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陆军训练基地采用好莱坞特效场景打造士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2日 16:08  中国新闻网
一辆美军军车“遇袭”,伤兵在呼救。(美国《侨报》/邱晨摄)
一辆美军军车“遇袭”,伤兵在呼救。 (美国《侨报》/邱晨摄)

两名“伤兵”在幕后化妆准备上场。(美国《侨报》/邱晨摄)
两名“伤兵”在幕后化妆准备上场。 (美国《侨报》/邱晨摄)

  中新网2月2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对于平民百姓,莫哈维沙漠中的尔湾堡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是个神秘莫测的地方,在这方圆1000平方英里的沙漠中,美军如何打造自己的士兵始终是个谜。为了揭开尔湾堡训练中心的神秘面纱,《侨报》记者日前在尔湾堡探营,深入美军训练现场12小时,眼界大开。

  从加州走向“伊拉克战场”

  由老兵戴勒(KEN DRYLIE)当向导,周一一早记者戴上钢盔跳上悍马战车,从加州的尔湾堡美军训练中心出发,向无边的莫哈维沙漠纵深处疾驶。

  悍马战车在沙漠上行驶几乎不需有路,实际上荒漠之中也没有什么路,车不过是沿着前面的车辙印走。远处偶尔可看到几只土狼和撞毁了的车辆,天边不时有阿帕奇战斗直升机低空掠过。

  莫哈维沙漠的地理、气候环境与伊拉克很像,只是伊拉克夏天更热些。据在伊拉克战场上服过役的士兵说,那里的气温有时可高达150华氏度。当然,莫哈维沙漠中的沙尘暴与伊拉克的沙尘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荒漠上地形很复杂,有戈壁、山谷及干涸的湖泊,沙土和岩石组成的沙丘随处可见。除了一些适合沙漠生长的低矮草丛外,一路上似乎再没看到其它植物。

  20分钟后,地平线尽头隐约看到蓝色的圆圆尖尖的清真寺屋顶以及周围的一片村落。再向前走,看到了路牌,写着阿拉伯语的路牌。车轮下逐渐有了“马路”,一座名叫MEDINA WASL的“伊拉克村镇”也在眼前了。

  这座小镇有两条十字交叉的马路,十字路口中央矗立着一座从伊拉克运来的神像,小镇中心有宾馆、饭店和医院,镇内的人身着阿拉伯人的服装在店内店外忙碌着。

  小镇的街道上到处是贩卖蔬菜、牛羊肉及面包和粮食的店铺,偶尔也会遇到推着手推车,叫卖洋铁皮器皿的小贩。围着头巾的妇女操着阿拉伯语向游人推销各种食物、鲜花以及特有的工艺品。每条街道上都能看到背着AK-47冲锋枪的伊拉克警察,镇上的人都讲阿拉伯语。若不是墙壁上的弹洞和街边随处可见的弹壳,人们不会意识到已经进入了“战区”。

  “实地”体验巷战八分钟

  把悍马车停在镇外“美军控制区”,我便和老兵戴勒进镇“闲逛”。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震耳欲聋,惊心动魄!戴勒急忙示意记者跟他登上镇中的一处二层楼房。

  隔着窗户,记者看到一辆在镇上“巡逻”的美军战车被“敌军”的“路边炸弹”炸翻在马路边,几名被炸断四肢的美国兵倒在地上哭嚎,被炸断的残肢横七竖八散落在街边,一名士兵的断肢股动脉向外喷着鲜血。

  此刻小镇秩序大乱,人们冲进建筑物躲避,警察立即准备应对敌军狙击手的袭击。

  约1分钟后,美军装甲车、运兵车和一辆救护车忽然从沙漠中出现,赶往“遇袭”地点,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美军救援人员冲到伤员身边实施止血急救,然后立即将“伤员”抢救上装甲救护车。在数分钟的救援过程中,远处的二层楼建筑物中不时飞来“反美武装”的火箭弹,抢救伤员的现场附近爆炸声不断。此时,四面八方任何地方都可能射出冷枪。

  美军士兵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冲出装甲车,在小巷中清剿“反美武装”。他们几乎搜查了所有可能藏有“敌军”的房屋,偶尔还会遇到“敌人”的阻击。

  在约8分钟内,救护人员将伤病抢救上车,然后撤退到相对安全的沙漠中联络直升飞机增援。美军直升机看到沙漠中导向的烟雾后立即赶到,将伤员送往战地医院,经紧急处理后,伤员再乘坐直升机飞往后方的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老兵戴勒一生戎马不后悔

  老兵肯·戴勒1979年高中毕业即参军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涯,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兵。今年4月,他在军中服役的时间将整整30年,他很满足,从未后悔过。

  在过去30年中,美军至少经历了上世纪末的海湾、波黑战争和本世纪初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可老兵戴勒从未上过战场,他所在部队最远的驻防阵地是夏威夷。

  戎马一生的老兵却未上过战场,为此2003年戴勒从现役转为后备役时曾向部队首长表示过遗憾。没想到首长却反过来安慰他说,不用说抱歉,毕竟夏威夷也是要人驻守的嘛。

  戴勒出生在洛杉矶县华人聚居地天普市,他祖父在世时在柯维纳附近拥有大片棉田。大概是受祖父的影响,戴勒喜欢田野、喜欢空旷的沙漠和其中的野生物。

  戴勒的家正好位于洛杉矶市和尔湾堡的中间,向西70英里是喧嚣的大都市,向东70英里是荒漠中的美军训练中心,他每天开车东行上班,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未厌倦过。他知道盛夏荒漠中的土狼聚集在什么地方饮水、春天哪片沙丘的野花最茂盛,他总是随身携带两台专业相机,随时准备捕捉沙漠中的美景。

  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戴勒在执行任务的路上遇到了莫哈维沙漠旱龟——一种濒危珍贵的受保护动物。为了避免这只小动物在军车、坦克出没无常的沙漠上发生意外,戴勒脱下刚刚新买的昂贵衬衣,将这只小动物拖到了安全地带。戴勒解释说,这种珍稀动物不能用手碰,因为人手上的细菌或病毒会威胁旱龟的生命。

  中午时分,记者和老兵的悍马车停在了“伊拉克”的另一个村镇MEDINA JABAL。在当地“美军控制区”大嚼着士兵制作的牛肉汉堡时,记者和老兵的话题又回到了战争上。

  好莱坞专业公司设计“战场”

  美国军事训练基地近来推出“情景演练”,追求逼真效果,强调境外战场文化环境中的实弹训练。为此,“好莱坞特效”成为军方打造士兵的有效手段。

  洛杉矶东北百余英里外的莫哈维沙漠腹地,有一座被人称为尔湾堡的城镇,这即是美军训练中心所在地。近年来,由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的需要,尔湾堡附近的沙漠上已建起了十几座伊拉克的村镇,那里是训练士兵在美国本土了解伊拉克战场的理想之地。

  “训练中心已建设了40条训练内容不同的巷道,” 训练中心官员沃茨塔夫(JOHN WAGSTAFFE)介绍说。这些巷道的建设是请好莱坞的专业公司设计的,巷道内的建筑、树木、语言文字、流通的钱币及食物都要按照伊拉克的村庄内同样物品设计。“在这些村庄里照的像要和伊拉克的村庄里照的像无差别。”在这些巷道中居住的村民大多是伊拉克裔美国人,少数人是伊战后来美的伊拉克人。

  这些巷道是巷战训练的理想之地,此外也是了解伊拉克文化的理想之地。“尊重伊斯兰文化是打胜伊战的重要因素,”负责设计训练中心伊拉克村庄的LEXICON公司文化事物主任巴娜哈伊(ALU BANARJI)说。伊斯兰教中的一些禁忌是西方士兵不了解的,如美国男士兵不可触碰伊拉克女子,即使是那位女子受了伤也不可以触碰。

  训练中心的总指挥官哈格鲁夫(SAMMIE HARGROVE),去年12月才从伊拉克返回训练中心。他经常深入战区,目的是让训练中心的设施——那些村庄和巷道更“逼真”。他的哲学是,这些村镇越逼真,在这些“情景”中训练过的士兵就越容易适应伊拉克战场。

  19岁的新兵兹莫曼(JESSE ZIMMERMAN)一个月后就要驻军伊拉克了。他说,这种好莱坞效果的训练场所让他增强了驻军伊拉克的信心。他的战友,已有五年军龄的萨普尔(RAYMOND SAMPLE)表示,这种逼真的训练即使对他这种在伊拉克服过27个月兵役的老兵也仍然很有帮助。

  训练中心官员戴勒(KEN DRYLIE)说,这些巷道和村落可根据战争的需要随时改变,如果战略重心转至阿富汗,这些村落即可变成阿富汗的村落,当然最困难的事是要找到阿裔的村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美国陆军 训练基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