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林褚、记者颜军报道:“啪!”“啪!”两发红色信号弹从鄂北某空降兵训练场腾空而起,空降兵某通信分队从天而降,立足未稳就遭到“敌人”的脉冲炸弹袭击和电磁干扰,该分队数字化小组成员立即启动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搭建战时通信网。5分钟后,指挥系统恢复正常。这是空降兵某部5月下旬在陌生地域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检验通信兵应急处置能力的场景。
在演练现场,记者看到,航空兵以强大火力开辟空降场后,一架大型运输机飞临演练场上空,近百名全副武装的官兵携带部分通信装备跃出机舱,直插“敌”后。演习地域陌生复杂,沟渠、山谷、悬崖纵横交错,林木茂密,给官兵带来极大挑战:建立有线通信难度大,通信枢纽开设与转移速度慢。
然而,仅仅15分钟左右,官兵们就开通了无线指挥网、协同网和隐蔽网。突然,有线通信线路遭“敌”破坏,战场通信联络中断。瞬间,接力分队又迅速开通3个接力站,恢复了通信联络。不久,“敌”又实施电磁干扰,刚刚恢复的通信联络又陷于瘫痪。空降通信分队随机应变,交替运用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接力通信等多种保障手段,组成四通八达的战场通信网,使指挥联络始终畅通无阻。
据悉,这支空降通信分队在演练中通常佩带便携电台实施空降,承担着远程通信和战时作战指挥保障重任。4月以来,该部按照新大纲要求,结合通信分队担负的特殊任务,采取“小专业、大集中”的方式,把所有通信分队集中到一起进行强化训练;把部队拉到陌生地域,打破营连建制,按照实战要求进行超常规组训,有效解决了新老通信装备不兼容、抗干扰方式单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