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具备全天候、全地域的作战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差异较大。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天气条件,对部队战斗力建设要求也有所不同。平原善战,高原未必能战;热带可千里奔袭,寒区有可能寸步难移。“全天候、多地域作战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军战斗力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兰州军区某摩步师戍守在祖国大西北,战功赫赫。10年前,着眼使命任务需求,该师自补战斗力“短板”,把目光投向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10年磨砺,成效斐然。如今,该师官兵骄傲地说:“我们不仅要作‘山野猛虎’,更要当‘雪域之狼’”。
引子
莽莽昆仑,白雪皑皑,飞鸟绝迹。
万籁俱静,突闻铁马嘶鸣。
滚滚车流,在雪地里犁出一道道壮美的辙迹……
10年间,五上青藏高原,兰州军区某摩步师不畏艰险,大胆探索,锤炼部队高原高寒地区作战能力,在“生命禁区”里留下一串串挑战极限的足迹。
初上青藏高原,“攻坚英雄连”不战自退——
生命有“禁区”,未来战场无“特区”
世纪初年,该师所属部队万人千车兵分3路,首次横跨陕、甘、宁、青4省(区),机动1700多公里,分别翻越六盘山、贺兰山、日月山,向昆仑山腹地挺进。
和以往一样,担当先锋的依旧是该师的“王牌”连队——某团“红九连”。
“红九连”在战争年代荣获“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和平时期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
令人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挺进海拔4000多米的纳赤台地区,“红九连”刚展开训练,数名战士接连休克,连队不得不折返回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域休整。
“王牌”折戟纳赤台,官兵们顿时“炸”开了锅:这么强悍的连队,怎么一上了高原就“水土不服”?
坏消息接踵而来。某摩步团在海拔3500米的雪野组织战术综合演练,多名官兵突然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被紧急送往野战医院治疗,演练被迫中断……
风险这么大,下一步高原适应性训练还搞不搞?指挥所里,大家眉头紧锁。
有人建议:不行先撤吧。
此刻,该师党委“一班人”态度坚决:“打仗时,我们能选择战场吗?不能撤!”
生命有“禁区”,未来战场无“特区”。为此,该师召集官兵开“诸葛亮会”,深入剖析,查找问题根源:没能科学地认识高原,不懂高原训练规律,盲目开展训练所致。
师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挑战高原,首先要研究高原,认识高原,融入高原。
仰望巍巍昆仑,出路究竟在何方——
“梯田理论”牵引高原训练探索之旅
野战指挥所里,巨大的中国地形图摆放在正中间。
地形图上,青藏高原隆起的褐红色板块,格外刺激人眼球。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被地理学家称为“世界屋脊”,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一组调查数据,让该师指挥员心惊——
在高原行走,相当于平地负重20公斤,脉搏最高可达150次,高原反应造成各单位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车辆缺氧也“腿软”,海拔4500米以上,汽车动力平均下降20%,故障率增加30%;
各种武器射击精度下降,以某型自动步枪为例,对固定目标射击时,平均弹着点偏高5-7厘米……
怎么办?高原训练是一项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仰望巍巍昆仑,出路究竟在何方?
“面对新问题,一定要有新思路”,师长汪海江富有哲理地说:“要冲击‘生命禁区’,仅靠忠诚和勇敢是远远不够的。跨越高原,必须首先要找到一个科学的理论‘支点’。”
密如蛛网的海拔等高线,让官兵们联想到黄土高原上最美丽的风景——梯田。每一道海拔标高,就像是一层梯田,层层而上,逐次跨越,就能到达山顶。
灵感,由此产生。一个全新的高原训练理论——“梯田理论”在该师“出炉”了。
为克服高原反应对人员和装备的影响,该师按海拔每升高1000米作为一个调整台阶,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进行相应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升高。
在征服高原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该师党委“一班人”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
为了搜集、论证高海拔地区人员和装备的高原反应数据,几名师领导分别带着精干小分队深入昆仑山腹地。他们跋涉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夜宿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雪地里,脸颊被强紫外线灼伤,嘴唇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双手冻得像“馒头”……
3个月下来,他们收集的各类高原训练资料堆起来有一人高。而后,该师根据所属部队各兵种、训练等级等实际,研究编写了《高原十难问题研究》《高原适应性训练手册》《某新型坦克高原疑难故障分析与排除200问》《高原训练新装备保障常见故障分析100例》等6部120余本高原训练手册。
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该师完成了从“藐视高原”盲目训练到“正视高原”科学训练的转变。
这年8月,该师万人千车再次向青藏高原挺进,让“梯田理论”得到了实战化检验。部队先后在4种不同海拔高度,对武器射击效能、人体适应、野战生存、快速机动、综合保障、训法战法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完成了58个训练课目,进行了240多项试验,采集了1000多组数据,初步摸索出了部队在高原寒区遂行训练、作战任务的特点规律,填补了该师部队在高原寒区军事训练的空白。
由此,该师高原训练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海拔3500米、4500米、5500米……该师一步一个脚印——
“级差”训练实现了高原作战能力“三级跳”
2007年8月,海拔6178米的玉女峰下,炮声隆隆。
武装直升机掠地攻击,新型装甲综合攻击群突击,工兵破障开路,浓烈的硝烟笼罩着白雪覆盖的阵地。
攻坚时刻,官兵们在厚厚的积雪上负重冲击,竟然没有一个人出现高原反应。
这是我军训练史上第一次在海拔5500米雪域高原上进行师团规模的实兵实装战术演练。
此次为期2个多月的高原演练,该师训练地域由海拔3000米逐步推进到5500米以上,不仅实现了人员无一伤亡,装备无一损坏,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原训练纪录——
创造了我军陆军部队在高寒高原地区适应性训练出动装备最多、摩托化机动距离最远、穿越海拔最高、高原演练课目最多的4项纪录;
某型反坦克火箭、榴弹炮等成功在海拔4500米雪域高原首发命中、首群覆盖目标;
某侦察航模机在海拔4300米试飞成功,并创造了侦察影像现地实时传输的新纪录;
创造了某型高炮火控联动第一次海拔4500米实弹试射成功;
某型坦克在海拔4500米以上超远距离射击,射击距离比过去延长1000多米,命中率达95%以上……
“科学的‘级差’训练,实现了部队作战能力‘三级跳’。”他们脱胎换骨的变化,令现场观摩此次演练的总部和军区领导惊叹不已。
所谓“级差”训练,就是“梯田”理论在高原训练工作的具体实践。该师分别在海拔3500米、4500米、5500米开设“级差”训练基地,按照“分级适应、逐层提高”的训练思路,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以“先体能后技能、先训法后战法、先心理后生理”的原则进行针对性训练,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人员如此,装备训练亦是如此。部队进行射击训练,武器装备射程普遍偏远。对此,该师利用计算机对影响射击的各种高原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修正量,摸索出了各种武器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射击规律和方法。
喜获成功之际,该师官兵不会忘记曾经盲目蛮干带给他们的沉痛教训。
该师某装甲团初上高原,团领导不信高原反应会那么严重,一下子将部队拉到海拔4500米高的雪山上,准备拔头筹、创纪录。谁料,主战坦克打偏弹,反坦克导弹由于发动机推力不足“掉链子”,险些酿成事故。
这一尴尬的经历深深刺痛了官兵的心,大家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级差”训练这一科学的高原训练方法引导,要想靠蛮干冲击“生命禁区”是不可能的。
吃一堑,长一智。从海拔3500米、4500米到5500米,从单车、单炮到连、营、团……该师官兵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训练难题,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高原训练极限。
海拔4500米以上,如何克服坦克射击偏弹现象,是一个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经过“级差”训练,某装甲团坦克九连炮长寇克松在海拔5500米雪域高原神奇地创造了1分钟发射30次、次次炮响靶落的全军高原训练纪录。
“只有科学实施‘级差’训练,才能在高原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这是全师官兵用挫折换来的经验。
“红九连”所在团第一次在3500米进行连战术演习,26名战士因缺氧出现高原反应,非战斗减员达40%;第一次在海拔4500米进行营战术训练,18名战士出现高原反应;最后一次在海拔5000米以上进行团战术演练,无一人出现高原反应。
被称为“金刚钻”的某团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首次全员全装在实战条件下完成检验性演习。奔袭两昼夜,官兵个个体能充沛,所属和配属的轻重武器实现了首发命中、首群覆盖,一批高原作战的战法得到了检验。
征服高原,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依靠科技创新破解高原训练难题
那年8月,该师某摩步团经过6昼夜长途奔袭,抵达海拔4500米的昆仑山某地域。
车马劳顿之际,导演部传来命令:“立即就近安营扎寨!”
四周冰封雪裹,荒无人烟,千人百车怎么宿营?
让人没想到的是,百余台运输车、指挥车悄然穿插隐蔽在乱石峡谷中,不到20分钟,一辆辆方舱车组成“野战营盘”拔地而起。
担负现场指挥的师后勤部部长李振瑞介绍说:“如今,一台方舱车就是一个流动的保障单元,现代野战条件所需的供水、供电、供油、取暖设备等野战后勤配套设施都上了车,设施齐全的‘野战方舱车’已替代了笨重的‘帐篷营盘’。”
“千难万难,用科学开路就不难。”这是如今流传在该师官兵之间的口头禅。
盛夏的昆仑山,天气依旧冷得呵气成霜,满山遍野都是积雪。
该师某团经过快速机动和隐蔽行军,准时抵达昆仑山某地域。长途奔袭的官兵饥肠辘辘,急需用餐补充体力。
这种“鬼地方”,高寒缺氧,怎么生火做饭?眼前的景象,打消了记者心中的疑虑:3名炊事兵拿起一块折叠式钢板和一些野炊器械,拉推组合,魔术般架起一个多功能“野营灶台”……不到30分钟,四菜一汤,外加主食米饭就做好了。
刚开始,该师组织高原适应性训练,馒头蒸不熟、吃夹生饭是常事。为破解高原寒区饮食保障的难题,该师研制革新出了多功能可折叠“野营灶”,给每个连队配发了多孔蒸米器、滤毒净水机、多功能副食平台、野战营养快餐生成系统等野战后勤保障器材。该师还与某工厂联手研制了高原快热食品套餐。过去,一个百人连队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吃顿热饭最少需50多分钟,现在只需8分钟便可吃上快热食品套餐了。
征服高原,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深谙此理,该师官兵依靠科技创新,破解了一个个高原训练难题。
昆仑高原,峰峦叠嶂,特殊的地形给动中通联带来不便,影响了部队指挥和快速机动作战能力。看到远处突起的山脊,指挥员灵机一动,将某型电台设置在山间高地,利用它的自动转信功能,实现了行军梯队的互联互通。从此,坦克群高原机动作战,再也不用担心顾此失彼,首尾不能相接了。
该师还与有关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出某新型通信指挥系统,实现了战场信息资源共享;对师本级现有接力通信、无线电台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了新型装备指挥机构通信枢纽模式,从全方位、多兵种解决了高原高寒条件下的指挥通联问题。
如今,冰天雪地的“生命禁区”,在该师官兵眼中,已成为创新灵感的试验场。围绕高原作战训练难题,该师官兵潜心探索,协力攻关——
研制的高原训练模拟器,能模拟出不同海拔地区的氧气供给状态,戴着它,在低海拔训练也能达到高海拔训练效果;
研制的坦克野外抢修设备、负重轮拆装支架、半起吊拖救装置等抢修工具,初步实现了小型化、制式化、系列化;
革新的野战综合通信车,集无线电台、无线接力、程控交换等于一体,可实现有线、无线自动接转;
研发的坦克炮射击诸元计算器,不仅提高了在高海拔条件下的射击精度,还增强了坦克超直射距离的打击能力;
总结出的高原高寒地区“坦克火炮减半修正法”,较好地解决了高原高寒地区坦克火炮打偏弹的难题……
没有攀登不上的雪峰,没有跨越不了的达坂——
高素质高原作战人才崛起演兵场
白雪皑皑的昆仑高原,寸草不生。
如今,这里残酷的气候却培育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素质高原作战人才。
昆仑山口,某炮兵团突击炮连连长赵锋率突击炮分队紧急出击。
此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精确计算、果断指挥,一发发呼啸而出的炮弹穿过层层雪雾,直捣“敌”目标正中央。
像赵锋这样身怀高原作战“绝技”的人才,该师还有一大批——全军第一个将便携式通信卫星“锅面”天线矗立在海拔5500米昆仑山口的师自动化站高级工程师吉勒格,我军第一个在海拔4300米以上操控某型车载导弹“一箭穿三靶”的神射手徐兴勇……
从“高原风暴”演练到“拂晓昆仑”行动,10年来,该师一批高素质高原作战人才驱动着战斗力巨轮,一步步向前滚动。
2005年,部队上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师装备部部长张宏科看到:在高原高寒地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要达到“抗中通”、“扰中通”,靠现有的通信方式很难实现。为此,他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论证,最终摸索出用“大链路套小环路、多层次融多渠道”的通信模式,增强了装备指挥通信系统的弹性,有效克服了以往装备保障通信单一、脆弱的难题。
某师参谋长张帆任团参谋长时,广泛收集高原寒区作战的各种资料,潜心研究高原生存、训练、作战方法,带领人员编写了《高原适应性训练手册》《高原十难问题研究》等,总结出23项战法训法成果,其中4项被总部肯定,2项被编入教材。
某新型步兵轻武器,由于受高原恶劣气候的影响,射击精度明显降低。某摩步团士官班长李海军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先后7次登上4500米以上的高原,在狂风暴雪中采集实弹射击数据。历经60多天时间,他终于写出了《浅谈恶劣天候对步枪射击精度的影响》《高原高寒地区步兵武器实弹射击修正法举要》《高原高寒条件下轻武器常见故障排除200问》等,为部队高原高寒条件下射击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高原恶劣的环境,是人才成长最好的磨刀石;战场,则是培养人才最好的摇篮。该师始终把培养高素质高原作战人才,作为重要任务紧紧抓住不放,研究制订了《特殊人才群体培养规划》。他们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我为高原训练献一计”活动,汇集群众智慧,研究改进训练方法,训练质量明显提高。
那年8月,某装甲团挺进昆仑山进行适应性训练。在演练中,一台抢修车起吊装置无法对某型坦克发动机实施起吊。该团修理连士官刘小锋不分昼夜查阅资料,对照构造原理反复论证,只用了短短7天时间就革新出了新型起吊装置,使更换一台坦克发动机所用时间由过去的8人2小时缩短到2人半小时。
十年盘马弯弓,十年英才辈出。一批高素质高原作战人才的崛起,带来了部队战斗力建设“水涨船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师65%的干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5%的官兵成为一专多能,会驾驭3种以上主战装备的新型军事人才,一半以上的团级单位被上级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师连续11年被总部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尾声
在海边,我们眼中,太阳是从海平面上升起。
在高原,我们眼中,太阳从雪山上升起。
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是截然不同的。
战斗力建设也是如此。就像爬山,一路拾阶而上,我们才能到达顶峰,一览众山小。
整整10年,兰州军区某摩步师不懈探索,雪域“铸剑”,在“生命禁区”里锤炼部队高原高寒地区作战能力,突破了一项项高原军事训练极限——
他们探索出了“营区内强化训练、低海拔模拟训练、分台阶适应训练、高海拔综合检验”等一整套科学组训方法,如今部队在低海拔地区适应一周左右,即可直接进入4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遂行作战任务;
他们在充分挖掘现有装备潜能的基础上,通过革新、配制与引进,完善配套了高原寒区作战训练装备设施,有效解决了未来高原寒区作战中远程机动、动中通联等10个重难点问题;
他们创造了全军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寒区组织实兵、实车、实弹演练的第一,总结出了“火力拔点,接力攻击,突贯揳入,驱歼并举,合围歼敌”等一系列高原作战新战法……
成绩属于过去。站在新的起点上,该师政委张绘武对记者说:“山峰就在眼前,我们丝毫不敢停步喘息。”
该师新年度训练计划显示:他们即将再次挺进昆仑高原,冲向雪线。(黄群明 郝修杰 何旷阳 照片由张永进、王庆彪、崔国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