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静
一架C-130运输机掠过海面,机上喷出白色化学物质……这是今年5月美国空军支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一幕,号称“大力神”的C-130负责投放可清除油污的化学剂。如今,美军的这款经典装备与中国意外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白宫网站公布了一封引人关注的信函。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信函中请求国会批准取消对中国出售C-130运输机的限制。联系到最近中美防长在越南东盟会议上的会见,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美国解除长达21年的对华军售禁令的开始。然而,一些专家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表示,不要对美国出售C-130抱有太高的期望,这只是美国谋求缓和对华关系而投下的一颗问路石子。
不会甘心出售原装机型
近日,美国白宫网站公布了奥巴马给参众两院议长的信函。信中说:“遵照1990年及1991年‘外交关系授权法案’第902条(b)(2)款规定,我以美国总统的身份通知国会,基于国家利益,终止第902条(a)(3)款有关对中国出口军需品暂时许可签发规定中,对于C-130运输机出口的限制。”信中还说,出口C-130给中国,是为作清理海上漏油行动之用,但出口许可仍需逐件提出申请,并经政府审核通过。
据了解,C-130运输机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4发中型多用途战术运输机。C-130机长20.79米,翼展40.41米,乘员5人,巡航速度每小时602公里,最大载重量19356公斤。该机能做高空高速远程飞行,可按需要运送或空降人员、空投货物以及从战场撤离伤员。经过改型后,该机还可用于高空测绘、搜索救援、清除海上漏油等多种任务。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C-130均出色完成了各种空运及作战支援任务。目前,除美国空军装备1000多架外,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赵小卓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虽然C-130已经使用了好几十年,但其性能非常稳定。”他指出,中国目前的运输机以运-12系列为主,C-130运输机一旦加入阵容,将加强中国在运补上的实力。但由于C-130分军用型号和民用型号,美国最终会卖哪一种机型给中国,目前是最大的悬念。
有分析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时,美国曾向中国出售过C-130的民用版本L-100货机。相比军用C-130运输机,L-100这个民用版本不但去掉了很多军用设备,而且在性能上也大大缩水。从奥巴马给国会的信函来看,信中提到的是“终止出口军需品的规定”,也就是说,美国未来可能向中国出口的C-130应该是军用型号。但基于美国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战略防范,美国不太可能将原装的军用C-130卖给中国,而是会在飞机性能上动一些手脚,使之尽量局限于“清除海上漏油”这一专业用途。
中美“蜜月期”武器买卖多
对华出口C-130限制的取消,让人不免回想起1979年开始的中美短暂的10年“蜜月期”。那段时期,美国为了对抗苏联,与当时军力较弱的中国展开密切军事交流,中国军队为数不多的美式装备便得益于此。
赵小卓回忆说,当年美国出售给中国不少武器,其中对中国帮助比较大的是“黑鹰”直升机。在中国西藏地区,由于海拔太高,而且导航系统不如内陆完善,许多地方要靠飞行员目视导航,因此对直升机的要求非常高,直升机升限需在5000-6000米以上,机载雷达必须高度发达,操控性也要相当出色。然而,中国原有的直升机很难胜任高海拔任务,沿着山谷飞行时容易发生撞山等事故。机载导航系统和操控性出色的“黑鹰”就非常适合高原飞行。“黑鹰”进口后,主要在藏区执行运输和侦察任务。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转运伤员的现场,仍然活跃着“黑鹰”的身影。
1987年,中美签订了被称为“和平典范”的军事合同,根据该合同,美国将帮助中国更新55架歼-8飞机的电子设备,总金额高达5.5亿美元。此后,两架歼-8在1989年初被运到美国,由美方人员试飞评估并进行改进,同时中方20名技术人员前往纽约长岛格鲁门公司工厂、代顿空军基地进行培训。虽然这个计划中途夭折,但其对中国歼击机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西方国家中断了对华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的输出,其中,美国既是带头者,也是对华武器禁运态度最坚定者。除了军事技术外,一些美国认为有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民用技术,也在对华禁售之列。
不但如此,美国的眼睛同时盯紧其他国家。90年代中期,中国计划购买4架配备以色列“费尔康”雷达的预警机,总价值10亿美元,在双方已经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由于美国的坚决反对最终流产。2004年12月,欧盟领导人公开向中国承诺将解除对华军售的禁令。消息一出,美国开始对欧盟大力施压。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分别给欧盟有关国家的外长打电话,要求他们“务必与美国保持一致”。
政治经贸双赢的举动
从年初中美军事交流中断,到黄海军演、南海问题等一系列事件,中美关系在2010年显得尤为敏感。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与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河内会晤之后,美国突然抛出C-130售华的消息,背后的意义耐人寻味。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美国政治研究室主任倪峰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两国国防部长会晤后,紧接着中国向盖茨发出了访华邀请,可以说两军交流出现回暖迹象。在这个时候做出放开C-130对华出口禁令的决定,是为了表现美国对于恢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积极态度,因为中国已经多次提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对华出口高技术产品的要求。另外,C-130虽然属于军品,但毕竟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产品,而且是军民两用,在国内政治敏感度较低。”军事评论员洪源也表示,美国此次只是投石问路、探听虚实,之后才可能使中美军事交流合作升温。C-130的技术作用、政治象征意义都是有限的。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对媒体指出,奥巴马政府早前曾承诺,重新评估高新技术出口管制,C-130可能是审查的结果之一。但他同时强调,美国的很多高新技术出口限制,都是在十几年前做出的,目前很多早已算不上是高科技。美国放宽这些非敏感性产品的出口,将有助实现奥巴马提出的“出口倍增”计划。
还有专家认为,C-130售华还可能是一种隐藏性的压制策略。今年5月,一些外媒报道说,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运-8的基础上发展运-9中型中程多用途战术运输机,这款运输机可与C-130一较高下。军事评论员宋晓军表示,当中国即将要研发出来的时候,美国马上出售给中国,目的是压制中国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对华军售解禁道路漫长
C-130可能出口中国的消息一传出,不少网友乐观地认为,美国对华军售解禁指日可待。对此,专家们均表示,C-130售华并不是美国敞开军售大门的序幕。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C-130是一款军民两用的运输机,卖给中国是为了清除海上油污,因此不能算是突破了对华军售的禁令。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赵小卓告诉本报记者,从大气候看,中美军事交流的恢复刚刚启动,远远没有达到军贸和军售的水平。因为只有当两国军事交流和互信达到相当水平,而且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时候,才会有军贸和军售的动作。
虽然美国不太可能立马放开对华武器销售,但却可能影响欧盟解禁的步伐。台湾媒体分析说,欧洲军火商经常抱怨说,禁运20年,中国军力越来越强,欧洲反而失去生意。美国取消对中国出售C-130运输机限制的决定,很可能为欧盟对华售武开启绿灯。(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