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用最危险方法清除子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9日 06:51  解放军报
烈日下进行搜排作业的中国维和扫雷队员。孙自彬摄
烈日下进行搜排作业的中国维和扫雷队员。孙自彬摄

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分队承担起了为驻地瓦乌市培训机械操作手的任务。这是队员在精心培训苏方人员。史成军摄
    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分队承担起了为驻地瓦乌市培训机械操作手的任务。这是队员在精心培训苏方人员。史成军摄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队员和当地儿童在一起。这样和谐的场景在中国维和部队所在的各个任务区都能见到。罗杨摄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队员和当地儿童在一起。这样和谐的场景在中国维和部队所在的各个任务区都能见到。罗杨摄

  中国蓝盔传友谊

  ■张戈 本报记者吕德胜

  胡锦涛主席2007年2月访问利比里亚期间,专程视察中国赴利维和部队,叮嘱官兵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要关注当地民生,多为当地民众办实事,把中非友好的种子播撒到人民心中。近年来,我各支维和部队认真落实胡主席指示,在完成各项维和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服务驻地群众的活动,不仅成为和平的守卫者,也成为友谊的传播者。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头戴蓝盔的和平、友谊使者。  ——编者

  修路架桥,送医送药,赠送学习用品……中国派驻到联合国各个任务区的维和部队在高标准完成各项维和任务的同时,关注当地民生,开展各种服务驻地群众的活动,体现我国政府促进有关国家和平与发展的诚挚愿望,展示我军和平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架起了一座座承载两国友谊的“桥梁”。

  把助民活动视为政治责任

  我赴苏丹瓦乌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一到当地便能感受到中苏两国之间深厚的友谊。上世纪50年代中国援助苏丹建成的“珠尔桥”,现在仍完好无损地坐落在瓦乌市南部,成为中苏友谊的一个象征。许多当地民众见到佩戴五星红旗臂章的中国维和人员,都会伸出大拇指表示友好。在这种氛围下,官兵们进一步增强了巩固这种友谊的责任感。

  在维和官兵眼中,维和既是军事行动,也是政治、外交行动。自己不仅仅代表着联合国,还代表着军队和国家的形象,在完成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时,也要为增进与驻在国的友谊做出贡献。

  尼亚拉是苏丹第二大城市,中国驻苏丹大使李成文到这里考察后,决定捐资兴建麦加小学新校区,经战区批准,施工任务交给了中国赴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官兵们以强烈的责任感组织施工,任何一项达不到最高施工标准都要返工。队长邓世武说,“不这样做,就是对苏丹人民不负责,对中苏友谊不负责!”

  刚果(金)东部城市布卡武有一个国际SOS儿童村,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自年初以来开展了各种帮建活动。队长魏敦宏说,“我们不仅要带来和平,更要送去希望!这都是我们的责任!”

  用助民行动换来理解尊重

  苏丹当地时间5月21日下午,在南达尔富尔首府尼亚拉市的福山小镇,完成勘测任务的我维和打井中队官兵正要回撤时,遭遇到一场特大沙尘暴。官兵们有些懊恼:沙尘暴过后,当天测定的点位肯定已无迹可觅,一天的辛苦就要白费了。然而,沙尘暴过后,大家却惊奇地发现,每个勘测点位竟然都有当地群众在坚守,而当时没来得及撤收的勘测器材也被他们保护得好好的!

  这样的礼遇并非开始就有。任务区的民众看到外国军队常驻自己国家,多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最初进行勘测时,当地一些群众并不理解,时常在一夜之间把打井官兵辛苦勘测的点位全部抹掉。

  相比之下,我第三批赴苏丹瓦乌维和工兵部队遭遇的情况更为危险。一次,当地一些民众以取土破坏了他们的土地为由,包围了我作业人员,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好在维和部队及时提供了当地政府的取土批文,并请来联苏团的民事官员及当地的部族首领向群众作解释工作,才取得了他们的理解。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国维和官兵在加强解释工作的同时,在便民助民方面拿出了更多的实际行动。看到自己的村庄修通了道路、驻地学校的孩子们有了新的学习用品、当地医院来了中国的专家,任务区驻地的民众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维和官兵的真诚,开始打心眼里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朋友。迷路时指路、施工时送水、回国前慰问……就这样,中国维和官兵凭借自己长期的真心付出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把助民功夫用到根子上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维和部队的直接援助在时间和数量上毕竟有限,因此,中国维和官兵更注重通过传授技术、改善环境等方式提高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改善官兵伙食,许多维和部队都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成功种出了许多种蔬菜。这一成功经验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赴利比里亚、苏丹以及刚果(金)的维和部队都派出人员,详细地为当地群众讲解如何改良土壤、如何种菜施肥、如何灭虫,并且把菜籽作为礼物赠送给当地群众。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开垦的那块菜地,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友谊园”。

  水和土地是发展的基础。鉴于当地水资源极其匮乏的状况,我赴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专门编制了打井中队。一年半时间来,中队官兵先后勘测点位167个,成功打出3口供水井,缓解了当地用水紧张。而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则积极投入当地的人道主义扫雷任务,清排出的10多万平方米安全土地移交给当地村民后,产生了巨大的生产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将助民传统长期传递下去

  2月20日20时,中国第四批和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医疗分队在瓦乌UN城的驻地举行交接仪式。两批分队的队长王志敏和于大海分别在交接文件上签字。交接过后,王志敏又细心地交待,瓦乌孤儿院的孩子又该去看一下了,对瓦乌平民医院的技术帮带最好坚持下去,附近部落里几个病号的情况也要及时关注一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国维和部队的任务期通常为8个月,每一次轮换,不仅是维和任务的交接,更有助民爱民的传承。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平说,中国维和部队只要在任务区一天,便民助民活动就要搞一天,就要当一天流动的“友谊使者”。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的驻地在大吉德州的绥德鲁,部队一批批地轮换,但修学校、修球场、修市场、修跑道之类的事情几乎干了个遍,“健康路”、“和平桥”、“友好市场”、“戈林维尔大道”等等都是中国维和部队修好后取的名字。

  我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已经轮换到了第九批,但为当地民众做好事的传统一直没变。工兵分队的营区位于该国东部南基伍省省会布卡武的基伍湖畔,因为三面环水,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中国半岛”。如今,“中国半岛”这个标注已经出现在了当地的地图上。

  SOS儿童村的笑声

  ■徐峰 武国强

  5月24日上午,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的官兵们再次带着药品和学习用品,来到驻地布卡武的国际SOS儿童村,和这里的孩子们一起联欢,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儿童节。

  这个儿童村收留着周边几个国家的200多名孤儿。由于经费紧张,儿童村有时连孩子们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医疗分队从今年初开始展开了一系列帮建儿童村的活动。半年来,医疗队员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看望孩子们。

  队员们一下救护车,孩子们便围了上来,两岁大的艾纳儿更是高兴地扑到魏敦宏队长的怀中。艾纳儿还扭着屁股给队员们跳舞,稚气的动作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个好用吗?”医生麻林指着操场旁边的乒乓球桌,向儿童村的志愿者巴耶老师问道。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童年快乐,麻林放弃了每周仅有一天的休息日,用两个月时间制作了一台乒乓球桌和一副篮球架。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制作的过程相当艰难,几乎都是一点点靠手工做出来的。“好用!好用!孩子们可喜欢了,总是抢着来玩,还要向你们学习乒乓球技术呢!”巴耶老师高兴地说。

  “你的相机真好!看,这是给孩子们建立的档案!”儿童村村长西哈纳边说边拿出几本装订好的册子给魏敦宏队长看。儿童村非常想给孩子们建立一个系统的成长档案,却一直因为没有相机拍照片而发愁。得知此情况后,魏敦宏二话没说便将自己出国时携带的一台崭新的数码相机送给了儿童村。

  随行的军医杨兴奎拉着一名叫安德贝的四岁男孩儿,细心地问他胳膊恢复的情况。安德贝是今年初被送到儿童村的,当时他的右胳膊已经骨折了二十几天没有医治,开始出现严重肿胀和皮肤淤黑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便有坏死截肢的危险。分队及时给安德贝作了消肿及牵引处理,随后又为其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保住了他的胳膊。在杨兴奎医生的示意下,安德贝用力甩了几圈胳膊,并做了几个屈臂动作。显然,他的伤势已经恢复,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了。

  儿童村的医生玛丽安急切地拉着医疗分队军医梁海霞和护士长唐礼丽,向她俩请教起儿童病治疗和护理中遇到的新问题。玛丽安是医疗分队为提高儿童村的自身救治能力培训的两名医护人员之一。培训中,梁海霞和唐礼丽总是耐心地从基本的药理知识讲起,沟通有困难时甚至让对方在自己的身上做检查和学习扎针。4个多月下来,这两名医护人员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儿常见病的诊疗方法和用药知识。

  帮建联谊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尽管大家都依依不舍,但孩子们的笑声已成为最令中国维和官兵感到欣慰的声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 维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