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 李杰
作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已服役20年。下一步,俄海军已计划对“库”舰进行多次改装与维修,将其延寿至2025年。然而,“库”舰搭载的苏-33固定翼战斗机却“前景不妙”,最初生产的26架基本型,目前只剩下了19架,仅能保证最基本的需要。
为此,俄海军高层决定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一是暂时建造一批替代机种,以解“燃眉之急”;二是加速研制可供未来航母使用的第四代舰载机。
新型米格战机作为替代机种
基于这样的背景,俄海军果断选择了新米格-29K作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载机的替代机种。
说起米格-29K,人们自然会想起,当年该机与苏-33竞争航母舰载机订单的情景:米格-29K作为两种候选机种之一,的确具备了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以与苏-33舰载机“重中搭配”的中型机种面目出现(苏-33为重型机),有吨位较小、成本较低的优点,也比苏-33更适合航母搭载。其次,米格-29K战机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强于苏-33,而后者侧重于对空作战;两者可谓各有所长,更适合配合使用。
1984年,苏联官方正式立项:在米格-29歼击机的基础上发展米格-29K舰载歼击机。5年之后的1989年11月,米格-29K便顺利地完成了在“库”舰上的滑跃起飞和拦阻降落试验;到1992年中期,两架米格-29K原型机先后完成了420次起飞试验和80次降落试验,为该机“落户”航母奠定了坚实基础。可惜,后来因军费严重短缺,导致俄军再也无法同时支撑米格-29K和苏-27K两型舰载机的研制与采购。俄海军高层只好放弃了作战半径、载弹量等都要小得多的米格-29K,仅采用苏-27K(即现在的苏-33)。
时过境迁。随着苏-33作战技术性能的日益落伍,及其数量的不断锐减,俄罗斯海军要求寻找或发展舰载机替代机种的呼声持续增高。于是,新米格-29K恰逢其时,被俄海军高层“相中”。
提升作战效能 节省研制经费
当然,这种新米格-29K无论是作战性能,还是生产周期与建造成本都比早年的米格-29K更有优势,也远远强于现役苏-33舰载歼击机。
首先,新米格-29K的作战效能强于现役苏-33舰载歼击机。
新的米格-29K比老米格-29的载油量增加了14.9%,同时换装了两台油耗较低的RD-33MK涡扇发动机,使其最大作战半径达到1000千米,已接近苏-33的最大作战半径。最关键的是,新米格-29K可挂载和使用包括PBB-AE主动中程导弹在内的各种先进制导武器,拥有苏-33战机所不具备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实际上,现役苏-33舰载机已呈现出机载设备老旧,无法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的中程空空导弹,更无法使用空地(海)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海面或陆地目标,作战使用有很大的局限。
其次,新米格-29K依然具有吨位小、尺寸短的特点,有利于甲板与机库停放。
新米格-29K舰载机的机长不超过17米、翼展11米多;而苏-33机长超过21米,翼展也超过14米。由此可见,新米格-29K无论是停放在甲板上还是停放在机库里,甚至以升降机搬运,都大大强于苏-33舰载机。因此,对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来说,搭载或停放新米格-29K的数量可以远多于苏-33。
不仅如此,新米格-29K的维修与保养也比苏-33方便和便宜得多,也更有利于舰载机的出动和灵活地作战使用。
不过,新米格-29K能在“库”舰上“东山再起”的最直接原因还在于印度的大量采购。
印度海军购买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并委托俄罗斯进行改装后,同时迅速相中了米格-29K舰载机,但也对该机型提出了多方面的改进要求。为此,印度先后付出了包括研制与采购费在内的7.4亿美元(包括最终可以拿到12架单座机和4架双座机)。由于印度的催促,俄罗斯已于去年12月向印度交付了首批4架新米格-29K。印度海军还将购买29架新米格-29K,作为其国产航母“蓝天卫士”号的部分舰载机。
俄罗斯海军正是看中了这个大好时机,搭了一个顺风车,从而省去一大笔研制新型舰载机的费用;而且还可以利用为印度航母建造舰载机的生产线,为自己批量生产新米格-29K,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目的。
发展四代战机 仍旧力不从心
逐渐复苏的俄罗斯海军虽然心气渐涨,但由于囊中仍不宽裕,依旧无法全面铺开,与美国海军在各个领域展开竞争。眼看美国海军第四代舰载机——F-35C和F-35B的陆续亮相,俄海军自然着急。但是,俄罗斯只有1艘勉强称得上大型的航母,而美国海军却有11艘大型航母,美国未来装备的第四代战机总数将超过2400架。巨大的产量往往意味着较低的价格,F-35可能是一种性能先进,成本较低的高性能战机。
尽管俄罗斯前不久宣布将要建造6艘大型核动力航母,不过航母毕竟不是用泥捏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建造出来。俄罗斯海军还曾设想选择苏-33改进型和苏-33УБ,作为理想的航母舰载机替代机种,但在资金投入和发展周期上,代价相对新米格-29K要大不少。因为如果要改进苏-33,必然要利用正处于试飞阶段的苏-35БM歼击机的技术成果,而这将需要投入大笔研制经费,并花费一定的研制时间和试飞时间,而且还需要花费资金和时间重启关闭多年的生产线。此外,作为一种重型歼击机,苏-33改进型的生产成本也比米格-29K中型战机高。苏-33УБ同样面临类似情况。
不仅是需求过少,设计与生产部门不可能为其研制和建造四代战斗机。其实,俄罗斯还有一个难言之隐:与美国相比,俄罗斯现今的四代战斗机在研发进度和技术先进性方面都有一定差距。综上所述,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载机的最恰当选择就是新米格-29K。好歹它勉强可跻身“准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