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晔飞
据新华社5月5日报道,解放军将于今年下半年,集中两个月时间,连续组织由4个军区和空军参加的代号为“跨越-2009”的跨区基地实兵系列演习。届时,4个军区的4个建制师,近5万参演兵力将进行我军历史上首次最大规模的跨区基地实兵系列演习,空军和陆航部队也将出动部分兵力和多种机型参加演习。演习计划动用各种车辆和大型武器装备之多,部队机动总里程之长,都堪称解放军历次军演之最。
战略投送能力是军队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基础。“跨越-2009”是我军“走得远”、“走得快”的时代呼唤
“兵之情贵速,乘人不及。”战略投送在军队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排序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战略投送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基本标志,是国家战略威慑力的重要基础,是军队实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必不可少的力量支撑。
一支军队是不是具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并不在于规模有多大,兵力有多少,而在于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能够投入多少兵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军注重的是“屯兵驻防”,特点上是“分兵把口,守土有责”,对远程投送和战略机动重视不够,致使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明显滞后。如果连作战力量都无法投送,那就谈不上什么作战问题,更谈不上打赢问题。所以机动是近年来我军演习高度关注的课目,而且尤其强调跨区机动。
2006年9月我国陆军首次组织跨区机动演习;2007年8月,我军又组织长途机动到俄罗斯境内,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2008年8月,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旅也是长途机动,与北京军区某部进行了一场对抗演习。而这一次,4个齐装满员的作战师要携带大批重型装备,配合空军、航空兵部队进行纵横万里大规模机动,能不能顺畅进行,对我军来说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对战略机动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当前,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我们迫切需要确保战略资源和战略通道的安全,以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利益。这就更需要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
去年汶川大地震,尽管我军在很短时间内就向灾区调集了十多万兵力,初步显示了我们的战略投送能力。但与作战任务不同,这种非战争军事行动部队是没有带重装备的。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军正在循序渐进提高战略投送能力。从2006年一个旅几千人,到这次同时出动4个师几万人,应该说我军不仅能够“走得动”,而且要能“走得快”、“走得远”。
可以肯定的是,“跨越-2009”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演习,是对我军是否具备“走得动”、“走得快”、“走得远”,是不是一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遂行远程战略任务的精锐之师的大检阅。
当前,联合作战正在向战术级延伸。“跨越-2009”是对我军陆空联合作战进入战术层次的一大检验,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对指挥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新挑战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始终是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检验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水平的最重要尺度。
能力建设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战斗力标准。它是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直接牵引,标准越接近实战,就越有利于解决能力建设实践滞后于实战需求的问题。“跨越-2009”演习有4个建制师,参演人员近5万人,还有6万台车辆和大型装备参演,这说明参演部队基本是全员全装参加演习,是一个很贴近实战的演习。
与以往不同的是,“跨越-2009”是空军和陆航部队出动部分兵力和多种机型直接参与演习行动。这样演习更加贴近实际作战情况,训练的合成化程度更高,也有利于我军训练和作战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和挺进。特别是陆空联合作战进入战术层次,对指挥员能力素质更提出了新的挑战。联合指挥员不仅要筹划好空中战斗力量的使用和陆空战斗群队的精确协同,还要努力掌握空军等军兵种的理论知识和作战原则,这样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以前,我军组织陆空联合演习,受思想观念、编制体制、指挥手段等多种因素限制,空军通常只是派一两名联络员作为“代表”到陆军指挥所“受领任务”,名为联合,实质依旧是按照合同战斗的方法组织战斗,依旧是陆军“一家独大”。如今,当两个以上军种的战术兵团,在战役编成内进行联合作战时,战役与战术行动交叉兼融,战术手段往往直接达成战役目的,因而既有战役的下延,也有战术的提升。这种特色鲜明的联合作战,显然就不能简单沿用以往战术兵团进行合同战斗的方式方法,也不能照搬照套联合战役的方式方法,而是有其特定的研究内容。
从实战需要出发,“跨越-2009”能否打破行政编制,按作战指挥进行编组,将空军作战小组、地面指挥组和地面联络员等融入陆军师团营连各级指挥所的指挥中心、情报中心和火力中心等作战要素中,构建起各级联合指挥机构,切实实现层层联合决策,时时联合行动,共同完成主要战斗任务,我们将拭目以待。
实兵演习,是除了实战外最能检验战斗力的一种方式。“跨越-2009”与传统一支部队的单一演习相比,对战场组织指挥提出了更高要求
演习,是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和行动的演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组织实战条件下大规模的联合演习,是强国军队普遍采取的措施。
目前,世界军事强国都在进行军事变革,组建联合作战集团,增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适应信息化战争。而我国的7大军区是在以前10大军区的模式上缩编而成的,从本质上看,是立足于区域防守的理念,部队力量被分散了。因此,以往我军的演习大都是各大军区下属的单支部队单兵种的演习,而“跨越-2009”则明显不同,由于涉及多军种、多兵种和四大军区,需要组建类似联合指挥机构实现跨区指挥,也便于为今后我军指挥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摸索经验,为锻炼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奠定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看,“跨越-2009”将真正演练联合作战与联合指挥能力的生成。因此,与我军以往的历次合同战术演习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联合”意味、“探索”意味十分浓厚。
另外,如此大规模的实兵演练,对战场组织指挥要求很高。一是组织工作非常复杂。“跨越-2009”为多军兵种联合演习,组织协调工作量相当繁重。部队拉动的全程都要担负大量“作战”的任务,有很多未知的对抗课目。面对复杂战场情况,指挥员能否正确决策?面对电磁干扰,作战命令能否及时下达和执行?这些既考验各级指挥员、指挥机关的临机应变能力,同时也考验我军近年来部队信息化作战水平的建设效果。
加之这么多部队同时进行远程机动,不光要考虑人的吃住行的问题,还有车辆装备的油料、弹药、维修等很多问题。对原有的保障理念、保障体系也是一次新的考验。
训练,是加快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跨越-2009”是我军落实新一代训练大纲的重要实践,我军整体作战能力将在检验中提升
从今年1月1日起,全军和武警部队正式按照新编修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组训。这标志着我军推进军事训练从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进入崭新阶段。
而“跨越-2009”则是我军新一代训练大纲颁布后的首次大规模联合演习。演习将围绕贯彻落实新大纲,着眼全面检验和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展开,突出指挥决策方式、陆空协同作战、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机降突击作战、模拟对抗、多专业综合等六个方面的演练内容,全面检验和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
按照新大纲要求,部队在演习过程中,演习导演部将组织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人员组成评估导调机构,全程运用“陆军部队演习评估系统”,对参演部队的首长机关指挥控制活动和部队战斗行动进行量化评估,以准确收集部队演习的真实数据,检验部队的真实战力。
应该说,组织跨区基地训练演习,是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要求、创新组训方式方法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提高部队全域作战能力、贯彻落实新的训练大纲、发挥基地综合效益的实际举措和有效途径。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准确把握我军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新内涵,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鲜明特征和内在规律,把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推向新阶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跨越-2009”,是个意味深长的代号。在这里,我们预祝演习圆满成功,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实现新的“跨越”。
相关专题:我军首次4大军区联合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