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军队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 07:08  解放军报

  四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事关永葆我军的先进性,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后,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新挑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给部队建设带来深刻影响的新情况,邓小平同志要求,军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江泽民同志提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确保官兵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胡主席把我军优良传统概括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并多次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要始终关注、抓住不放。我军在建设发展中坚决贯彻这一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进一步巩固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思想基础,保持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五是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我军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化”建设协调发展,才能确保我军打得赢、不变质。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使“三化”总目标具体化。胡主席进一步强调,加强全面建设是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我军建设坚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实现了全面发展、协调推进。

  六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重要思想。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要求军队建设必须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战斗力建设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方针,要求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位置,努力实现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根据质量建设要求,我军确立了科技强军战略,大力加强国防科研,改善武器装备,提高官兵科技素质,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军队建设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七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思想。把改革作为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军队建设指导上贯穿始终的重要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军队要提高战斗力,不“消肿”不行;要“消肿”,不改革体制不行。江泽民同志敏锐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提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胡主席进一步提出,要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和国内改革发展大势,进一步加大国防和军队改革力度,解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上制约军队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国防和军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坚持贯穿了改革这条主线,我军建设不断迈出新的发展步伐。

  八是坚持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思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必然引起战争形态、战争样式发生革命性变革。在科学把握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军事斗争准备的方针原则,关系国家安危、民族生存。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要坚持人民战争、立足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战争的基本形态,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以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军队现代化建设。胡主席强调,要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在各种复杂形势下能够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实践证明,这些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了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科学遵循,指导我军军事能力建设实现了新的跃升。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宝贵启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精神

  历史启迪未来。回顾总结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军事理论创新,促进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军事领域是最少禁忌、最少保守的领域。战争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到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军事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推动军事实践创新的行动指针,也是进一步发展军事理论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军事实践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敢于超越前人已经达到的理论高度,敢于得出前人不曾得出的结论,才能不断开辟军事理论的新境界。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问题“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在着眼解决军事实践提出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也是在指导推动军事实践发展中体现科学价值和巨大威力的。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突破口,是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的真谛。实现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必须注重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把推动军事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归宿。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予以回答和解决。我们应当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紧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需求,在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实践中实现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

  识天宜听风,临流须观澜。军事理论正确引领军事实践,还需要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大势。这既包括研究世界上军事实践、军事技术发展潮流,也包括研究世界上军事思想发展潮流。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军事发展趋势为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观察当代军事运动规律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正由于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才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同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正是通过坚持正确处理借鉴外军经验与坚持我军特色的关系,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四个字,本身就包含着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也是一个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包含着坚持和创造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蕴含着共产党人处理军事问题的根本立场、基本原则,以及进行军事斗争的高超艺术,必须始终坚持;同时,又必须适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不断以新的内容充实它、丰富它,确保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在新的历史平台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新统一。(刘新如 林乘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军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