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喋血宜昌
宜昌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口,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宜昌的战略地位又一次凸显。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致使宜昌成为西迁人员和物质的转运基地,宜昌成为中国军队的后勤交通枢纽和陪都重庆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门户。
决战宜昌之枣宜会战:中国军人爱国精神震撼敌猷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
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日军伤亡惨重。5月15日,日军10000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拂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不久,张自忠为国壮烈捐躯。21日,日军再陷枣阳,并北进至邓县、老河口、樊城一带。
23日,日军第11军决心实施宜昌作战,并于25日下达渡河命令。6月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第5战区部队反攻襄阳,并将战区部队分为左、右兵团,由李宗仁、陈诚分任兵团长。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战斗,日军将兵力配置于宜昌、当阳与襄河附近地区,中国军队则集结在信阳、钟祥、随县、荆门、宜昌、江陵以北之线。6月12日,日军占领宜昌。
枣宜会战历时近两个月,中国军队英勇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战役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张自忠将军为代表的中国爱国军人伟大的抗战精神给日军以强烈震撼。
决战宜昌之反攻宜昌战役:积极进攻斗志高昂
1941年9月下旬,日军向湖南省北部进攻,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第6战区奉令围攻宜昌,策应第9战区作战。此时,日军主力集中于湖南省北部,宜昌仅有第13师团据守,第39师团在其周围。中国第6战区决定先攻第39师团,分割日军两师团,然后攻打宜昌。10月3日夜,各部发起攻击,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宜昌日军在中国军队四面围攻的态势下,拼死抵抗。至9日,中国军队仍未能攻入城内。当日,第6战区奉令作攻克宜昌之最后努力,以第9、新编第33、第76师猛攻宜昌,激战至10日黎明,攻克胡家大坡、大娘子冈、慈云寺等据点,并以猛烈炮火轰击城内日军。当日,第9师组织突击队,突入城内。激战中,日军施放毒气,并以飞机轰炸,突击队被迫撤出。11日,中国军队准备再度进攻,天降大雨,部队行动不便,未能实行。此时,日军增援部队已逼近。第6战区遂停止攻势,撤离战场,战斗即告结束。
此次战役是第二次长沙会战的一部分。第二次长沙会战,对日军来说,是“在激烈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受到极严格制约的条件下作战的”,其参谋本部要求尽早结束作战,以便准备对南方用兵,因而第11军攻占长沙仅2天便迅速返转,退回原防。从军事说,中国军队有计划地组织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战区之间的战略协同和战役协同,特别是指示第六战区发起颇有声势的对宜昌的反攻作战,反映出在战争指导上的积极意图。日军也承认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仍旧高昂,对宜昌日军的反攻在规模和斗志上都超出日军的预料。
决战宜昌之石牌战役: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日军占领宜昌后,为夺取川江第一门户石牌要塞,威逼重庆,于1943年5月组织10万兵力、上百架飞机,发动了鄂西会战。这次会战,是中国八年抗战中发生在湖北境内的四大会战之一,是继枣宜会战之后中日军队在鄂西地区的又一大战,也是抗战期间全国四十几个著名战役之一。蒋介石称这次会战之关键的“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此次会战,东起湘北华容,西止西陵峡口石牌,历时一个多月,毙伤日军官兵25718人、军马1384匹,毁灭日机15架、汽车75辆、船舶122只、仓库5所。其他俘虏人马、械弹、器材、公文无算,终以我三军将士的顽强抵抗、日军的惨重失败而告结束。尤其是日军第十三师团这支在南京大屠杀中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所谓甲种精锐部队,经过鄂西会战元气大伤,不再具备机动作战能力,而被日本大本营取消其原调往太平洋战场对付美军的命令。至此,日军再无能力对鄂西及大西南发动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
抗战史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宜昌抗战成功阻止了日军入川
历经四年三大战役的宜昌抗战究竟对整个中国的抗战进程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网上有学者将之比喻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改变中国亡国命运的关键之战”。
昨晚,武汉抗战史研究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先生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主要发生在鄂西,包括湘西在内的这三场战事,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最突出的作用是它阻止了日军企图入川的脚步,彻底击碎了日本侵略者灭亡中国的梦想,使鄂西成为捍卫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坚实屏障。敌我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日军自此再也没能力突破分别由李宗仁和陈诚指挥的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的防线。” (记者 蒋太旭)
参与北伐率部起义定居武汉
傅正模鲜为人知传奇人生
傅正模将军不仅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名将,同时也是一位起义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傅应秋、傅克刚兄弟俩还向记者讲述父亲生前的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攻打武昌“死过一次”
1926年,傅正模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六团二营少校副营长。北伐攻打武昌城时,战斗十分惨烈,久攻未成。在围城30天后,北伐军再次发起总攻,傅正模组织奋勇队(即敢死队)强攻城关,在即将破城之时,被敌击中,堕入城下。
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人们才从死人堆中将尚有呼吸的傅正模寻救出来。正是这次“死过一次”,傅正模也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解放后,傅正模夫妇携子女定居武汉,直至1968年病逝武汉。
弃暗投明勇举义旗
解放战争爆发后,傅正模目睹国民党的黑暗,逐渐产生弃暗投明的想法。
“父亲想方设法避免参与内战,而不上前线,并在任上海师管区司令之职时,采纳身边中共地下党员的建议,多次营救被捕的进步人士,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就曾住在我家,从事民主活动。”傅克刚说,1948年,父亲还拒绝了台湾警备司令的委任,毅然在调任湘鄂赣绥靖总司令一职时,拒不到职,把武器装备运往湖南,后在改任第一兵团中将副司令时,与昔日黄埔校友陈明仁将军一同率部起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暗示长子不去台湾
“父亲起义前,也曾暗示要我留下,不要去台湾。”傅应秋回忆,1949年,国民党撤离上海时,他在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任特务连连长。“父亲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我别去台湾,所以,当我把连队带到撤往吴淞口的卡车上时,自己一个偷偷溜了回来。”
傅正模率部起义后,傅应秋遵父命到香港去接母亲和弟妹,最终全家人来到武汉。
陈赓与之笑谈“革命不分先后”
新中国成立后,傅正模先后任中南军区高级参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中南行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傅克刚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954年,傅正模出席全国政协委员会议时,陈赓大将得知,亲往北京饭店与傅正模会晤,见面后傅正模既感动又惭愧,说到:“庶康兄(陈赓之别名),我愧对孙总理,也愧对同学你呀!”
陈赓随即笑道:“不必,不必,革命不分先后嘛!你仍是我的朋友、同学。”
“父亲留下一枚珍贵抗战印章”
“‘文革’期间,父亲被错划成右派,当年与抗战相关的老照片及勋章毁的毁,抄的抄,惟有父亲这枚抗战时期的印章得以幸存。”昨日,傅应秋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枚珍贵印章的来历。
几年前,傅正模当年的一位部下与武汉的傅应秋取得联系,告之他手中珍藏有一枚傅正模将军的私章。这位部下自称是当年参加宜昌战事的预备第四师的一位负责财务的军官,因工作之需,保留了这枚刻有“傅正模之印”的印章,并“物归原主”将之赠送给了将军的后代傅应秋。
“其实,这枚印章并不是父亲留世的惟一遗物。”傅克刚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在一家收藏网上,发现了父亲在抗战胜利后,赠送给战友的一个铜墨盒,“墨盒的上盖表面有父亲手书的‘保持过去之光荣历史’几个漂亮的魏碑体大字,落款为父亲的名字。”傅先生表示,此物非常珍贵,他准备与收藏者取得联系,将之买下来。
傅应秋老人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枚纪念章,“那是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为表彰父亲抗战功勋,由国家颁发给父亲,由我代领的。”老人说,父亲留下的那枚印章和这枚纪念章将作为传家之宝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铭记历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