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区最近这些年一直是巴基斯坦这个"反恐前线国家"十分敏感的地区。巴安全部队10月19日在西北边境省的部落区展开军事行动,打死数十名武装分子。18日,巴官方还对外公布在西北地区抓获了168名外国武装分子。而《环球时报》记者前不久去的正是抓获这些人的巴焦尔地区。记者此前曾3次前往西北边境省的部落区,但这一次记者与塔利班零距离接触,亲眼目睹了巴军方在部落区与武装分子的较量,感受到当地人对国家的认同,并渴望过上安宁的日子。
"塔利班战俘事先已被洗脑"
9月26日,在巴基斯坦三军公关部的安排下,30名外国记者和12名外国媒体在巴基斯坦的当地雇员乘坐两架军用直升机前往巴安全部队与塔利班鏖战正酣的西北边境省巴焦尔地区。巴三军公关部主任、军方发言人阿塔尔少将在路上数次告诫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随时可能遇到塔利班。"
反塔利班武装高喊"巴基斯坦万岁"
部落区的人痛恨塔利班,但由于地处反恐前线,当地的情况又很复杂。在采访中,记者们还被"邀请"上了战场,一位陆军营长告诉我们:"战场距离你们是1.5到3公里远,因为是陆军与塔利班武装对射,一般来说,对方不会袭击到你们。"据他讲,我们所在的院子就是3天前从塔利班手中夺来的。巴安全部队狙击手躲在院墙后,半蹲着向远处瞄准。由于安全原因,我们不能直接近距离观测战场,但通过望远镜依稀可见战场上的对射场面,激烈的枪声也十分刺耳。巴军方反恐专家优素福·扎伊少校告诉记者:"在与武装分子的对射中,军方总是处于优势,因为他们的武器不行。但反恐绝非易事,武装分子抵抗很顽强,另外他们很容易混入到一般部落人群中去,要想不误伤民众也有难度。"
阿塔尔少将担心记者们的安全,一再要求我们动作要快,不要久留。在巴陆军军官的指引下,记者们穿越多个危险地带,最后来到一个大市场,那里正聚集着600多名亲政府、反塔利班的部落武装成员。这个部落武装乌尔都语的名字叫"拉什卡",但因为同属于部落人,他们的长相和穿着与媒体报道中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差不多。看到记者到来,当地行政长官发表了即席讲话,接着拉什卡战士齐声高喊"巴基斯坦万岁",并挥舞手中的手枪、步枪、冲锋枪等各式武器以壮声势。当整个会场情绪达到高潮时,巴方军官立即招呼我们赶紧上车。记者们感到很诧异,这些人不是反塔利班的吗,为什么要害怕他们?一位少校悄声对记者说:"这里的民众还没有明确的政治理念,现在是拉什卡,十分钟以后,不一定听了谁的煽动,也可能就自动加入塔利班了。"记者们乘车离去时,拉什卡战士挥动武器表示欢送。同是部落人,一面是被人形容为凶神恶煞的塔利班,一面是手持钢枪、高呼爱国的拉什卡战士,部落区的见闻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警察总监建议记者"扮成塔利班的样子"
记者与部落区的紧密接触到此还没有完。10月7日,记者因为工作需要去了趟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是指巴基斯坦与中国接壤的地区,紧挨着巴西北边境省。巴基斯坦北部地区首府吉尔吉特距中国边界大约150公里,在当地生活着800多名维吾尔族华人和一些塔吉克族华人。由于天气原因,飞机无法安全起降,记者只能经陆路返回伊斯兰堡,其中大约300多公里要途经西北边境省的塔利班活跃区。出发前,当地维族华人克尤木先生热情相助,找当地警察总监看能帮记者什么忙。警察总监先是建议记者说"要不要化装,装扮成塔利班的样子",后又承诺"每50公里有一个警察梯次保护你们"。
一路上,记者既没有扮成塔利班,也没有得到沿途警察的梯次保护。经过西北边境省的一些地方时,随行的巴基斯坦司机告诉记者,"这里过去也有过战斗,塔利班分子经常光顾这里的茶馆和饭店,然后弄一点事就销声匿迹了"。在长途奔袭700公里后,记者有惊无险地穿越了塔利班的活跃区,安全回到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部落区有两大块
巴基斯坦部落区大致分为两块。其中一块位于巴基斯坦南部地广人稀的俾路支斯坦省。俾路支斯坦东部活跃着布格提、马里和蒙哥尔3个大部落,都是俾路支人。当地的部落制度又叫"萨达尔制度",类似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萨达尔即部落首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3个部落的极端色彩都不重,但他们当中的武装分子也采取一些恐怖手段,包括最近两年袭击瓜达尔港和哈博地区中国工程师车队等。不过,这些武装分子还不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