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敬坡 通讯员 周学军 谌付刚
昨夜,“神七”发射前,南太平洋一个强大的温带气旋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向在该海域执行任务的“远望二号”测量船袭来。
此刻,北京指挥部电话频频,船上紧张的空气让人透不过气。
气象队队长孙涛把最新的气象预报图用投影仪打在了墙上,“任务海区中心风力将达9级,涌浪超过4米”。
这已是“远望二号”进入南太平洋以来,第三次与风暴捉迷藏了。“远望二号”下水已满30年,很多设备老化,能否经得起这次考验,大家的心悬到了嗓子眼。
“躲还是要躲,必须既不能让船受损,又要保证按时到达任务海域!”随船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计划部副部长程宇锋对该船党委书记潘永猛说。
临战变阵乃兵家大忌,何况时间已异常紧迫,尤其到新的测控区,原定的测控方案、设备各项参数指标都要变——变幻莫测的海况,变来变去的数据,能行吗?
船长吴锦高说:“没有问题,只要方案确定下来,我们边赶边做准备。”
天上“神舟”翱翔,海上“远望”紧追。9月25日晚21时40分,两艘船在波推浪涌的南太平洋任务海域上空终于用电波与“神舟”牵住了“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完成一个弧段的测控任务,“远望二号”船所在海域再起风浪。早已形成的南极强冷空气又在“远望二号”后面紧追不放。稍慢一点,船只就会被追上的风暴掀翻。
“海上就是战场,测控就是打仗!”指挥室,指挥员紧盯着海浪预报图再次确定应急方案:且走且战!
驾驶室,操舵手周冬弟全神贯注,全速开进!
海浪预报图显示,刚刚撤出的任务海域又卷起了4米多高的巨浪!
“神七”飞船一次次从“远望二号”船的上空飞过。从进行工况处理控制到发出指令引导飞船变轨,科研人员凭着精湛的技术水平,在惊涛骇浪中履行着自己的神圣使命……(本报南太平洋9月26日电)