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元老之一,杨在提到60多年前的美国之行时仍显露出憧憬和兴奋:他参与监造了一艘2.2万吨的航空母舰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徐笛、山旭 | 上海报道
驻扎黄浦江畔一个多世纪后,江南造船厂恋恋不舍地选择了离开,迁往长兴岛。
此次执行护航任务的两艘军舰“海口”舰和“武汉”舰均由江南造船厂总装。
整整140年前,1868年9月28日,由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清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造的中国第一艘兵轮“恬吉”号在吴淞口下水试航。报载,“上海军民无不欣喜,沪上原有轮船数只皆系买之西人,兹此船乃本国始初自造也”。
此次军舰远航,92岁的中科院院士、曾在江南造船厂任工程师的杨“激动得很”。他说,对于造船,中国人理应怀着更高的期待。
美国曾向江南造船厂下过万吨运输舰订单
江南造船博物馆中至今还存有李鸿章的奏折,泛黄纸面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见: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65年6月,李鸿章以六万两白银买下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所有机器设备、原料和工具,并将工厂重新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后由于美国不允许在虹口租界生产军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1867年9月在濒临黄浦江的高昌庙征地70亩建设新厂房。自此,生产军火与造船开始并重。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在1865年至1885年间所建的20个近代军工厂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1905年4月,造船业务正式从江南制造总局划分出来,局坞分家后成立了“江南船坞”,专职造船。
在杨看来,中国近代造船业一直以仿制为主,走的是“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之路。
不为人知的是,早在1918年,美国为应对一战曾向江南造船厂下过订单:建造4艘万吨级运输舰。
两年后,“官府”号等4艘起着中国名字的美国船陆续下水。这批万吨舰船乃是中国近代造船业的重大突破,中外报刊竞相报道称“除日本不计外,乃为远东从来所造最大之船”,“中国产业史,乃开一新纪元”。事实上要不是因为一战结束,当时名为海军江南造船所的江南造船厂,还打算再建造4到8艘。
在美国监造航空母舰
从外国购买二三流军舰成为民国政府发展海军的主要办法。那个时代中国憧憬的某种无奈也体现在杨身上。
杨的父亲是同盟会早期会员,毕业于北大法律系,但在事业上始终没有发展。他一直认为原因是自己没有出国留学,于是在1935年把18岁的杨送到英国。
曾目睹广州口岸商船云集的杨,对船有种强烈的好奇,他选择了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那时出国留学的中国人不少,但攻读造船却寥寥无几。”他说。
5年后杨回国时,江南造船厂已被侵华日军改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1944年11月,抗战胜利的曙光初现。杨随民国任命的海军江南造船所所长马德骥到美国学习新技术,考察海军装备。
讲到这里,杨连称幸运---他在费城海军造船厂与一位年轻的监造师共同工作,他们监造的是一艘排水量为2.2万吨的航空母舰。
美国之行让杨大开眼界:那些巨大的造船厂有四五万名工人,是抗战前江南造船厂的数倍。
杨在那里一直工作到航空母舰下水。“全过程基本弄明白了,受益匪浅,为回国做了准备。”不过,杨知道,建设航空母舰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是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
1946年初,杨回国到江南厂担任工程师。由于军费紧张,3年间江南造船厂并未建设大型军舰。事实上,到1949年以前,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最好的军舰就是2400多吨的“平海”号轻巡洋舰,它也代表了当时中国军工船舶业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