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舰12月26日电 题:新华社随舰记者手记:“武汉”号初体验
新华社记者朱鸿亮
12月25日,我们进入三亚某军港,舰艇编队宣布的第一道命令是:编队临时党委已经成立,每个人都被划入相应的党小组。
舰艇编队副总指挥殷敦平少将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任务状态。记者既是编队的成员,也是战斗员。一切行动,须服从命令。”
将军一身戎装,眼中略带血丝。几天来,他和全体官兵一起连续加班,反复检查任务准备的各个环节——这个时候,他没有时间说更多的客套话,也没有时间向我们介绍太多的情况。
简短的会议后,大巴载着我们直赴3艘军舰停泊的码头。
虽然坐着挂有海军军牌的车,进入码头时还是被战士拦了下来。随行的海军军官告诉我们,即便是本单位的车,进入这个区域也需要事先通报。
车子缓缓驶入。不远处,“海口”号、“武汉”号在左侧一字排开,“微山湖”号在右侧停靠。海风过处,波浪阵阵,军舰整装待发。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指挥舰“武汉”号跟前。带着兴奋,我大步走上舷梯,甲板上两名身着白色海军服的战士持枪站立。战士身后,绿色的直升机与远方的青山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今天,我们将从这里起航,跟随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赴远洋执行军事任务。
一名战士领着我往舱内走。头顶一条条管道蜿蜒向前,两边墙壁上挂着各式宣传画。穿过一个又一个舱门,左转、右转、向前、向前……我们仿佛置身迷宫。若不是有人带队,我是断然找不到自己住处的。
我住的是一个单人间,现在安排两人合住。10平方米左右的室内,除了桌椅、上下铺、衣柜、卫生间外,剩下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更何况,我的行李很多,三脚架、摄像机、海事卫星等不少大家伙也占了很大的空间。不过,即便如此,住这样的房间已是相当高的礼遇。舰上许多宿舍的条件更加艰苦,空间更加狭小。
接下来,我来到甲板上调试设备,笔记本电脑、铱星电话、车载海事卫星一一试过。忙乎了半天,抬起头,我猛然发现船体原来一直在轻微晃动。这时,我感觉有点头晕,肚子也有点饿了。
午餐时间已到,舰上的午餐非常丰富,有红烧排骨、清炖鸡翅、小炒白菜、蒸莴笋等。于是,我美美地饱餐一顿。坐在一旁的军官看着我直笑:“再过一段时间,就没有这个胃口了。”
他指的是晕船。据说,基本上每个出海的人都要经过这个过程,眩晕、呕吐,再眩晕、再呕吐……晕船严重的,甚至连续一周躺在床上下不来。
另一名军官补充说,时间久了,不晕船也吃不下。
不管怎样,看来在接下来的某个时间,我将会非常怀念今天的这顿美餐。
相关专题: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