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军新当选院士曾研制成功新型靶场判读装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 06:41  解放军报
张生勇
张生勇

于起峰
于起峰

付小兵
付小兵

  编者按

  2009年12月上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我军有2人当选科学院院士,5人当选工程院院士。至此,我军现有的两院院士总数已达100名。两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技术上的权威性。军队院士,都是在教学、科研、工程、医疗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作为科学家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硕果盈枝,为军队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军科技英才方阵又新添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好我军两院院士在科技强军大业中的骨干作用,必将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辟一派崭新气象。本报特约我军部分新当选院士寄语抒怀,畅谈军事科技创新发展,以飨读者。

  张生勇:“手催”技术开拓者

  张生勇,1939年11月出生,1982年在法国巴黎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化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我国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获得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9年,张生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留学生,来到法国巴黎南大学,师从世界著名化学家、手性催化技术开拓者之一卡刚教授。在异国他乡,他无暇浏览美丽的风光,如饥似渴地钻进了实验室吸取知识的营养,很快,张生勇在不对称合成研究室有了出色表现,不但获得法国政府的助学金,而且顺利取得博士学位。1982年,张生勇谢绝导师一再挽留,毅然回国。他说:“祖国培养了我,这里是我的家,有我的根。”

  历时近三十年,张生勇领导的课题组做出了令同行瞩目的“五个”贡献:建立了两种合成手性膦配体的新方法,解决了膦配体不稳定和合成难的问题,为将手性催化技术用于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harpless曾两次引用张生勇的方法,并且评价“张提供了一种从环氧化合物制备手性膦配体的新方法”;首次合成了16种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手性催化剂,并成功地用于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化反应,为合成有重要用途的手性邻二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Tetrahedron:Asymmetry上,并两次获得该杂志的最多引用奖;设计合成了两类15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合成手性仲醇的反应中,取得了国内外该领域最好的立体选择性和最高的化学产率;在我国率先将手性催化技术用于工业生产右旋苯丙氨酸和左旋苯丙氨酸。接着又实现了抗癌药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的工业生产。

  张生勇教授常讲:“燃烧的蜡烛,既会照亮别人,也会照亮自己。”从教45年来,他始终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他平生最反对哗众取宠、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不良学风,反复告诫学生做学问首要是先做人。四氧化锇是一种剧毒、挥发性很强的催化剂,经常要用于各种手性催化反应。每次实验前,张生勇都会戴着厚厚的手套,亲自从玻璃器皿中取出少量试剂,尽量让年轻人少接触。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慈父一样关心爱护着他们。申报成果时总是更多地考虑别人,不管合作者多么年轻,也不管贡献大小,只要参与了课题研究,他都想办法把名字写上去。正是这种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张生勇教授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崇敬和爱戴。2004年,他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2006年,他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于起峰:光测世界领军人

  于起峰,1958年4月出生,获德国不莱梅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首届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21工程”、重点武器型号工程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起峰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大学毕业时,他怀着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从此与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0年,组织上选派于起峰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他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只争朝夕地刻苦学习,仅用3年时间就取得了在德国通常需要6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业。学成回国后,于起峰带领大家深入研究我军未来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在突破制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上不懈探索。他结合靶场试验基地的光测条件和目标特性,发明了靶场目标三维姿态测量系列方法和判读设备,在不增加外测设备条件下,实现了我国靶场光测水平由三自由度位置参数测量,到六自由度位置和姿态参数测量的技术跨越。该成果被应用到我军所有有光测需求的试验靶场,成为靶场判读装备主力,被誉为“国内靶场四十年来判读系统的新变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起峰一直致力于光测实验力学条纹图像分析研究,经过10多年锲而不舍的艰苦探索,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体系,解决了多项困扰国际条纹图处理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他围绕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开辟了光学干涉条纹图处理理论应用的新途径。

  付小兵:创伤救治“回春手”

  付小兵,1960年8月出生。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6所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后勤专用项目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其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创(战、烧)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重创(战、烧)伤的救治一直是军事医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和平时期对平民造成伤害的重要损伤之一。1983年付小兵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专门从事创伤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付小兵经受了严格系统的野战外科训练,并通过参加边境自卫还击战战伤救治的亲身实践,深切感受到创伤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提高我军战创伤救治水平的重要意义,他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国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针对严重创烧伤患者后期不能出汗的国际前沿性难题,付小兵率领的团队首先从细胞诱导分化领域开展了汗腺再生研究。2001年他们发现了在一定条件下成熟的表皮细胞可以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现象。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转变成为汗腺样细胞,并于2007年开展了国际上首例利用人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该成果突破了国际上汗腺再生的难题,为解决严重创烧伤病人后期不能出汗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治疗方法。200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创伤愈合大会上,付小兵因“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的重要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对临床治疗的推动作用”,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愈合研究杰出成就奖”,他也是在该领域唯一获奖的华人学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糖尿病患者增多,使得如何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与再生成为另一难题。付小兵在国内率先开展生长因子调控创面愈合关系研究,从病因学、发病机制以及发病人群等多个方面搞清了中国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其次,他从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系统阐明了几种主要生长因子调控创面愈合机制,确立了因子浓度与创面愈合速度之间的量效关系,发现了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对受体的关键调控点,建立了采用生长因子“冲击”治疗慢性创面的新方法。他作为负责人之一,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个用于创伤修复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该项成果使我国急性创面的愈合时间较常规治疗缩短2-4天,同时使以往难以治愈的慢性创面的愈合率由84%上升至94%,较国际同期报告有显著提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军队 院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