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俄3年未签大宗军购合同 中国订单曾挽救俄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 09:57  环球时报
资料图:中国海军列装的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发射导弹 资料图:中国海军列装的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发射导弹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赵汉臣 本报记者  马俊  刘扬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俄罗斯正在失去中国武器市场”、“俄大规模对华武器出口时代已经结束了”……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武器出口部门以及俄媒体不断发出类似的声音。来自俄方的悲观数据显示,上世纪末中国在俄罗斯武器出口中的比重一度高达70%,今后可能下降到10%。作为两个重要的武器合作伙伴,中国通过大量购买俄罗斯武器迅速提升了自己的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苏-27、S-300等俄制武器在中国耳熟能详。它也给俄罗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不仅让曾经因缺乏订单无法开工的俄军火企业起死回生,也让其有条件研制更先进的武器。然而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进步,中国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这让俄罗斯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在两国的武器合作中,一种不一致的步调也越来越明显:中国想要的,俄罗斯不愿卖;俄罗斯想卖的,中国不愿要。

  “三年没签过大宗军事合同”

  在上周的珠海航展上,苏霍伊集团展台上播放着俄第五代战机T-50的试飞视频,此外没有任何模型和相关资料。这与上次航展时该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展示新试飞的苏-35战机的做法完全不同。有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苏-35只是苏-27战机的改进型,采用的新技术相对较少;而T-50则大量集成俄罗斯新一代航空和电子技术。

  与这一现象相呼应的,是俄罗斯近年对华武器出口的下降。俄《真理报》18日报道说,俄国防产品出口公司代表团团长谢尔盖·科尔涅夫日前在珠海航展上表示,俄罗斯正在失去中国武器市场。近年来,俄罗斯向中国提供了280架苏式战斗机,这导致了市场饱和。俄罗斯军事专家费拉季斯拉夫·舒雷金表示,近15年来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合作密切,因此俄罗斯武器充满了中国市场。而现在中国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军工企业,俄罗斯已没有更先进武器向中国出售。

  数据的变化印证了俄方的担忧。俄新社此前在报道中说,苏联解体后,中国进口的主要常规武器90%以上来自俄罗斯,中国进口占俄武器出口额的39%。然而,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来看,2007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常规武器总量减少63%。俄新社今年初报道称,俄国防出口公司预测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规模将进一步缩小,该公司总裁伊赛金说,在武器出口总量中,中国所占比重已下降到18%,今后有可能下降到15%。

  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伊戈尔·科罗特琴科上月在俄《独立军事评论》周报撰文称,俄大规模对华武器出口时代已经结束。他表示,俄总统梅德韦杰夫9月访华期间,双方没有签署军事技术合作合同。俄总统助理普里霍季科也承认俄对华军火出口规模下降的事实,并表示俄中在第三国市场上出现竞争。俄《生意人报》9月曾报道称,自2007年以来,莫斯科与北京没有签订过任何大宗军事合同,也没有商量过今后的合作计划,只有零星的售后服务协议。

  在减少进口的同时,中国也正成为国际媒体眼中世界武器市场的竞争者。印度《经济时报》19日报道称,中国正开始提供越来越多尖端而精密的战机、导弹及其他装备,逐渐成为俄罗斯等强大军火出口国的竞争对手。中国发起的挑战在上周珠海航展上已经展现出来,飞行员利用中国最新一代战机歼-10进行了多次飞行表演,航展展厅中也满是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各种实体模型。这凸显中国在注重供应战机的同时还注重培训与售后服务。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本次航展军用产品展区“实际上成了中国的武器推销会场”。

  中国军工业崛起甚至引起克里姆林宫的关注。俄“报纸网”今年7月报道说,俄总统办公厅要求就中国武器出口问题展开调研,以找出中国出口商如何占领被俄看做“势力范围”的市场。俄《武器出口》杂志总编瓦西里耶夫说,克里姆林宫的这一动作表明,“俄罗斯开始把中国当成军火市场上真正的竞争对手,即便不是现时对手,也是潜在竞争者”。

  中国订单曾挽救俄军工企业

  中国的武器合同曾对挽救俄罗斯的武器工业产生了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后,俄国防部连续数年都无钱采购新飞机和军舰,俄急于用军火贸易平衡财政,于是大量向中国提供先进武器,包括天上的苏-27战斗机、伊尔-76运输机,海里的“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地面上的S-300防空导弹等。这段时间被看做中俄武器合作的蜜月期。

  上世纪90年代俄军工企业普遍因缺乏订单无法开工的局面下,中国采购了76架苏-27战机,价值25亿美元,这对该机的生产商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KnAAPO)和设计者苏霍伊设计局极为重要。KnAAPO不但能按时为工人发工资,甚至大举采购新型机床,吸引众多羡慕的目光。苏霍伊设计局也在没有俄空军拨款的情况下,得以自行研制更先进的苏-37和S-37,其竞争对手米格集团正是因米格-29战机没有被中国空军选上而一蹶不振。俄罗斯两大造船企业———波罗的海造船厂和北方造船厂甚至为争夺中国“现代”级驱逐舰的14亿美元订单而撕破脸皮,将官司打到当时的俄总理卡西亚诺夫那里。

  科罗特琴科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和印度始终是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家。其中,中国是苏-27和苏-30系列战机的最大买家,除俄先后对华出售178架外,中方还按俄方许可在沈阳组装了105架。《真理报》评论称,15年的大规模军事合作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对华武器出口下降,俄罗斯一些人把“中国仿制俄罗斯武器”看做一个重要原因。科罗特琴科说,近些年中国军工行业实力极大提高,通过结合自身研发“仿制了大量俄罗斯武器样品”。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称,最近10年,俄武器出口的40%进入了中国市场,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因为俄武器生产商不愿再容忍中国“窃取”技术,担心中国继续仿制俄军事产品,然后生产出有自主产权的国产版,非但不支付技术使用费,而且还打算大量出口。

  有西方军事评论人士曾表示,从某种意义上看,俄罗斯的担忧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防工业在吸收了俄罗斯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大批国产先进装备,例如性能媲美俄罗斯S-300的红旗-9防空导弹,比俄T-90更先进的99式主战坦克,以及歼-10战斗机、中华神盾驱逐舰等。俄新网称,中俄关于引进苏-33舰载机的谈判如今陷入僵局,原因也是因为俄罗斯担心中国买回样机后直接仿制,因此要求中国至少采购20架以上。

  俄卖给印度的武器更先进

  实际上,俄罗斯对华武器出口下降还与其大国地位有关。随着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推进,俄罗斯早先从苏联继承的军事技术已难以满足中国的需求。尽管俄专家早就承认,中俄未来的军事合作应该集中在联合研制等更深层次的领域,但俄方对此尚有一定顾虑。此外,由于俄罗斯新型武器研究投入和技术储备不足,时常也造成相关装备无法按时服役。俄《独立报》2009年披露,尽管“中国非常欣赏俄罗斯新试验的S-400地空导弹系统”,但俄空军总司令泽林表示,这种地空导弹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还不理想,因此“中国人不会很快得到这种导弹系统”。

  相比之下,俄罗斯对印度这个买家更满意。俄《观点报》报道称,目前印度是俄第五代歼击机计划唯一的外国参与者,它打算为本国空军装备至少250架。俄罗斯出口给印度的苏-30MKI战机也比中国获得的苏-30MKK更先进。此外,俄罗斯还罕见地租借给印度两艘攻击核潜艇。俄新社援引军事观察家克拉姆尼克的话说,与中国不同,印度不追求航空工业的完全独立,而是致力于组装外国战机并生产部件。

  针对有关俄方有意向印度出售更尖端武器的说法,一名中国军方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其实这与中印两国的实际情况及对引进俄方武器的原则不同有关,“我们是根据自己对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来引进,并不单纯追求越先进越好。”

  “中国迫不得已走了一条自力更生之路”

  中国结束大量武器进口时代也是一种必然。上世纪末,中国和以色列达成协议,在伊尔-76运输机基础上加装以色列的“费尔康”雷达系统,组成当时世界性能最好的预警机。但2000年即将交付中国前夕,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强大压力,迫使以色列放弃这项计划。但当随后印度与以色列达成协议接收这批“费尔康”预警机时,美国却放任不理。不久前奥巴马建议向中国提供C-130运输机,这被视为20年来美国首次有意向中国恢复军售,但同时他还与印度签署协议,提供给印度C-17战略运输机。后者在航程、载重等各方面都远比C-130先进。美国还表态愿意向印度提供宙斯盾系统、爱国者防空导弹等。

  国防大学张召忠教授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印度现在处于买方市场,全世界先进武器随便挑,这样可以快速拥有世界上高水平的武器装备。这种模式的缺点是面临如何整合各国武器装备,以及后续维修保养等问题。中国选择走自力更生之路也是迫不得已,要付出很大代价。经过20多年的自主研发,中国早已经过了需要整套进口装备的阶段,西方就是取消对华武器禁售,中国也未必会买多少。这如同一个吃红薯和土豆长大的孩子,突然给他吃太多西餐容易消化不良。如果有可能,最好是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武器技术,缩小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和成本。

  虽然中国的购买量下降明显,但俄军工企业仍在对华出口方面抱有期待。俄国防出口公司称,北京仍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伙伴之一。目前,双方正就航空技术和防空设备继续进行积极合作。伊赛金预计,中方将会继续购买军用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舰载机和航空发动机等。他还说:“我们与北京的合作正在达到崭新的水平———研制高技术军用产品。当然,其规模比过去大量购买成品时要小。”

  张召忠说,俄罗斯在民用核技术、飞机制造以及舰艇制造方面有着很强的技术底蕴,仍将是中国有力的武器技术和零部件供应国。美国技术实力那么强,在制造F-22、F-35战机时也有30%到40%的零部件是全球采购的,这样做并不丢人,因为组装线在自己手里。

  (《环球时报》2010年11月23日 第07版)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俄 军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