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专家比较中俄阅兵称东风-31A远远落后白杨-M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 08:33  东方网
参加俄罗斯阅兵式的白杨M战略导弹
参加俄罗斯阅兵式的白杨M战略导弹

2009年10月1日,二炮部队东风-31A战略导弹亮相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式
2009年10月1日,二炮部队东风-31A战略导弹亮相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式

  东方网5月14日消息:据俄罗斯最新一期的《每周论据报》报道,俄罗斯军事专家雅罗斯拉夫-维亚特金5月12日撰文指出,5月9日莫斯科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从直播画画来看,应邀出席庆典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此次阅兵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其历史部分,还是现代部分。中国崇尚胜利,敬重胜者,尊重现代俄罗斯,中国国家主席心里肯定会把莫斯科阅兵和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阅兵相比较,或许还会考虑能从俄罗斯为中国军队再采购些什么新型武器装备。

  维亚特金指出,在参阅徒步方队人员数量上,去年天安门阅兵的规模总共仅为5000人,远远落后于此次红场阅兵徒步方队1万多人的规模。当然,在参阅机械化装备方队方面,北京阅兵要比莫斯科阅兵规模大得多,中国去年共有30个方队展出了52个型号约500件战斗装备,俄罗斯今年共仅有15个方队展出了161件战斗装备。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北京天安门广场面积要比莫斯科红场面积大得多,红场在附近街道和广场改造后已经不再是最适合大规模阅兵的场所,通过红场的机械化方队数量及其行进宽度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为了尽量多地展示新型装备和二战历史装备,被迫减少其他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的参阅数量,比如这次没有展示一件空降兵战斗装备,也没有展示“托尔”和“通古斯卡”防空导弹系统,T-80U坦克同样没有出场;另外,两国阅兵目的也有所不同,中国想尽可能地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拥有的一切新型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俄方参与研制生产的装备,而俄罗斯只是为了庆祝胜利,纪念为胜利做出贡献的人。

  俄专家指出,尽管此次红场阅兵同样展示了不少此前已参加过阅兵的新型武器装备,但是与中国展出的“半克隆品”相比,俄军的T-90A主战坦克、BMP-3步兵战车、“MSTA-S”自行榴弹炮、“龙卷风”多管火箭炮明显优越许多。“巡逻”侦察巡逻装甲车和“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则是首次亮相红场阅兵,TOS-1A重型喷火系统同样是初次登台亮相,尽管其第一种型号TOS-1系统最早曾在阿富汗战斗使用过,它以坦克底盘,装甲防护性能较好,能使用220毫米无控温压或燃烧火箭弹烧焦6公里以内的敌人,对战场上的部队提供直接支援,这也是它与“冰雹”、“龙卷风”、“飓风”多管火箭炮系统的主要区别,这种独一无二的武器根本没有同级别的对手。同样首次亮相的还有最新型移动式“白杨-M”战略导弹系统,带分导弹头。维亚特金说:“中国人有的是东风-31A,但是这种系统(与‘白杨-M’)的差距甚至不是一个时代,而是一个世纪。”

  在航空编队方面,中俄参阅航空装备在数量上完全可以相提并论。维亚特金说:“他们展出了151架飞机和直升机,我们则是127架。但是如果比较质量部分的话,那么他们没有任何能和俄罗斯图-160、图-95MS战略轰炸机类似的装备,而米格-31B歼击截击机、苏-34SM歼击轰炸机、米-28N和卡-52A直升机,中国人根本没有。完全不同的还有编队组织和飞越,在北京上空飞机飞越天安门时多少有点高,队形也不像在莫斯科上空这样密集,更谈不上像‘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那样飞行间距3-5米,距离1-3米。”

  俄专家指出,此次红场阅兵空中部分同样展示了一些新装备。为在空中组成数字“65”复杂花样,俄军动用了12架米格-29SMT歼击机和11架苏-25SM强击机,后者尽管参加过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但是从没在红场上空亮过相。俄空军新装备的雅克-130高级教练机也是首次飞越红场。鲜为人知的伊尔-80特种飞机(空中指挥所)同样是首次亮相红场,它是伊尔-86VKP的改型,配备卫星通信和战斗指挥装置,可以防护核武器的打击,主要用于在全球大战时保证对俄武装力量可靠的战斗指挥,毕竟核战期间不能只寄希望于数量众多的地下指挥所,还要有以直升机和飞机为平台的空中机动指挥所。当然,俄总统专机伊尔-96-300PU同样也是空中指挥所。

  维亚特金最后说:“因此完全有可能,在观看红场阅兵的壮观景象时,中国国家主席思考的问题可能还有从俄罗斯为中国军队买些什么(武器装备),以及同这样的国家作战有害无益。最好是亲密拥抱,永远友好。”(编译:书山)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阅兵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