猜测,它可能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地面模拟训练中心。

  从中国正在制造航空母舰,到中国开始建设航母起降培训基地,围绕中国航空母舰出炉的猜想又一次“甚嚣尘上”。

  这些猜测并未获得任何权威渠道的证实,本刊记者致电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时,对方工作人员也以“涉密”为由谢绝了采访要求。

  然而,黄家湖畔这座“水泥航母”依旧不断引起外界关注,除了西方媒体的普遍臆测,中国军事迷们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不断有军事迷试图靠近甚至偷拍这一庞然大物,但都无功而返。神秘,似乎加重了世人的航母猜想。

  一组偷拍的照片

  如果不是2009年10月美国《航空周刊》官方网站的一篇文章,人们很难把一座堂而皇之地坐落在黄家湖畔、国道边的建筑,与中国未来航母的起降培训基地联系到一起。

  这篇题为“中国突现航母”的文章配发了3张据说源自中国大陆网站的图片,照片主角均是舰船设计研究中心新区的“水泥航母”。

  美媒依据照片猜测,一座航空母舰的主要上层建筑正在建设当中,这一建筑的大型楼顶平台,能够当做战机和直升机起降训练的甲板使用。

  彼时正在建设之中的“水泥航母”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几天后,某媒体记者偷拍到了另一组照片,照片中,这个与真实航母几乎完全一致的建筑正在进行装饰,建筑顶部停放着两架被包裹的飞机,但看不清是实物还是模型。

  他在网上说,远远望去,“水泥航母”明显用于办公用途,地上两层为水泥结构办公楼,部分已经启用。

  这组照片随后在网上迅速流传,并不断被西方媒体拿出来炒作。

  日本《朝日新闻》发文指出,“水泥航母”从2008年开始建设,全长大约300米,与即将担当训练任务的“瓦良格”号航母属同一型号。“航母模型”上装配了雷达和电子设备,准备在设计过程中用来进行电波和通讯信号的调试试验,甲板上还装配了俄制苏-33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模型。

  日本方面还推断,正在建造中的航母很可能与“瓦良格”号在性能与级别等方面一样。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创办人平可夫随后表示,这点已得到乌克兰以及中国造船工业界内部的证实。

  美国“防务谈话”网站则认为,武汉“水泥航母”的建成,以及“歼-15”完成首飞,可能暗示中国航母的发展速度远超出外界估计,即已从概念设计阶段进入工程设计的最后阶段,而航母的配套子系统更是进入实际测试阶段。

  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的报道称,这个“混合了普通办公楼与大型航母上层设施的复合体”虽然无法移动,但是完全可用于培训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以及测试舰载机的起降性能。

  一位接受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则否认了西方的猜测,他认为,从媒体公布的照片来看,该“航母模型”地上两层为水泥结构建筑,应该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办公楼,其水泥楼顶并不适合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

  这些说法均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证实。

  在这位记者偷拍照片之后,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迅速加强了安保措施。

  这位记者也向本刊记者证实,因为涉及保密单位,照片流传出去后他曾受到一定压力,“现在已经没事了。”

  这些照片自然引起诸多军事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不断有人前去一探究竟。“我们以为,这是个公开的参观场所。”一位曾参与“航母探寻之旅”的网友告诉本刊记者。但最后他被安保人员发现并受到严格盘查。

  今年年初,又有经过国道的网友试图拍下“水泥航母”,同样也被制止。

  严格的安保措施,似乎更让人多了几分猜测。

  航母测试平台?

  在距离海洋600多公里的武汉而不是在沿海城市建造一座“水泥航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实际上,建造陆地航母在美国早有先例。

  美国海军曾在新泽西州穆尔斯敦修建了一座“麦田里的巡洋舰”,这座停泊在麦田里的水泥“巡洋舰”曾用来测试“宙斯盾”防空系统,为之后“宙斯盾”上舰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国,建造陆地航母也非武汉首创。数年前,上海郊区一座酷似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水泥建筑,也曾引起外媒的很多遐想。

  但不少军事爱好者和一些西方媒体仍相信,武汉的航母模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办公楼,它极可能是类似乌克兰“尼特卡”海军试飞中心那样的全套舰载机训练模拟设施,用于培训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以及测试舰载机的起降性能。

  英国《简氏世界舰船》编辑斯蒂芬·桑德斯猜测,它很可能是被用于训练航母起降甲板上的指挥人员以及制定舰载战机的停飞秩序。

  上述观点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许多人依据“陆地航母”的外观认为,建造者的用意是搭建一个航母测试平台。日本《朝日新闻》就分析称,“陆地航母”主要是为基本布局设计和电磁信号测试提供实体平台,并不能用来进行真实的舰载机起降训练。因为其甲板与舰岛一样是用水泥浇筑的,并没有铺设强化钢板,所以不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朝日新闻》引述中国军方有关人士的话称,由于武汉“水泥航母”不能对所有子系统进行测试,因此中国可能在其他地方建有类似测试平台,以便对航母将要采用的声呐、动力、舰载武器等进行全面测试。

  此前亦有媒体报道,中国正在建造两座用于训练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地面系统,分别位于辽宁和陕西。

  《汉和防务评论》则认为,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唯一的大型水面舰艇设计单位,很可能承担起中国未来航母的主要设计工作。因此,它所建造的航母建筑,最有可能用来实地验证航母设计的诸多技术问题,如航母基本布局、舰载机尺寸测量、航母内部布线、机库大小设置、舰载武器布置、雷达电子设备测试等。

  但平可夫也指出,这一明显复制“瓦良格”号的设计说明中国设计师对外部世界的舰船研究甚少。“这种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设计的航母,就其上层建筑设计的缺陷问题,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军事杂志早已探讨了20年之久。”平可夫说。

  中国不可能永远没有航母

  2009年,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上将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官房长官浜田靖一时表示,中国是唯一没有航母的大国,不可能永远没有航母。这被视为中国首次向世界宣示建造航母的计划。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分析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加速航母建设进程不仅仅出于军事考虑,随着中国渐渐从“黄土文明”转向“蓝色文明”,对海上安全通道的依赖同样促使中国加强海上力量,而航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04年,美国航母在印度洋海啸中的人道主义救援,更让中国感受到了航母的巨大优势。不论是作为直升机起降平台还是用来发电、制造淡水或者在舰上实施医疗救治,航母都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作用。上述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如果使用航母执行这些任务,将有助于树立大国威信和良好的国际形象。

  实际上,中国早已具备建造航母的实力。“从技术层面上说,目前船舶工业自身的实力可以把航母造出来。”中国造船学会军船委员会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易宏在接受采访时说。另一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教授柳存根也向本刊记者证实,中国的造船水平在全世界属于前列。

  但航母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是造一艘船那么简单。“建造航母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工程,不是喊就能喊出来的。”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曾公开表示,航母是一种配套设备要求很高的大型战舰,熟悉和操作这样复杂的战舰和舰载航空兵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为航母作战力量编制和准备合适的战术及人才也都需要时间。然而,在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目前对航母的使用经验基本为零。虽然引进国外退役航母可以获得部分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和技术还远远不够。

  以前苏联为例,海军从“基辅”和雅克-38组合到“库兹涅佐夫”和苏-33组合用了25年时间,直到苏联解体之后近10年,俄罗斯海军才基本掌握了常规固定翼舰载机的使用。

  因此,一些军事分析家认为,中国海军即使获得了航母,装备使用和人员培训都需要投入许多力量和时间,估计至少需要10年左右才能够基本掌握。

  “水泥航母”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的航母之路可能还很漫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航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