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军2005年机场排弹试验成功排除8枚航空杀伤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15:39  中国空军后勤
资料图:我军机场停放的歼-8战机
资料图:我军机场停放的歼-8战机

  空后机场营房部副部长 卫 克

  机场是空军战斗、演习和航空兵飞行训练的基础。

  60年来,空军机场管理始终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与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相适应,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逐步规范飞行保障各项业务,现代化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科研训练取得突出成果。今天,机场管理保障事业紧贴空军转型建设的发展要求,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加快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不断开创机场管理保障事业新的辉煌。

  从接收旧机场到走向规范化

  空军机场管理保障工作,是从1949年全国解放陆续接收、保护、管理和利用国民党及日伪军的老旧机场开始的。到1950年4月,空军共接管机场542个,当时很多机场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处于无人管理的失控状态。空军对旧机场尤其是沿海各省的飞机场加以保护,并制定了旧机场管理办法,对全国机场情况进行了普查。

  当时,刚成立不久的空军便遇到了朝鲜战争的严峻考验,空军后勤及时研究、部署朝鲜境内的机场抢修、物资供应工作,做好抢修机场备料及备战准备。经过国内对旧机场管理与维修以及朝鲜境内的机场抢修,锻炼了部队,积累了经验,为空军机场管理保障全面建设打下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随着航空学校和航空兵部队的陆续组建,空军相继在东北、华东地区新建、扩建和整修了一批急需的机场,机场管理维修任务日益加重。机场管理保障系统积极探索并完善管理制度和保障方法,充实保障力量,得到较快的发展。

  1956年,提出“维护为主,修补为辅”的机场维护工作方针,在学习苏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下发了《空军机场维护工作规范(草案)》,初步规范了机场管理维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1965年,下发了《空军机场维修管理条例(草案)》,提出了“牢固地树立一切为了战斗胜利和为飞行服务的思想”、“维护为主,维护和修理相结合”等10条机场管理维修工作原则,对机场管理保障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规范。此外,先后下发了《养场工作制度》、《场务连养场工作要求》等制度规定,对机场道面、公路、排水设备、夜航灯光及其电源设备、养场机械、工作计划、业务训练等内容提出了要求。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先后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管理规定,为空军飞行保障工作的规范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做好机场抢修工作,空军各级机场和管理部门加强研究部署和科学组织,安排重点作战方向的机场储备抢修物资和器材。一是加强机场抢修力量建设,着重抓好飞机疏散、进洞库、机场抢修、消防灭火、紧急供电等演练。二是组织研究新材料用于抢修机场道面的试验研究。三是初步建立了机场排弹抢修工作的组织原则和实施方法。

  从全面建设到加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实现“空军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机场管理保障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成效明显。

  为全面促进场务保障分队建设,从1981年起,空军开展了场务工作检查评比活动。场务保障优质良好率稳定在99.6%以上,专业训练和业务建设得到了加强。

  1983年,空军机场管理保障部门积极贯彻“三面向、三服务”的方针,狠抓场务保障队伍建设,使得机营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达到新的水平。同时,提出了机场保障实现机械化的目标,积极开展了场务保障装备技术革新,使养场工作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积极推广新型机场灯光和飞机拦阻设备,对保证飞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5年,为加强军民合用机场的统一使用和管理,确保飞行安全,充分发挥现有机场的使用效率,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军民合用机场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不仅保证了部队战备、训练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1991年,颁发了《空军机场管理维修工作条例》,规定了机场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基本内容,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根本依据。

  1993年,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空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空军陆续引进新机、新装,各项建设和改革快速发展。完成了战时机场道面排弹抢修系统建设,关键项目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2002年,在某机场组织了战时机场营房保障演练。此次演练历时114天,是空军机营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层次最高的一次战时机场营房保障综合性演练。    

  2005年初,在空军某靶场组织了机场实弹排除试验,成功探测并排除了8枚航空杀伤弹,检验了机场排弹装备性能和程序方法。2007年,组织了民兵机场抢修分队实兵演练等3次机场排弹抢修演练。这几次演练是在贴近实战条件下,全过程、全要素开展的排弹抢修实兵作业,检验了空军机场战时保障能力,锻炼了队伍,培训了骨干。2008年,组织开展了机场排弹抢修直前准备强化训练,抽组多支机场工兵勤务应急保障队,赴各个任务机场,带动场站保障分队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战场适应性训练,并制定了《应急作战机场保障方案》,达到了“拿出来就能用、照着就能干”的要求。

  科技创新面向新机保障

  随着航空武器装备技术性能的提高和形势任务的需要,空军主战飞机经过3次升级换代,航空兵作战和训练呈现出多机种、远距离、高精度和大强度等特点,对飞行场务保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在空军机场管理系统的努力下,先后研制了三代机场道面弯沉测试车,研编了两项标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道面测试理论体系。累计完成空军、海军、民航及军民合用机场多个场次的测试任务,为我军机场道面的科学管理、合理使用与适时维护提供了可靠数据。

  近年来,机场管理系统加强了设施设备的管理维修,使装备完好率达85%以上。通过60年的经验积累,空军场务保障装备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目前正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由单一功能逐步向高机动、多用途、集成化发展。

  同时,机场管理系统还进一步规范飞行场务保障工作,及时治理了机场飞行环境。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提高和通信导航技术的进步,机场管理保障部门及时补充修订了标准和规范,建立了配套的法规制度。

  针对三代战机起降过程中鸟撞飞机概率增加的问题,鸟撞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全面开展起来。短短几年,由扎草人、挂鸟网、敲锣鼓、鸣鞭炮,发展到猎枪驱鸟、生物驱鸟、生态驱鸟、激光驱鸟、航模驱鸟和复合式驱鸟车等科学综合驱鸟手段,走出了“以治为主,以驱为辅,驱避结合,标本兼治”的新路子。1993年至今,机场系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新型修补材料和修补技术的研究开发,使机场道面维修质量大大提高。未爆弹清障勘察车、数字航弹探测器、铯光泵磁力仪、钻地引爆弹、玻璃钢道面板、高强聚酯道面板等一批机场抢修骨干装备的研制成功,形成了数字航弹探测器和铯光泵磁力仪配合探测地下未爆弹、钻地引爆弹法排除地下未爆弹、玻璃钢道面板法抢修机场道面、高强聚酯道面板抢修联络道等技术方法和组织实施程序。场务保障装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解决了军事斗争准备的急难问题。军用标准和规范的编写对我军机场使用管理、维护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更多关于 我空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