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航试飞员试验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曾遇险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6日 06:46  解放军报
总参陆航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宋义近影。周敬波摄
总参陆航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宋义近影。 周敬波摄

  本报记者 胡君华 费士廷 本报通讯员 李传新

  他坐进机舱,戴上头盔。发动,轰鸣,螺旋桨旋转。直升机原地起飞后,飞向预定空域。在他的操纵下,直升机像一匹驯服的战马,威猛而又不失灵活,准确做着各种空中高难度动作。

  在进行一系列极限试飞后,直升机返航降落。他走出机舱,平静地与机械师交流。一切都显得那样普通,那样平常。11月30日,对他来说,这是一次相当普通的飞行,然而,此次飞行却是国内直升机高难度外挂消防吊桶试飞。

  一米八的个头,憨厚的外表,只要说起飞行,他立刻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他就是总参陆航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宋义,一个承担过国内14种机型百余架直升机科研试飞和交付试飞任务,成功处置过41起空中特情的河北汉子。

  试飞是一个勇敢者的舞台,他是这个舞台上耀眼的明星

  宋义常说,干试飞就不能怕死,怕死就不要干试飞。

  自从32年前招飞入伍,宋义就与飞行结下不解之缘。从飞行员、航校教员到试飞员,试飞,把他推上了飞行事业的顶峰,也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精彩片断。

  那一天,宋义像往常一样钻进机舱,开始对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进行发动机运行及地面共振试验,当试验进行到最后一步——测试直升机发动机极限条件下工作数据时,耳机里突然传来指挥员急促的声音:发动机起火!紧急关车!

  原来,由于极限条件下发动机温度升高,燃油的温度逼近燃点,尾喷管向外喷出滚滚浓烟。此时,直升机旋翼还在高速运转,其产生的风力助长了尾喷管的火势。

  浓烟很快笼罩了整个座舱,油箱尚存大量燃油,直升机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此时,舱门伸手可及,只需轻轻一拉把手,宋义就能离开险境。然而,宋义却没动把手。

  凭着对座舱环境的熟悉,宋义冷静地按处置预案操作,数秒钟后,紧急关车成功。

  试飞被视为勇敢者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宋义不止一次地经历过生死考验。对此,宋义说:“我们飞的是刚‘出炉’的新机,飞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风险课目,随时可能与死神‘接吻’,不能坦然面对生死,就没有资格当试飞员。”

  一次试飞中,宋义正在对某新型直升机进行悬停检查,直升机突然出现剧烈飘摆。宋义试图控制住直升机姿态,但操纵起来却非常困难。

  此时,直升机进入侧翻状态,翼尖离地面已经很近,旋翼随时可能触地,机毁人亡的惨剧眼看就要发生。

  紧要关头,宋义当机立断,当直升机倾斜经过水平位置的一刹那,迅速把控制旋翼仰角的总距放到底,直升机从3米高的空中垂直落地。从宋义出手到直升机落地,前后仅有0.6秒。

  “如果宋义稍有迟疑,错过瞬间机会,后果将不堪设想。这0.6秒实际上是一名优秀试飞员的飞行技术、航空理论、心理素质的沉淀和爆发。”提及当初那一幕,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吴承发对宋义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

  试飞大队成立至今,宋飞和他的试飞团队先后遭遇41次空中险情,次次化险为夷。

  有人说,宋义靠的是勇者的无畏。其实,宋义更有勇者的智慧。

  在试飞大队的办公楼内,记者看到了宋义为试飞员总结出的“八字要诀”:细致、严谨、耐心、理性。

  宋义解释说:“细致,就是每一个声音都要听到;严谨,就是每一个螺丝钉都要重视;耐心,就是每一秒都要坚持;理性,就是每一个可能性都要冷静面对。”

  试飞是一段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旅途,他在跋涉途中写满执著

  一架性能先进的飞机,既是研制出来的,也是试飞出来的。

  如果把一架飞机的各种性能指标比作一个个圆,试飞员就是在白纸上画圆的人。

  那年冬天,哈尔滨白雪皑皑,天寒地冻。宋义驾着国产某新型武装直升机飞上蓝天,开始执行高寒试飞任务,检验直升机旋翼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状态、机体强度和极限速度。

  当直升机飞到1500米高空时,宋义开始向下俯冲,直升机宛如一支射出的利箭,直扑地面。

  随着速度增加,体机振动增大,噪声变大。宋义心无旁骛,一边盯着速度表,一边不断加速。当速度接近极限时,空气摩擦声、旋翼拍打声、发动机噪声混合在一起,震耳欲聋,飞机开始剧烈摇摆。

  600米、500米、400米,离地面越来越近,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危险也越来越大。此时,飞机解体、撞上地面等各种灾难性后果随时可能发生。

  机舱里的宋义依然镇定自若,向极限冲刺。当速度超出了设计理论极限后,宋义才果断退出俯冲。此时,飞机离地面不足300米,地面上的测试人员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一天,宋义创造了该型武装直升机高寒飞行的极限。

  挑战极限,把飞机的性能飞出来。自从领衔组建试飞大队第一天起,宋义就把这个责任装进了心里。他怎么也忘不了一位资深设计师的话:“宋义啊,我们这些搞直升机的,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一辈子就搞一个型号,如果某些性能飞不出来,达不到标准,这个型号就有可能夭折,不仅国家投入的大量财力物力得不到回报,科研人员一辈子的心血也会付之东流。”

  为后人“飞”出一条平坦大道,为国产直升机“飞”出一个光明前景,成为宋义执著追求的最大动力。

  凭着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宋义一连飞出了国产某新型武装直升机的6个第一: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升限、最大仰角、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最大载荷值、最大下降率。

  宋义在完成某型武装直升机独立试飞零的突破后,又带领大队试飞员先后完成了该型机旋翼载荷测试试飞、性能试飞等风险课目47个架次,填补了我国直升机试飞的多项空白。

  宋义与战友驾驶某型改装运输直升机勇闯高原试飞,通过改进操纵方式,有效解决了制约该型机爬升率的瓶颈问题,为该型机高原安全飞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宋义还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世界上风险最大的超高难度课目——直升机的筋斗、横滚,成为国内第一个能驾驶直升机做筋斗、横滚等特技动作的试飞员。

  试飞是检验飞行员意志的试金石,他坚持用行动铸就忠诚

  试飞员,常被人们称为“在生命线上走钢丝的人”,岗位的风险性不言而喻。然而,宋义却在试飞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

  这期间,许多当年一起飞行的战友转业到地方航空公司,收入、待遇都比宋义高出许多。

  有一家航空公司的高管,是宋义当年的战友,曾不止一次找他:“老宋,9年前你是试飞大队长,9年后你还是试飞大队长,职务没变,还要天天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何必活得这样辛苦?回来我们一起干吧,房子、车子、票子都不用你考虑,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下半辈子。”

  宋义对老战友说:“钱多谁都喜欢!但是,与地方民航每天都重复同一动作的飞行相比,我更喜欢挑战未知的试飞。”

  “他干试飞很开心。”妻子陈志君如是说。她告诉记者,每次飞行前,宋义都要把飞行靴擦得锃亮,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飞行归来,他都会把飞行装具整理得整整齐齐。

  宋义与陈志君结婚多年一直没要孩子,夫妻俩曾经想要个孩子。但是,为了全身心搞好国产某新型武装直升机首飞任务,宋义与妻子相约首飞之前不要孩子。

  陈志君说:“如果仅仅为了一个饭碗,老宋也许早就离开了试飞,离开了部队。能让他一直坚持下来的,是试飞带给他的一种神圣。”

  “每当我驾驶着国产直升机翱翔蓝天,我心里很清楚,地面上有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在看着我。一想起这些,我心里特别自豪,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为此,宋义对自身要求很严,对试飞工作看得很重。

  试飞是直升机出厂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直升机装备部队的最后一道程序。如果少飞一小时,或者质量把关的尺度宽一点,相关单位就能省下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但直升机性能却要大打折扣。

  “试飞连着战斗力,一定要飞出极限来。”宋义决不能容忍试飞中偷工减料的行为发生。

  相关单位的人曾经不止一次暗示过宋义:你是大队长,只要你签个字、说句话,手下留情,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每一次,宋义都断然拒绝:试飞,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我是在给国家和军队把关,不要说谋私利,就是有一点质量问题我也不能答应。

  试飞大队组建以来,宋义和他的试飞团队交付给部队的近百架直升机和数千件设备,没有出现一起因把关不严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试飞是一项接力传承的事业,他在磨练自己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人

  这是一次精彩的展示。

  那年,试飞大队3名试飞员受命赴异国他乡执行某型直升机飞行培训、表演及评估任务。在一次带飞外国飞行员时,直升机尾桨变距拉杆突然脱落,尾桨操纵失效。

  面对重大特情,3名试飞员按宋义制订的特情处置预案,临危不惧,镇定操纵,经过3次复飞,直升机安全落地。异国同行为我国试飞员的优秀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在陆航系统,人们在赞颂宋义精湛技艺的同时,还惊叹他手下有一群同样不畏生死、技艺高超的试飞员群体。

  宋义说,试飞是一项接力传承的事业,光有我一个是远远不够的。

  试飞大队成立之初,年轻试飞员多,飞行经验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如今,大队13名试飞员中,有特级试飞员5人、一级试飞员7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试飞员团队。

  试飞员们说,没有宋义,就没有他们的今天。许多试飞员都还清楚地记得,起初,他们训练没有一套完整的试飞训练大纲。试飞员训练或从院校或从部队训练大纲中摘录一些内容,既不系统,也不利于试飞员成长。

  为此,宋义自学了大量有关航空专业理论书籍,记下200多万字读书笔记,撰写出1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航空》等刊物上发表,主持编写的飞行手册、辅导资料、驾驶手册被广泛应用,还参与编写了我军第一个陆航部队试飞训练大纲。

  为提升试飞员独立完成任务、独立处理情况的能力,他坚持把特情课目编入其中,并通过加大特情训练时间比例、改代飞为单飞、改模拟操作为实际操作等途径,磨练年轻试飞员应对复杂情况、处置突发险情的技能和素质。

  “宋大队长看得远、想得细。”这是试飞员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为提高试飞员理论水平,宋义积极奔走,经过多方联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达成为试飞大队代培硕士研究生的协议。

  去年,试飞员赵锋经过考试,顺利成为南航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试飞员姚海忠今年没能通过考试,计划明年再考。他动情地说:“现在,试飞任务这么重,大队长还为我们创造入学深造的机会,我们哪能错过啊!”

  “中国直升机的春天来了。”采访结束时,宋义感慨地说。

  是啊!试飞是一项天地无限广阔的事业,祖国的蓝天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他们去挑战,有许多难题等待他们去征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试飞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